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就学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6-12-06雷万鹏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子女

雷万鹏 徐 璐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就学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雷万鹏 徐 璐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流动对我国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带来全面挑战。本文基于对6个城市的实地调查,从家长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工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选择中呈现显著的“分化效应”和“代际效应”,家长个人特征、社会经济背景、流动类型、家长对教育政策的感知等因素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尊重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意愿,保障弱势群体教育需求,加强县镇教育吸引力,降低城市教育“准入门槛”,构建适应农民工流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我国教育变革的应由之路。

城镇化; 农民工子女; 就学地; 教育选择意愿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城镇化率为17.92%,2015年达到56.1%。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学术界有关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始终存在争议,归纳起来至少有三种观点。其一,大城市优先发展论。认为大城市有利于资源聚集、产业分工和社会分工,从而带来更高的规模效益,因此要以核心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群的发展,中小城镇的发展也要以大城市为依托①;其二,小城镇优先发展论。认为在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城乡差异悬殊的背景下,发展小城镇是遏制人口盲目向大城市流动的屏障和“蓄水池”,有利于释放基层的巨大潜力,也有更强的现实基础②,还有学者提出要适度集中小城镇,以发展县域或县域中心城镇为主③;其三,中等城市优先发展论。认为我国中等城市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均匀,应大力发展承上启下的次经济中心城市④。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争议,反映了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此政策导向下,政府提出“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也就是说,农民工的流动将不再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一路径,部分农民工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就业与生活。从理论上看,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将降低城镇化的制度障碍和社会成本,缓解城市资源的供给压力,但这种制度安排是否对农民工有足够激励,取决于农民工的家庭决策以及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根本落脚点在于关注人的发展。在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儒家文化始终将教育视为头等大事,子女能否在城市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自由选择就学地点不仅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核心与关键,更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选择模式,必然影响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结构。2001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执行以“撤点并校”为主导模式的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一定意义上顺应了城镇化发展趋势,带动了教育资源向城镇地区聚集。10多年来,土地城镇化引发的教育资源过度向城镇聚集也带来了城镇“大班额”与乡村学校“空壳化”并存的局面。研究表明,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促使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更均匀,有效缓解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和拥挤效应⑤。因此,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及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教育资源配置必须兼顾乡村、县镇和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以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调节人口流动。在此背景下,从需求视角探讨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从家庭教育决策透视城镇化的内在驱动力,客观认识城乡不同区域教育发展地位,推动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对6个城市的实地调查,以就学地点的选择意愿为切入点,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的两种效应及其政策启示。这两种效应分别是:(1)“分化效应”。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地选择在城市、县镇与乡村之间是否存在区域分布差异?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在国家鼓励一部分农民工就地城镇化的背景下,县镇教育对农民工家庭吸引力如何?(2)“代际效应”。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偏好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有怎样的启示?

二、文献回顾

儿童的留守或随迁是中国城乡人口迁移过程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对子女就学地的选择,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决策,它关乎农村劳动力是否举家迁移的理性选择,也反映出政府对农村工迁移的制度安排。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态度与偏好,与每个阶段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密切相关,背后折射出中国城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及动力机制。因此,探讨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问题,应置于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以及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生命周期之中,如此才能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深刻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期、停滞期、平稳期,以及高速期⑥。每个阶段的发展重心,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更体现了政府强大的调控力。政府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2000年后提出“多样性城镇化道路”,2006年后提出“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⑦,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从人口政策上看,改革开放以前,政府通过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民向城市的迁移;改革开放后,制造业的兴起推动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流动仍然受到户籍制度的严格约束;到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⑧。可以看到,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不论是发展路径的选择,还是对劳动力流动与迁徙的管控,政府均发挥了主导作用。

我国城镇化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发展阶段上,还反映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上。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是推动城镇化发展最主要的两种力量。政府主导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引导等政府行为对城市发展进行调控;市场主导是通过市场自身力量配置资源、调节供需,促进产业发展升级⑨。与欧美国家城市化的演进不同的是,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举国体制实现了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囿于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部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等因素,也制约了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⑩。

