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专访清远市科技局局长林光美博士
2016-12-06刘启强
文/刘启强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专访清远市科技局局长林光美博士
文/刘启强
导读:近年,位于粤北山区的清远在科技创新上大步前行,在为整个珠三角地区做好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的同时,清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也成为新常态下粤东西北地区创新发展的示范和标杆。日前,记者一行赴清远专访了市科技局局长林光美博士,通过访谈,对清远近年来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政策、思路及举措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广东粤东西北地区面积占到全省70%,人口占全省近5成,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发展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位于粤北山区的清远,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做好环保的同时,以较快的发展速度,为广东区域科技创新作出了新贡献,不仅成功晋级国家高新区、建成粤北地区首个国家级孵化器,还首次斩获国家专利优秀奖,取得专利申请量的高增长……其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都在粤东西北地区地市中可圈可点,开创出了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的新局面,成为新常态下粤东西北地区创新发展的新样本。
四十不惑 异地履新 立志改善创新环境
提起清远这四年多来的科技创新工作,就不得不提清远市科技局局长林光美。2012年7月,这位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教授、博士来到粤北山区的清远市科技局,在局长任上开始了他四十年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异地履新。曾从事科研工作18年,在福建泰宁县挂职科技副县长5年,并作为福建省副厅级领导后备人选的他,在不惑之年从省会城市福州来到粤北山区清远,这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谈起这次抉择,林光美的言语中充满了理想主义情怀,“科技对地方生产力的带动作用很大,科技局局长这个位置是一个非常好的发挥才能的平台,很想抓住这么好的机会,为当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怀着对科技工作的热爱和满腔的抱负,林光美扎根清远科技创新,一干就是四年多。
一组2012年以来的创新数据,让记者感受到了清远在科技发展上的沉稳步伐和加速节拍:创新主体培育上,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2年的50家,增长到现在的76家;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建成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省级工程中心20家、市级工程中心41家;科技孵化领域,搭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广东省众创空间培育单位1个……
2013年,随着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振兴粤东西北上升为全省战略,打造区域发展“双引擎”成为任务。省委书记胡春华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这一战略,并一以贯之地抓下去,直至实现振兴发展目标,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彻底改变粤东西北的落后面貌。
在《决定》里,清远被定位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环珠三角高新产业成长新区、生态宜居名城和珠三角北缘门户城市。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就得有行动的计划与抓手,在清远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作为主抓科技工作的市科技局配合市委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经过细致调研,起草了《清远市改善创新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详尽制定了改善清远创新环境的任务和目标。在这份行动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创建、科技创新券实施、专利申请奖励、科技孵化器认定等提升区域创新环境的行动要素,都赫赫在列。
由于长期以来在科技上的落后,大家对清远搞科技不太自信,在行动计划起草过程中,林光美提出的一些创新指标还曾引来不少质疑的声音。对此,他坦然一笑地说,“当时,我们对清远各县市区的科技现状进行了摸底,我觉得清远是有能力完成这些目标的。截至目前,当初制定的很多指标都已超额完成。”
清远市科技局局长林光美博士
“四链”融合显威力 区域合作展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科技创新时提出,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地处粤北山区的清远,在实际发展中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及企业所需,在“三链”融合基础上施以政策链,以“四链”融合为创新助力。对此,林光美坦言,“相较于北上广深等创新聚集区,欠发达地区不具备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唯一能够促使创新活跃的就是各种倾斜政策,在此形成政策洼地,集聚产业和人才到此发展。”
2015年,审时度势的清远出台了《中共清远市委 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清发[2015]2号),在这份被称为2号文的地方性政策文件里,明确了未来五年清远将投入6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对此,林光美评价道,“从以前的每年1000多万元,到如今每年1.2亿元的科技投入,这样的增长幅度和创新姿态,展现了清远市实施创新驱动的信心和决心。”
配套2号文的出台,清远在创新驱动政策上的组合拳也一一亮相,《清远市联合科技信贷试点方案》《清远市推进专利工作实施办法》《清远市推进专利工作实施办法细则》《清远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细则(修订)》《清远市市级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清远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八项政策,围绕企业关注的金融信贷、高企申报、专利补贴、研发后补助、孵化器认定等内容,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链”的有机融合,令清远的科技创新插上了政策翅膀,实现了局部的突破,如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实施的科技创新券政策,清远通过发放1143万元的创新券(数据截至2016年6月),惠及23个企业的28个项目,不仅带动社会科研投入5700万元,还大大提高了企业享受财政资金扶持的受益面,激发了中小企业开展科技研发的热情。
