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制造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2016-12-06赵劲松余荣宝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岗位素质技能

赵劲松,余荣宝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阳 441050)

高职制造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赵劲松,余荣宝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阳 441050)

建立高职制造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是高职培养工业转型升级需求人才的基础。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现阶段存在着功利化倾向、教育系统性不足、人才创新性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教学内容的滞后等诸多问题。以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进多接口、复合型职业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高素质、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高职;制造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

随着新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亡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可见,“人才为本”是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基本保障。高职制造类专业在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分阶段落实的人才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现阶段存在着功利化倾向、教育系统性不足、人才创新性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教学内容的滞后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是以满足现阶段工业生产为需要,忽略了“中国制造2025”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动态发展和两化融合的特点,培养的人才技能单一、创新型不足,缺乏未来接口和可持续发展性。可见,以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进多接口、复合型职业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高素质、可持续发展,是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内涵及特征

(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复合”(recombination)是一种化学用语,原意是指“由两个增长游离基结合形成饱和大分子而终止反应”,又称再结合。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复合”就是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说,复合是一种变化,一个过程。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含义,国内学者研究较多,内涵上主要以学术型人才来界定。如,辛涛等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1]部分学者将复合型人才分为跨一级学科复合型人才、跨二级学科复合型人才、以一个专业为主兼有多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等三种类型。[2]结合复合的原始含义和复合

型人才内涵,可以发现,人才复合型打破了学科或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这种复合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多种专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2]结合人才复合的实质,复合型人才是指通过跨学科或跨专业的背景培养出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在工业上的应用,高职培养的单一技术技能型人才难以满足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复合型人才以学术型为主的概念向职业技术教育扩展。如,邹彩屏将复合型人才分为复合型学术人才、复合型工程人才、复合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等四种类型。对于高职而言,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3]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种“复合”,不仅体现在知识(技术)的复合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技能、岗位能力的复合上。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我们认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多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技能、敏锐的创新意识和洞察力、良好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情操的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特征。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的一种类型,它具有复合型人才“知识面广、知识交融度高、思维辐射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它是技术技能方面的复合,所以它还应该具备自身的一些特点。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链发展中,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技术岗位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在胜任就业岗位上具有“多接口、即插即用、适应性强、可迁移”的特征。

1.多接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知识、技能、能力、个性品质等复合培养为基础,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能力素质、个性品格上都处于较高层次。这种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能力结构,为其未来多岗位的胜任预留了“接口”。使得这类人才能适应相关专业职业链上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岗位和某类职业技术岗位的多个职业岗位。

2.即插即用。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分布的职业技术岗位主要有以下四类,即生产操作岗位、生产管理岗位、技术设计岗位、业务营销岗位。高职院校是以人才任职的相关岗位标准来开展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是对接现实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由此培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胜任多个职业技术岗位类型的人文素质、知识结构和通用能力,同时也具备某类职业技术岗位的专用技术技能,使得人才从学校—岗位、学生—员工的转变“接缝”顺畅,甚而自然过渡无“接缝”。

3.适应性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交叉融合,它与专门型技术技能人才同属技术技能人才的范畴。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多领域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形成了良好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能适应较广的职业岗位。而专门型技术技能人才只适应单一的、特殊的职业岗位类型。换句话说,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至少需要精通,或掌握一种专门技术技能,它是典型的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型人才。而专门型技术技能人才只需要精通,或掌握一门技术技能。因此,可以说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最基本的特征。

4.可迁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晓多个专业、专业领域或方向的理论知识和通用、通识技能。同时,通过对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现了跨专业、跨领域、跨方向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因此,他们知识迁移性强,能够触类旁通,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问题,迅速认识和把握专业领域(或岗位工作能力)与其他专业领域(或岗位工作能力)间的联系和规律,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素质模型界定

