APP下载

红皮病性银屑病198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2016-12-06严红霞史冬梅崔盘根王千秋苏晓红吴余乐齐淑贞吴秋菊李筱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病性红皮阿维

严红霞,史冬梅,汤 洁,崔盘根,林 麟,王千秋,苏晓红,吴余乐,陈 崑,刘 毅,齐淑贞,吴秋菊,陈 浩,鞠 梅,李筱芳,陈 敏

• 论著 •

红皮病性银屑病198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严红霞*,史冬梅*,汤 洁,崔盘根,林麟,王千秋,苏晓红,吴余乐,陈崑,刘毅,齐淑贞,吴秋菊,陈 浩,鞠 梅,李筱芳,陈 敏

目的分析红皮病性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98例中男女之比为3∶1,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从其他类型银屑病转化为红皮病性银屑病176例(88.8%),平均病程14.63年;其余22例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6年。主要诱发因素为感染、滥用糖皮质激素和突然停药。174例(87.9%)并发甲损害,14例(7.1%)并发脓疱,16例(8.1%)关节受累,30例(15.1%)伴发热。根据病情和治疗史选择联合治疗方案,163例患者分5组治疗:复方甘草酸二铵联合阿奇霉素药物(14例)、病情严重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雷公藤多苷(15例)、阿维A(61例)、雷公藤多苷+阿维A(63例)、雷公藤多苷+阿维A+甲氨蝶呤(10例),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5.7%、86.7%、90.1%、92%和90%。结论红皮病性银屑病主要由其他类型银屑病转化而来,控制诱因和规范化治疗有助于减少红皮病性银屑病的发病率。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病情严重患者的疗效。

银屑病,红皮病性;临床回顾性分析

红皮病性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EP)属重症银屑病,皮损以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浸润和鳞屑为特征,可有多系统异常表现。该病病程迁延、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总结分析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8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198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

1.2EP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为皮肤弥漫性潮红或暗红色,覆有片状或糠秕状鳞屑,炎症浸润明显,皮损面积累计超过全身皮肤90%,且有银屑病临床表现和(或)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银屑病。

1.3一般情况

收集EP患者共198例,其中男149例,女49例,男女比率为3∶1;男女平均发病年龄为(45 ±15)岁,其中≤20岁8例,21~40岁69例,41~60岁90例,61~80岁28例,≥81岁3例;男性发病年龄为(45 ± 14)岁(4~85岁),女性发病年龄为(44 ±17)岁(14~77岁),男女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35,P= 0.106)。平均病程(14.63 ±11.11)年(1~70年)。91.4%患者(181/198例)每年发病频率为1次,8.6%患者(17/198例)为2次。

1.4治疗方法

根据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史,将治疗方案分为5组,均为复方甘草酸二铵联合阿奇霉素的基础上再联合其他系统治疗药物,同时辅以外用药物(主要为保湿剂)。第1组:复方甘草酸二铵联合阿奇霉素,第2组:在第1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60 mg/d),第3·组:在第1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阿维A[0.5~0.8 mg/(kg·d)],第4组:在第1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和阿维A(剂量同上),第5组:在第4组用药的基础上再联合甲氨蝶呤(每周10~15 mg, 1周的起始剂量为7.5 mg)。单纯用复方甘草酸二铵和阿奇霉素药物组患者入院时病情较轻。

1.5疗效观察指标及安全性观察

观察用药后2周皮损消退情况,以治疗后皮损出现大面积脱屑判定为临床起效,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为终点。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按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评价。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皮损消退面积≥90%;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皮损消退面积60%~89%;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皮损消退面积20%~59%;无效:临床症状改变不明显,皮损消退面积< 20%。有效率为痊愈加显效之和的百分比。

1.6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软件先行描述性分析及频率分布,对计量资料计算均值与标准差,对计数资料进行频率描述,进行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诱发因素和伴发症状

主要诱发因素有:①药物:本次发病前使用糖皮质激素33例(16.7%),雷公藤多苷86例(43.4%),甲氨蝶呤32例(16.2%),阿维A 108例(54.5%),不规范减药或停药后诱发本次发病;②感染:36例患者(18.2%)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③劳累:20例(10.1%)患者自觉与劳累相关;④其他:14例患者(7.1%)既往有抽烟史,2例(1%)既往有饮酒史;115例(58.7%)发病有季节性,1例与精神因素相关,3例(1.5%)与饮食因素相关,50例(25.3%)有家族史。伴发症状:14例(7.1%)同时并发脓疱,16例(8.1%)关节受累,174例(87.9%)并发甲损害,发热30例(15.2%)。

