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12-06李田田周冬梅姜春燕陈维文徐景娜李伯华孙丽蕴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银屑病血瘀皮损

李田田,王 萍,周冬梅,姜 希,姜春燕,陈维文,徐景娜,苏 婕,李伯华,曹 洋,金 力,孙丽蕴

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田田,王萍,周冬梅,姜希,姜春燕,陈维文,徐景娜,苏婕,李伯华,曹洋,金力,孙丽蕴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活血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12周后,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ASI评分、DL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红斑、浸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解毒汤对寻常性银屑病血瘀证安全有效。

银屑病,寻常性;白疕;活血解毒汤;血瘀证

李田田

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是目前皮肤科领域常见、多发、难治性疾病之一,其皮损泛发,病情迁延,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是目前国内外皮肤科领域内的重点研究课题。活血解毒汤为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治疗白疕血瘀证的基本方, 主要作用为活血祛瘀解毒。本研究应用活血解毒汤口服治疗血瘀证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病例的选择标准

1.1.1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寻常性银屑病诊断标准[1]:皮损为红色的丘疹、斑疹,可融合成片,边缘明显,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将鳞屑刮去后有发亮薄膜,再刮除薄屑有点状出血现象;②符合银屑病(白疕)血瘀证的辨证标准[参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3];③年龄在18 ~65岁;④皮损程度达到中重度[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10或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10%,且BSA<30%);⑤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①关节性、脓疱性、红皮病性银屑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并发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对观察药物过敏者;⑤在近2个月内使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维A酸类药物。

1.2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5年4月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并确诊为寻常性银屑病(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1.11±12.70)岁。病程2个月~48年,平均病程(16.84±12.03)年;有银屑病家族史10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40.65±14.62)岁;病程3~40年,平均病程(17.28±9.87)年;银屑病家族史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家族史及既往治疗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值均>0.05)。

1.3治疗方法

试验组予活血解毒汤,药物组成包括白花蛇舌草30 g、鬼箭羽10 g、鸡血藤30 g、莪术10 g、红花10 g、桃仁10 g、元参15 g、陈皮9 g、猪苓15 g、丹参15 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成分主要为淀粉、糊精、食用色素、苦味剂,安慰剂无药理活性,但在外观、颜色、气味、重量等方面与试验组中药基本一致。统一制成200 ml/瓶的中药药液,饭后30 min口服,早晚各一次,每次50 ml。12周为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每2周患者复诊并记录病情改善程度,观察指标包括: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瘙痒及舌下络脉,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调查,生活质量调查表共10个问题,包括:①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的皮肤瘙痒、酸痛,痛或刺痛的程度怎样?②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因为皮肤问题而产生尴尬或者太注意自己的程度怎样? ③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在上街购物,打扫屋子或者花园(院子)的时候,皮肤问题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④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的皮肤问题对你选择衣服方面影响有多大? ⑤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的皮肤问题对你的社交或者休闲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⑥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的皮肤对你做运动造成的困难有多大? ⑦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的皮肤问题对你工作或者读书方面造成的问题有多大? ⑧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的皮肤问题引起你的配偶或者同好朋友或亲戚之间的问题有多大? ⑨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你的皮肤问题引起性方面的困难有多大? ⑩在过去一个星期里,皮肤护理带给你的问题有多大?譬如弄的屋子里很乱或者用了好多时间。

1.5疗效判定[4,5]

根据 PASI评分法进行临床疗效判定,临床痊愈:PASI评分减少>95%;显效:PASI评分减少60%~94%;有效:PASI评分减少30%~59%;无效:PASI评分减少<30%。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DLQI每个问题的答案采用4级评分法:没有(0分)、有一点(1分)、很多(2分)、非常(3分),得分的总和即DLQI评分,满分30分,最少0分,分值越高,生活治疗越差。瘙痒:0分:无;3分:轻度;5分:瘙痒轻、少量搔抓,但不影响睡眠;7分:严重、多数搔抓且影响睡眠。舌下络脉:0分:不明显;3分:曲张、青紫可见;5分:曲张、青紫较著;7分:曲张粗胀、紫黑。

1.6安全性评估

观察患者皮损程度、数量、颜色的改变和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慌、腹痛和二便情况等),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类型、程度、发生率;对其严重程度按轻、中、重度评价。安全性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

1.7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ASI评分和DLQI评分比较采用计量资料t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进行比较。中医症候评分采用非参数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的秩次进行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40例患者,失访2例,最终完成随访38例;其中痊愈2例(5.26%),显效17例(44.74%),有效14例(36.84%),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1例(27.50%),有效9例(22.50%),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45,P<0.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2.2PASI评分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PASI评分为(18.67±10.02)分,对照组PASI评分为(15.87±9.7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5);治疗后,试验组PASI评分为(6.73±4.41)分,对照组PASI评分为(10.94±9.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2,P=0.012<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改善比较 (x¯ ±s,分)

2.3DLQI改善情况

治疗前,试验组DLQI评分为 (21.00±7.20)分,对照组DLQI评分为(22.83±6.4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治疗后,试验组DLQI评分为 (17.79±5.97)分,对照组DLQI评分为(21.55 ±7.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在改善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上具有较好的疗效(表3)。

表3 两组患者DLQI改善情况(x¯ ±s)

2.4中医症候改善率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瘙痒、舌下络脉、颜色、浸润的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在颜色、浸润改善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瘙痒、舌下络脉改善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在改善银屑病患者颜色、浸润上具有较好疗效(表4)。