(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界定。

素质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按此,我们可以得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就是在适应产业(或企业)生产需求过程中产生工作绩效差异的所有个性特征的集合。作为高职院校而言,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是和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对接的,包括适应企业岗位素质和自身个性素质两个方面。自身个性素质可以分为与岗位工作相关的素质和与岗位工作没有关系的素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兰德(David C.Mc-Clelland)按素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将素质分为普通素质与特殊素质两类。普通素质是指从事某一岗位工作必要的条件,而特殊素质是指能够把岗位工作绩效发挥到最大效应的特殊思想与行为,是普通

员工与优秀员工区分开的标志。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知识、技能、个性等都是素质,也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相加。[4]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与岗位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它与动态发展的任务情景相联系,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与一般者。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分为通用素质、通识素质、专用素质三类。通用素质是指胜任某类行业(企业)所有工作岗位的基本知识、技能、能力。通识素质是指在企业某一专业领域内多个岗位角色都需具备的技巧和能力。专用素质指某个特定岗位角色和工作所需要的特殊的技能。

(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的内涵。

现在通常认为素质模型就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4]素质模型目前主要用于行业企业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标准。素质模型具有可测量性、可预测性、可指导性的特征。作为以育人为主要目的高职院校,建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是为对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并予于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是判断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因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是指为完成多类或某类不同岗位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应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与个性特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综合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包含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特质等多种形式的素质。同时,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适应多专业、多领域、多方向的岗位任职要求,对应几类或某类不同岗位的工作必要条件,其包括浮于表层显现的知识、技能,更包括隐于深层深藏的人格特质和动机(需要)。而深层特征是决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工作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2.行业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是与人才未来就职的工作岗位相联系的,它反映的是某类行业内对岗位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它受到该类型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职权、环境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岗位要素的影响。[5]这些因素决定了岗位工作者胜任本岗位工作所需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能力等综合素质,不同的工作岗位,其岗位素质要求是有区别的。

3.稳定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自身素质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形成的,其在个体身上的反映为经常性和一贯性,虽然在个别的时空上可能有所反常,但这仅仅是偶然的,总体来看仍是稳定的。同时,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是以岗位任职要求建立的,在企业经营的特定阶段具备即插即用的特征,因而其在阶段内是稳定的。

4.发展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任职岗位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组织环境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的,其素质要求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另外,由于企业经营具有阶段性,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或经营策略发生变化,其所要求的岗位任职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所集合的素质要求能够适应该变化而发展、延伸。

三、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

(一)素质模型构建的方法选择。

素质模型多以创造法、过程驱动、趋势驱动、职责驱动和产出法的思路来构建。[6]结合不同的模型构建思路,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被运用到构建的活动当中,如:专家小组法、焦点小组法、工作分析法、文献回顾法、直接观察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关键事件技术法、问卷调查法等。其中,以“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为核心的经典素质模型建模路径是目前普遍公认的最科学和最有效的方法。[7]

鉴于行为事件访谈法在素质模型建模中的可靠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以此为主导方法。但考虑到复合型人才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为背景,其访谈的主要对象不可能面向未来,其样本的数量和类型均会受到一定限制。同时,有些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素质要素(如某些个性特征)在访谈中有可能难以展现。为此,本模型对于数据采集,综合运用了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小组讨论法(详见表1)。

(二)素质模型构建的原则。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以适应行业企业岗位群或具体岗位绩效标准而建立的,为确保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以人为本的原则。[8]

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是在素质模型理论的指导下进

行的,其主要用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评价,具较强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模型的构建上,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现实高职学生特色和岗位工作绩效,进行模型素质指标设计,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表1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一览表

2.系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由人才素质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各要素间相互协调、彼此促进、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它是一个系统。同时,模型面向制造行业,伴随行业的转型升级,系统又必须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推进模型的构成内容及其结构关系逐步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并用发展、开放的眼光逐步完善。

3.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是在特定时期内,针对制造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满足企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可见模型的构建是动态的,是适应不同需求可重构的。同时,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要将模型应用于人才培养领域,提升培养的效益。

4.以人为本原则。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地在于提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选择科学的方法体系,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注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多元性和针对性。

