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泛发性丘疹、结节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并发HIV感染一例

2016-12-06袁柳凤刘彦春赵兴云伦文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丘疹梅毒皮疹

袁柳凤, 刘彦春, 赵兴云, 伦文辉

以泛发性丘疹、结节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并发HIV感染一例

袁柳凤, 刘彦春, 赵兴云, 伦文辉

二期梅毒;HIV

临床资料

图1 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躯干、四肢及掌部皮损

患者,男,27岁,未婚。主因全身泛发性红色丘疹、结节2周,于2015年4月9日就诊。2周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躯干、四肢出现红色丘疹、结节,皮疹渐泛发全身,无瘙痒等自觉症状。患者从22岁开始有同性性接触史,否认吸毒史、输血史、手术史、硬下疳史及其它传染病史。查体:神清,精神可,口腔、咽喉部位未见异常,颈部、腋窝、腹股沟区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轻微触痛,余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查体:面颈部、躯干、臀部、四肢、双手掌及外生殖器均可见多发米粒至黄豆大小红斑、丘疹及结节(图1),跖部无皮疹。实验室检查: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阳性(1∶256),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抗HIV抗体:初筛及确证试验均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391个/uL(参考范围:706~1125个/uL)。诊断:①二期梅毒;②HIV感染。预防吉海反应:第1次肌注前30 min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 mg,之后连续2 d醋酸泼尼松片30 mg每日1次口服。梅毒治疗: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3周;第3周复诊时皮疹明显消褪(图2),第4周复诊时皮疹完全消褪,遗留色素沉着,复查TRUST:1∶256,CD4+T淋巴细胞计数:1185个/uL。疗程结束后1个月和4个月复查TRUST结果分别为1∶16和1∶4。2015年11月1日患者左侧臀部、左下肢出现带状疱疹,复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392个/uL,TRUST:阴性,给予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并于2015年11月5日开始服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药物(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2015年11月18日患者双上肢出现散在红斑,渐蔓延至全身,伴瘙痒,诊断“药疹”,给予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口服,静脉滴注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0天后皮疹消褪。2015年12月12日患者躯干四肢出现散在分布暗红斑,无痛痒,复查TRUST 1∶32,再次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3周,皮疹消褪。2016年2月26日患者复查TRUST 1∶16,皮疹未复发,目前仍在门诊随访中。

图2 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治疗3周后皮损变化

讨论

二期梅毒的皮损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极易误诊,合并HIV 感染时皮损更不典型,易误诊为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药疹等疾病[1-3]。梅毒与HIV共感染时皮损常进展迅速且泛发,可出现与坏死性血管炎有关的皮肤溃疡、脓疱、结节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4]。

本例患者表现为全身泛发红色丘疹、结节,病情进展迅速,临床上少见,易误诊,需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梅毒及HIV血清学检测,尽早明确诊断及治疗,以防误诊或漏诊。本例患者未进行皮损病理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但患者经苄星青霉素治疗3周后皮损完全消褪,治疗结束后半年复查TRUST阴性,证实了梅毒诊断的正确性。二期梅毒患者接受第1次苄星青霉素治疗时吉海反应的发生率高[5],可给予泼尼松预防。本例患者皮损泛发,口服泼尼松有效地预防了吉海反应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梅毒可引起HIV患者短暂的病毒载量升高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本例患者经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第4周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至正常参考范围,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6]。因患者梅毒治疗后复诊时无任何不适,且CD4+T 淋巴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参考范围,故患者拒绝启动HAART抗病毒治疗。但HIV不断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半年后患者出现带状疱疹,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并低于500个/uL,开始启动HAART抗病毒治疗。故HIV感染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以延缓疾病进程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本例患者在TRUST转阴后再次出现阳性,出现二期梅毒暗红斑,追问病史,患者诉最后1次无套同性性接触是在2015年10月,说明此梅毒为再感染。再感染时患者亦无明显硬下疳史,皮损较初次感染时明显减轻,仅躯干四肢散在暗红斑。再感染时皮损发生时间与服用HAART抗病毒药物出现的药疹时间接近,药疹消褪半月后患者躯干四肢出现暗红斑,患者误以为是药疹复发,口服抗过敏药无效,复查TRUST再次阳性。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HIV阳性人群中梅毒再感染情况并不少见,说明HIV阳性人群的安全性行为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 晏莹, 胡吉升, 段逸群. 银屑病样表现的二期梅毒疹1例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12(5):331-332.

[2]朱军容, 曹经江, 魏荣, 吴斌. 二期梅毒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误诊为玫瑰糠疹1例 [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8):1280.

[3] 杨志芳, 张琬悦, 方清艳. 二期梅毒误诊2例 [J]. 皮肤病与性病, 2014, 36(4):29.

[4] 石滢, 李洪霞, 石冰, 等. 以溃疡、脓疱丘疹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合并艾滋病1例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19(2):318.

[5] 付玉萍. 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吉海反应的情况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23(11):122.

[6] 赵兴云, 魏春波, 伦文辉. 二期梅毒合并艾滋病一例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44(8):543.

(本文编辑祝贺)

Secondary syphilis co-infected with HIV presenting with diffuse papules and nodules: a case report

R759.1

B

1674-1293(2016)02-0155-02

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60227

100015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感染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袁柳凤,刘彦春,赵兴云,伦文辉)

袁柳凤,女,主治医师,从事皮肤病与性病的研究,E-mail: yuanliufeng1983@163.com

(2015-12-16

2016-02-25)

猜你喜欢

丘疹梅毒皮疹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