2.2实验室检查

13例(6.6%)有贫血; 79例(39.9%)白细胞异常,其中76例(38.4%)白细胞升高,3例(1.5%)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21例,其中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0例,占总人数的10.1%;天冬氨酸转氨酶11例。肾功能异常6例(血尿素氮异常4例,血肌酐异常2例)。高血脂为21例,三酰甘油升高46例,高密度脂蛋白升高10例,血糖异常31例。

2.3不同治疗组的疗效

198例患者中33例口服迪银片、复方土茯苓胶囊、糖皮质激素以及中药等治疗,因每组病例数太少,本文未做统计。2例在治疗过程中3 d内自动出院。其余163患者中147例达到临床痊愈和显效,有效16例。各治疗组的疗效见表1。各治疗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92.05,P<0.05);雷公藤+阿维A组高于单纯应用复方甘草酸二铵和阿奇霉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94,P>0.05;χ2= 0.096,P>0.05)。

表1 不同联合治疗组疗效对比 (例)

2.4不同治疗组的安全性

第1组: 14例中血脂升高6例,肝功能异常3例,肾功能异常1例,血压升高1例,血糖升高2例。第2组: 15例中不良反应为轻度头晕1例,畏食、胃部不适2例,月经不调3例,白细胞降低2例,血脂异常2例,胆固醇升高2例,肝功能异常2例,肾功能异常1例,血糖升高1例,但停药后均恢复。第3组:用药期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唇干、脱屑,34例自觉皮肤干燥和瘙痒。61例中19例出现肝功能异常,30例血脂升高,5例贫血,3例白细胞异常,其中白细胞升高2例,白细胞降低1例;30例血脂异常、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升高;7例血糖升高。第4组: 63例中白细胞降低3例,血脂异常35例,肝功能异常17例,血糖升高7例,血压升高7例。第5组:10例中,白细胞降低10例,血脂升高2例,肝功能异常3例,高血压10例,血糖升高3例。

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及阿维A 6例中,白细胞降低2例,血脂异常3例,肝功能异常1例,肾功能异常1例,血糖升高2例,高血压2例。单纯应用甲氨蝶呤2例均出现白细胞降低,1例出现了血脂异常、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

3 讨论

EP属重症银屑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可与其他各型银屑病相互转变,即寻常性银屑病、关节病性银屑病、脓疱性银屑病在各种诱发因素作用下可加重而转变为EP[1,2]。临床上大多数的EP是由寻常性银屑病加重转变而来的。其发病率国外文献报道约占1.5%~3.1%[3],国内约占银屑病的0.64%,约占红皮病的8%~44.9%。

本研究中198例EP多为男性,男女之比为3∶1。国外文献报道约2.1∶1。国内文献报道约为1.6~4.93[2,4,5]。国外最近报道的发病平均年龄为48~53.7岁[6],较本文的平均发病年龄(45.01岁)高。本病反复发作,病程长短不等,本文患者的平均病程约14年。

本研究EP患者的主要诱发因素为季节、药物、上呼吸道感染、劳累、饮酒,其中感染、医源性因素仍然是EP主要诱发和加重因素。一些治疗有效的药物突然停药,出现症状加重,诱发了EP病。约89%的EP患者由寻常性银屑病转化而来,与国内研究报道相同[2]。

本研究发现89%EP患者伴有甲损害(包括甲变厚、表面凹凸不平,剥脱),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高于文献报道的58.82%,提示指(趾)甲的改变可为EP提供诊断线索[4]。Karakayli等[7]认为由于长期表皮剥脱,使白蛋白的合成减少和代谢加快,低蛋白血症致指(趾)甲营养不良,指(趾)甲改变在有银屑病病史的EP中多见,且可能与病期较长有关。