表4 两组患者症状和中医症候改善情况

2.5安全性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测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治疗后有4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试验组1例,谷丙转氨酶为56 U/L;对照组3例,谷丙转氨酶值分别为49 U/L、63 U/L、64 U/L;停药2周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难以根治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在一定遗传背景的基础上,多种致病因子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炎症细胞移行到表皮,并在局部浸润,造成局部炎症和角质形成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6]。且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变化、血管增生[7,8]。

西医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根据皮损的程度采用局部用药和系统用药,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维A酸类药物和生物制剂等药物[9],虽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能暂时缓解病情,但极易复发,长期滥用更导致病情加重。血瘀型银屑病属于银屑病静止期,病程长,顽固难治,使患者更倾向选择系统疗法;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提出,银屑病患者中病情严重者、接受系统疗法>2年的有较高的患肿瘤的风险[10]。与西医相比,传统医学在不良反应方面的优势得以凸显。实践证明采用中药治疗银屑病,作用持久,复发率低,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小,越来越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11]。

祖国医学称银屑病为“白疕”或“松皮癣”,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血”密切相关,核心病机为“血分蕴毒”,辨证以皮损局部辨证为主,主要证候的组成表现为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12-14];银屑病初起多为血热证,若日久不愈,最终可发展至血瘀证,临床上多表现为皮损肥厚、颜色暗红、 鳞屑厚积、基底浸润严重、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涩或细缓。对于血瘀证患者,本研究应用活血解毒汤以活血化瘀解毒。该方选方精当,药少力专,方中桃仁、红花、鸡血藤、鬼箭羽可活血散瘀通经,莪术活血行气,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诸药合用,活血化瘀力强,兼有清解热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桃仁、红花、鸡血藤等中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血液动力学、调整免疫功能,并能调节皮肤组织细胞的代谢等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调节银屑病患者的免疫调节紊乱的状态;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促进银屑病皮损正常分化,纠正角质形成细胞角化过度[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活血解毒汤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PASI评分,说明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疗效满意。但在改善瘙痒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安慰剂充当了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有关。舌下络脉迂曲青紫程度的变化可用来判断患者血瘀状态改善情况,但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舌下络脉改善情况无差异,可能与治疗时间尚短有关。银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包括日常生活、社交及心理等;而既往银屑病评价指标如PASI评分并不能反映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因此有学者推荐使用DLQI来评价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4]。本研究采用DLQI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DLQI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活血解毒汤通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及社交回避等负性心理。整个研究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进一步验证了名老中医辨证论治银屑病血瘀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3 版) [J]. 中医杂志, 2014, 55(1):76-82.

[2] 姚乃礼.中医症候鉴别诊断学 [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5-57.

[3]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1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99-302.

[4] Basra MK, Hussian S. Application of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in clinical trials of biologics for psoriasis [J]. Chin J Integr Med, 2012, 18(3):179-185.

[5] 张合立, 郑玲玲, 刘小涛, 等.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维A酸乳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 5(4):213-215.

[6] 许焕美. 清癣饮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9例 [J]. 中国药业, 2011, 20(8):72.

[7] 李玲. 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10(7):962-964.

[8] 刘俊伶, 冯燕艳, 普雄明. 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 7(6):444-446, 449.

[9] 吴美清, 杨恒, 蒲朝晖. 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治疗进展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13):110-112.

[10] Prizment AE, Alonso A, Folsom AR, et a1. Association between psoriasis and incident cancer: the lowa's Women's health study [J].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1, 22(7):1003-1010.

[11] 杨家福. 中医对银屑病研究治疗的新进展 [J]. 求医问药, 2011, 9(11):87-88.

[12] 底婷婷, 赵京霞, 阮智通, 等. 基于“血分蕴毒”理论的银屑病优化组方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皮损的干预作用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5):1733-1737.

[13] 姜春燕, 谭勇, 杨静, 等.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银屑病中医用药规律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 18(11):28-30.

[14] 陈维文, 周冬梅, 王萍, 等.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J]. 中医杂志, 2012, 53(18):1557-1561.

[15] 高冲, 刘璐, 胡爱菊, 等. 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药学评价研究, 2013, 36(1):64-68.

[16] 王生. 活血化瘀中药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白介素-18及尿酸影响的大样本研究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 21(8):982-984.

(本文编辑敖俊红)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uoxue Jiedu decoction for psoriasis vulgari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LI Tian-tian,WANG Ping,ZHOU Dong-mei,et al
Beijing's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Beijing 100010,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toxin decoction (huoxue jiedu decoction, HXJDD for short)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vulgari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MethodsThe randomized and controlled study was applied to 80 case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XJDD and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lacebo.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8 weeks an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assessed. Main evaluation index included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 scor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of TCM,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 and safety indicator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HXJDD group was 86.84%,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ASI score and DLQI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erythema and infiltration. Moreover,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both groups. ConclusionHuoxue Jiedu decoc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psoriasis vulgari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Psoriasis,vulgaris;White mange;Huoxue Jiedu decoction(HXJDD);Blood stasis [J Pract Dermatol, 2016, 9(2):133-135]

• 皮肤科教学 •

R758.63

A

1674-1293(2016)02-0133-03

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60217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2013-3-079);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JJ2014-23,CYX2014-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皮肤病学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皮肤科专业);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校长基金;中医皮肤病学课程资料库建设(14JYY182)

10001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李田田,王萍,周冬梅,姜希,姜春燕,陈维文,徐景娜,苏婕,李伯华,曹洋,金力,孙丽蕴)

李田田,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E-mail: litt0202@163.com

孙丽蕴,E-mail: doctorsunny@sina.cn

(2015-11-10

2015-11-24)

猜你喜欢

银屑病血瘀皮损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妊娠与银屑病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