在企业专利申请方面,清远实施的每年500万元的资助政策,使企业在专利申请上取得重大突破。仅2014年到2015年的两年间,清远就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广东专利金奖2项、广东专利优秀奖2项,在粤东西北地区中居于前列。2015年,清远的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到3成,同比增长分别为77.89%和116.25%,增长率均排名全省第一。
在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上,清远更是不遗余力,成立了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个高企协会,并以市场化手段运作协会,为高企和准高企提供各类专业服务,引导和帮助具备条件的科技企业申报高企入库。“我们的高企数现在是76家,比2012年增长了52%,在粤东西北地级市中排名仅次于汕头;在高新技术产品数上,我们的增速也很快,从2012年的164个增长到2015年的313个,增长90%。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和资助。”对清远近年来取得的创新成绩,林光美归功于系列政策的恰当运用。
另一项政策带来的红利,就是2012年正式提出的“广清一体化”。
据了解,随着“广清一体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广清两地交通互联,产业共建,民生共荣。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区域融合发展也为清远的科技企业带来了政策利好。经过清远市科技局的积极沟通,清远本地的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上能够享受到广州企业的待遇。“如今,清远的企业只要联名广州的企业或者联合广州的高校,就可以申请广州的科技项目,这一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突破。”林光美强调,“虽然目前这还只是一个单方供给上的突破,但良好的开端,为清远的科技企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随着年初广清一体化得到国家认可,清远将正式搭上广州这趟驰骋于快车道上的创新动车。
“博士·市长面对面”暨清远博士沙龙活动
千金买骨 润物无声 让创新成为有源之水
人才是创新之根本,清远创新的关键就在人才。在人才引进上,身为科技局的一把手,林光美也是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他利用担任的清远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身份,以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全市一盘棋地吸引各类人才来清远创新创业。如在高校院所专家团队的引进上,清远成功吸引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和中科院热动力研究所的两个创新团队与本地企业合作,并双双获得省“扬帆计划”的支持;还有国家级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团队及项目,清远也是通过各种方式,如股权投资等,资助他们来清远发展,进而使项目在清远产业化。
“虽然创新型企业倒闭的风险很高,政府的投资也不一定成功,但是就要造成一种尊重创新、重视创新、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氛围。”林光美这样评价引才中的重金投入,“对清远来说,千金都不一定能买到千里马,买个骨头也行,这就是一个趋势引导,让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愿意在清远落地,落地了就会有开花的时节。”正是在这种创新氛围下,多个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及团队落户在了清远高新区孵化器里,进一步推动园区实现了创新发展。去年,清远高新区成功晋级国家高新区行列,今年,区内的孵化器又获评为国家级孵化器,当之无愧地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的创新示范和标杆。
在来清远的人才队伍中,博士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的生力军,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智库和参谋。同样身为博士的林光美,对于扎根三线城市发展的博士群体有着强烈的共鸣。“我到科技局后,作为召集人发起了一个‘博士沙龙’,秉着‘凝聚博士智慧,推动清远发展’的宗旨,举办了两次‘博士、市长面对面’活动。通过与市长面对面交谈,让博士们围绕清远如何吸引高端人才、发挥人才作用,以及对政府工作等各抒己见。这个活动一是为清远发展建言献策,二是让博士们有一个反映问题的渠道。”
一来二去,博士群体的声音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反映的各种问题和意见建议也逐一得以落实或提上日程,这让博士们真正感受到了被关心和被尊重,也让他们从心底恋上了这片土地,因为在这里,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城市的生活中。
为支持博士们搞科研,市科技局还特别开设了一个“博士科研专项”,对留在清远发展的博士,不用拉关系找门路,科技局就连续支持三年科技项目,“项目上可以自选,三年后,如果具备很强研究能力的博士,我们就资助大项目,这样的举措就是要培育一种创新创业的氛围,总会有人脱颖而出的。”
对各方面资源不占优的清远而言,做到“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需”,才是引才后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这项工作在发达地区也不是件易事,需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让金凤凰们慢慢融入一座城市。对此,林光美坦率地说,“清远引人不易,留人更不易,所以我们要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做到他们的心里去,让他们喜欢上这座城市,愿意为这座城市奉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在处理人才问题上的心思和举措,展现出林光美极其细腻的一面。
如今,清远市已着手成立了基于博士群体的“专家智库”,博士们也自发成立博士协会,博士沙龙不仅走向了正规化、常规化,还真正成为清远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智囊团。
四年多来,科技局长位子上的林光美,就是这样做了许多与科技有关,还有许多在别人看来似乎与科技没什么关系的事情。但他干起来却津津有味且坚定执着。因为他的心里深深明了,没有人才,没有政策,科技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只有把这些事关科技基础的工作都做好了,才能够让清远的科技创新成为有源之水。
提要
要及时回顾和总结经验,加快机制改革和体制创新,更好地引领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科技要支撑经济发展,必须结合清远实际,找准工作重点,要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的引导作用;要加快创新人才引进;要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力度;要推进专利产出;要加快培育科技服务机构;要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改革,等等。
——2015年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长伟在清远市科技局调研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