(三)素质模型构建。

1.明确绩效标准。以岗位群工作绩效为标准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同样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的目标。可见,开发一个素质模型,必须首先确定这一职业或职位的绩优标准,即制定一些客观、具体的标准与规则,用以确定和衡量什么样的绩效是优秀的,并以此为指南来甄选构建素质模型所需要的研究样本。[7]本文以现实制造行业知名(先进)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的制造业优秀毕业生为对象开展行为访谈,以其所具备的素质要素为标准来进行模型的构建。

2.素质要素的采集。以弗布克人力资源管理全案系列《胜任素质模型》工具书中技术类、研发类人员的能力素质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查阅及邀请区域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讨论分析,最终从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个性特质四个层面确定素质词条作为蓝本并分别给予编号。为了对素质词条进行检验和修正,选取了知名(先进)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进行访谈来确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组成要素。

3.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为对素质要素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对采集的素质要素向制造行业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从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个性特质四个方面设计。并进行了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评分,[7]以确定素质要素的重要性。在对问卷的信度分析的基础上,按素质要素在调查中出现的频次,经专家小组讨论,结合制造行业和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对素质要素进行了删除、归纳和合并,并对素质要素进行了分级表述。

4.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根据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的结果,对素质模块中的素质要素按照相对重要度进行排序和筛选,剔除了其中相对重要程度系数低于的素质项目。同时,在适当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用素质模型(如图1所示)。依照已确立的素质要素及编码计分,选择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与普通技术技能员工进行验证,发现绩优者与普通者有显著差异,表明所建模型是有效的。

四、基于素质模型的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实践

素质模型主要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招聘、绩效管理和员工培训中有较多应用,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鲜有报道。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制造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为基础,在指导高职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图1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

学校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契机,以制造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对接制造行业岗位群工作绩效,建立了制造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将素质模型中绩优者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制定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适应制造企业职业链可持续发展为需求,培养多接口、即插即用、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

学校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出发,以“中国制造2025”企业人才需求为背景建立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明确了企业岗位群的绩效目标。对比现行的人才培养绩效,找出了高职现行毕业生素质能力的差距,制定了学生岗位群职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和方法。学校以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提出了“稳压器”式的人才培养优化模式。即:不同类型、知识结构差异的学生输入培养系统,在系统内通过调适器的自主运行、培养过程的评价检测、教学管理的调节控制,推进调试器互动,寻求最佳的要素建设组合模型。

(三)课程体系的重构。

结合素质模型中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等素质要素的绩效要求,学校深化探索“三级平台”教学模式,重构了课程内容。搭建专业通识能力平台、专业通用能力平台和专业特殊能力平台,把课程划分为文化素质和工具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能力课程三大类型。基于专业技术技能应用,改造、开发文化素质和工具课程;按照多接口、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按照职业链和岗位群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推行基于专业群框架的课程体系改革;以职业领域任职要求和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编制相应的专项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目标,突出技术应用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维修能力的训练。

(四)实践平台的整合。

在制造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以技能/能力提升为主线,构建“全学程职业能力培养”[9]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多方位、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一是搭建多专业融合的智能化工业实验室。按照工业4.0要求,建立机器人、加工设备、变频传送带、机器视听系统、服务器、控制软件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及软件支撑的智能生产线,实现设备和人之间能够互相感知和交流。二是加强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现有实训设备的数字化改造,提高设备利用率。三是通过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提升实训实习条件。通过整合学校实践基地与研发基地、企业生产基地,共建了电子梦想工坊、汽车人等创客空间,开展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等教育活动。

[1]辛涛,黄宁.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

[2]黄江美.商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棋式改革的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刘红燕.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

[4]宁德.素质模型及其构建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葛书琼.岗位素质模型的构建与动态管理[D].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6.

[6]张浩.高校教师本科教学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基于西南财经大学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髙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8]刘忠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章武媚.高等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6,(12).

责任编辑 张豫

G718.5

A

1003-8477(2016)11-0165-05

赵劲松(1974—),男,硕士,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余荣宝(1973—),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教育学一般项目“适应‘中国制造2025’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模式研究”(BJA15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岗位素质技能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画唇技能轻松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