雷公藤多苷联合阿奇霉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5例患者,有效率达到86.7%,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降低,血脂升高、肝功能异常,但停药后均可恢复,这提示雷公藤多苷联合阿奇霉素、复方甘草酸苷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作为治疗EP的联合应用药物。阿维A为芳香族A酸类药物的第2代,该药物主要影响细胞的分化及增生,调节患者表皮细胞中角质细胞终末分化,同时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本文中阿维A治疗的有效率为90.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黏膜干燥和血脂升高(50%)、肝功能异常(31%),经处理后不影响治疗,且回访中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在停药后均恢复正常。雷公藤多苷联合阿维A治疗有效率为92%,略高于单独应用雷公藤或阿维A,且其肝功能异常比率为55%,两种药物应用后毒副作用并未见显著增加。甲氨蝶呤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严重型银屑病,其短期、间断性应用安全有效,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因为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等。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苷、阿维A联合应用的10例患者中均出现白细胞的降低,2例血脂升高、10例血压升高。笔者认为这3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毒副作用加大,在选择此联合治疗方案时应尤为慎重,需密切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对于轻型EP患者,单纯复方甘草酸二铵和阿奇霉素联合应用亦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因此,该联合治疗可以作为EP的基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笔者的资料分析表明,对于严重EP患者,联合雷公藤多苷、阿维A和甲氨蝶呤治疗均能够提高疗效,但联合治疗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

本文为回顾性分析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治疗方案的选择并未随机,更加科学的评价还有待于大样本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1] Zattra E, Belloni FA, Peserico A, et al. Erythroderma in the era of biological therapies [J]. Eur J Dermatol, 2012, 22(2):167-171.

[2] 杨竹生, 林麟, 崔盘根, 等. 红皮病性银屑病193例分析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7, 40(10):634-636.

[3] Fraga NA, Paim MF, Follador I, et al. Refractory erythrodermic psoriasis in a child with an excellent outcome by using etanercept [J]. An Bras Dermatol, 2011, 86(4 Suppl 1):S144-147.

[4] 黄琼, 夏萍, 方栩, 等. 6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回顾性分析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 (12):932-933.

[5] 于晓静, 李春阳. 红皮病性银屑病52例临床分析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 35(8):494-496.

[6] Hawilo A, Zaraa I, Benmously R, et al. Erythrodermic psoriasis: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features about 60 cases [J]. La Tunisie medicale, 2011, 89(11):841-847.

[7] Karakayli G, Beckham G, Orengo I, et al. Exfoliative dermatitis [J]. Am Fam Physician, 1999, 59(3):625-630.

(本文编辑耿建丽)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98 cases of erythrodermic psoriasis

YAN Hong-xia,SHI Dong-mei,TANG Jie,et 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J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272001,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inducing factors,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ir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erythrodermic psoriasis (EP).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98 inpatients with EP collected at the institute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For these patient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3:1. Average age was 45 years. The average interval between the onset of psoriasis and first erythrodermic flare was 14.63 years. The main inducing factors were infection, abuse of glucocorticoids and irregular drug withdrawal. One hundred and seventy-four patients had fingernail damage, 14(7.1%) had pustules, 16 (8.1%) had injury of joint; and 30 (15.1%) had fever. The efficiency rate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acitretin, acitretin combined with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acitretin combined with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and methotrexate (all the four groups presented above were combined with both azithromycin and compoun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and azithromycin combined with compoun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alon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The efficiency rate of each group was 85.7%, 86.7%, 90.1%, 92% and 9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EP mainly develops from other types of psoriasis, controlling of the inducing factors and standardized treatment can help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P. Combin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erious EP.

Psoriasis,erythrodermic;Analysis,clinical,retrospective [J Pract Dermatol, 2016, 9(1):1-3]

R758.63

A

1674-1293(2016)01-0001-03

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60101

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002016)

27200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严红霞,史冬梅);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史冬梅,汤洁,崔盘根,林 麟,王千秋,苏晓红,吴余乐,陈崑,刘毅,齐淑贞,吴秋菊,陈浩,鞠梅,李筱芳,陈敏)

*为共同第一作者。严红霞,女,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史冬梅,女,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敏,E-mai: drchenmin@126.com

(2015-09-30

2015-11-24)

猜你喜欢

病性红皮阿维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阿维迪安黄金公司简介
邻居
红皮萝卜新品种潍萝卜5号的选育
阿维A(方希)治疗特殊皮肤病病例征集擂台赛通知
三味红药合十味乳香涂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阿维A及卡泊三醇联用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