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例解析科学取向教学论在皮肤性病学的教学设计

2016-12-06杨雅骊朱元杰陈江汉廖万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皮肤性病痤疮心理学

杨雅骊,朱元杰,方 伟,陈江汉,廖万清

• 皮肤病护理 •

实例解析科学取向教学论在皮肤性病学的教学设计

杨雅骊,朱元杰,方伟,陈江汉,廖万清

杨雅骊

结合文献复习,以《痤疮》为例,根据科学取向教学论开展教学设计,就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分析、教学策略使用和学习测量与评价等方面展开解析,对皮肤性病学的日常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

科学取向教学论;皮肤性病学;教学设计

目前,国内外存在多种以教学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教学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阵营:以哲学和经验总结为基础的哲学取向教学论;以科学心理学,尤其是学习心理学和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科学取向教学论[1]。现行教育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教学理论研究的落后,或与教学实践的脱节,才是制约各类教学改革的重点因素[2]。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医学二级学科,其病种繁多,皮损表现多样,而以往传统的教学设计多采取哲学或经验取向教学论为指导,长期的教学实践也逐渐显现了一些不足,引起了业界的思考和关注。因此,如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能力为先导”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让各类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序渐进了解和掌握大量重点知识和技能,构建完整的皮肤性病学知识框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所谓科学取向教学论,是在科学心理学,尤其是在学习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技术[3]。该理论的研究历程较短,目前已在众多学科领域展开实践探索,并初获成效。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他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①知识:是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②领会:最简单的理解,是指把握知识意义的能力;③运用: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④分析:将整体分解成各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部分的层次和关系;⑤综合:把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⑥评价:指为了某种目的,对作品、方法、答案、观念和资料等反映的价值做出判断。

1.2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构中己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可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的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此,同化是由习得转化为保持的机制,有了同化才能使新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

1.3加涅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认为,教学可以分为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工作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最佳途径,所谓“学有规律,教有优法”。根据学习结果,他把教学目标分为:①言语信息:知识或书本知识,关注陈述概念和命题;②智慧技能:学生运用符号概念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关注学会如何做某些理智的事情;③认知策略: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④动作技能: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⑤态度:影响和调节一个人行动的内部状态。

1.4信息加工心理学相关理论及教学技术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人类是信息加工者;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知是一系列心理加工过程;学习就是获得心理表征”,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人工的(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符号操作的,符号是模式,如语言、标记和记号等。

2 科学取向教学论在皮肤性病学的合理构建

专注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研究的教育心理学家们认为,科学取向教学论都能有效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说,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教案必须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4]。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初步开展了皮肤性病学理论部分的教学设计探索,现就皮肤附属器章节的重点内容——《痤疮》一课进行实例解析。

2.1教学目标分析

采用行为动词加名词或词组的方法,描述具体、可测量的教学目标。根据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教学设计,学员在学习《痤疮》理论课时后,应具备以下学习能力。①正确【诊断】痤疮;②明确【判断】痤疮的临床分型;③正确【给予】轻、中、重度痤疮的具体治疗方案;④【解释】维A酸类药物的禁忌证和【使用】该类药物的注意事项;⑤【操作】光动力进行治疗;⑥详细【指导】痤疮的预后和防治。

2.2学习任务分析

首先,针对上述教学目标进行学习类型的初步分类。目标①、⑥属言语信息,目标②、③和④属智慧技能,目标⑤属动作技能。

其次,分析实现学习目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其中,内部条件包括学员针对皮肤性病学的学习兴趣,不同层次学员未来使用专业知识的前景和机会,和学员不同的医学基础和专科背景知识等;外部条件则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言语指导和举例说明等多种教学能力的展现。就目标③举例说明,其学习层次包括:准确给予各型痤疮的治疗方案,必须掌握“痤疮的定义”、“痤疮的临床分型”和“痤疮相关药物的知识”为前提条件;而这些概念的习得又必须以“皮肤原发疹和继发疹的定义”、“皮肤原发疹和继发疹的形态表现”和“维A酸类药物不良反应”为前提条件。

最后,在学员原有知识中找出新知识的固定点,找出学员知识“同化”的学习基础。学员已经完成皮肤性病学总论的学习,基本学会辨认了“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的基本形态;同时,针对“维A酸”类药物的基本药理知识和不良反应已有了初步了解,如其肝肾毒性和致畸性等。因此,通过评估学员的学习起点能力,能有效的为其后续学习内容,构建为意义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学习任务分析实际上是科学取向教学论中最精华、最复杂和最难掌握的部分,也需要非专业教育心理学人员进行长期的专业学习和积累。

2.3制定教学策略

参考皮连生教授在《智育心理学》中提出的“六步三段二分支”教学过程模型,我们拟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

①激发学习兴趣、表达学习目标:放映年轻人或偶像的面部粉刺对比图,或愈后残留的痘痕图片,明确有效治疗和防治的学习目标;

② 激活原有知识:教师引导至皮肤科总论学习的内容和药理学知识;

③选择性知觉: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选择性重点回忆与痤疮有关的知识点,如皮脂毛囊腺的结构、分泌周期和调控因素,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的基本形态,维A酸类药物的药理机制和不良反应等;

④知识“同化”过程:进入上述所提及的原有命题网络,结合新的教学知识点,并阐明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便于理解和永久记忆;

⑤认知结构重组:结合与痤疮相关的新旧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重新构建痤疮的知识体系,完善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防治等方面。

⑥知识转变为技能:将部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在现实临床场景下的知识迁移,如光动力技术治疗重度痤疮的技术操作和注意事项等。

2.4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

强调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皮肤性病学的沿用。采取课堂提问、观察、随堂测验、期末考试等多种教学评价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变化评价主体,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过程要始终贯彻。同时,也可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5],丰富学员们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实现真正的意义学习。

3 科学取向教学论在皮肤性病学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为了使皮肤性病学的教学设计能更符合科学学习心理学,促进学生进行更有效地学习,应鼓励皮肤性病学的一线教师,加强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将科学取向教学论引入皮肤性病学,也可以改观传统教学论指导下的一些不足,如教学设计难以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专业教师的发展速度慢等。因此,采用科学取向教学论进行教学设计,对皮肤性病学来说,既是一次有益有效的教学探索,又能为后者创造可供模拟的教学设计模板,其教学意义深远重大。

[1] 皮连生. 科学取向的教学论的核心理念及其应用的基本操作程序[J]. 当代教育科学, 2012, (8):3-30.

[2] 潘庆玉. 当前国内教学理论研究热点扫描与问题反思 [J]. 课程教学研究, 2013, (2):5-10.

[3] 皮连生. 运用科学取向教学论,引领教改新方向 [J]. 教育科学研究, 2013, (8):5-11.

[4] 皮连生. 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J]. 当代科学教学, 2014, (12):29-30.

[5] 冉立伟. 案例教学法联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 8(3):216-217.

(本文编辑敖俊红)

Instructional design cas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instruction/teaching in dermatology

YANG Ya-li,ZHU Yuan-jie,FANG Wei,et 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Medical Mycology, Shanghai 200003, China

Combined with previous literatures being reviewed, this paper analyzed various teaching indicators according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instruction/teaching in Dermatology, such as teaching objectives, which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aily teaching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Theory of scientific instruction/teaching;Dermatology;Instructional design [J Pract Dermatol, 2016, 9(2):136-138]

G642.2;R75

A

1674-1293(2016)02-0136-03

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60218

军队2110工程建设项目,第二军医大学校级指令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资助课题(PBL2014009)

20000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杨雅骊,朱元杰,方伟,陈江汉,廖万清)

杨雅骊,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真菌病学、光动力疗法、皮肤性病学教学设计和研究,E-mail: ky7812@126.com

方伟, E-mail:Weifang081782@gmail.com

(2015-09-02

2015-11-02)

猜你喜欢

皮肤性病痤疮心理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