总的来看,农民工对子女随迁还是留守的教育决策,受到儿童、家庭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对于本研究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参照,但仍存在可以进一步探讨的空间。第一,已有实证研究将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仅划分为农村和城市,而在当前就地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的战略导向下,对县镇教育的关注不可或缺。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把县镇纳入教育需求的考察对象,将就学空间细化为农村、县镇、城市,以进一步深化对分化效应的探讨。第二,尽管已有研究发现,农民工家庭教育决策已经存在一定分化,家长收入、学历、流动经历的差异带来子女就学区域选择的不同,但未考察代际差异在教育选择中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特点,在解释变量中引入代际差异,凸显研究的时代性。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2010年7月至10月,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赴深圳、东莞、广州、杭州、武汉、宜昌6城市进行实地调查,获取了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卷、访谈、视频等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其中,问卷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发放问卷37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1份,有效回收率为92.7%。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该问卷。表1显示了样本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表1 农民工样本特征

(二)研究假设

第一,家长个人禀赋影响子女就学地的选择。在个人禀赋中,重点关注农民工对其子女教育安排的代际差异,假设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将子女带到城市和县镇就读。

第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子女就学地的选择。假设家长的收入水平、职业类型、工作稳定度等因素将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决策,收入越高、职业稳定性越高、拥有越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越愿意让子女在城市就读;对于在县镇就读意愿的影响有待验证。

第三,家庭流动类型影响子女就学地的选择。假设相对于城市,跨省流动的家庭更倾向于将子女安排在农村老家就读;对在县镇就读意愿的影响有待验证。

第四,家长对城市和县镇教育政策的感知及认同程度影响子女就学地的选择。此处提及的教育政策是指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政策以及中高考政策,本研究假设农民工对城市教育政策的了解程度和认同度越高,越希望子女在城市就读;对于在县镇就读的影响有待检验。

(三)研究模型

研究探讨的是农民工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意愿,因变量是在“农村”、“县镇”和“城市”几个区位就读的期望和偏好。由于因变量是取值两个以上类别的离散型称名变量且类别之间并没有高低次序之分,本研究采用多类别逻辑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方法来处理。这类模型通常写作:

其中,M为因变量类别数,以其中一个做参照组,得到M-1个方程。经过数学转换,Logit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解释为,相对于参照组而言,在某个组别发生某事件Pr(Yi=1)的比率,即相对风险比(Relative Risk Ratio, rrr)(用a表示)。如果a小于1,则意味着目标组发生某一事件的概率更小;如果a等于1,则意味着同等概率;如果a大于1,则意味着发生某事件的可能性更大。

模型试图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地点的选择。以“农村”为参照组,分别考察不同因素对农民工选择“县镇”、“城市”就读意愿的影响。最终模型表达式如下:

其中,Xp是家长的个人特征;XS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Xm是家长的迁移类型;Xpo是家长对城市教育政策的认可和感知。

(四)变量界定与分布

1.因变量

模型中以农村、县镇和城市三个就学区域偏好为被解释变量,其中,选择“农村”作为基准组,分别考察“县镇”和“城市”组别的相对风险比。

2.自变量

基于研究假设及数据可得性,选取家长个人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迁移类型、家长对城市教育政策的认可和感知四个维度的自变量。

(1)反映家长个体特征的变量包括:家长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其中,性别变量以男性为参照。为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根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将年龄变量重新编码为虚拟变量。受教育程度变量依据中国学制折算成相应年限。

(2)反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变量包括:家长的职业类型、工作稳定度及个人年收入。其中,家长的职业类型分别为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个类别;工作稳定度按照李克特五级等级赋值;个人年收入取均值。

(3)反映家长迁移类型的变量包括:家长是否为跨省流动。其中,省内流动是参照组。

(4)反映家长对城市教育政策感知的变量包括:家长对外来人员子女在城里读书的政策和规定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需要提供证明的认可度。其中,前者按照李克特量表,从非常不熟悉到非常熟悉的不同等级赋值;后者在问卷中对应为多响应选项,以家长认为合理的证明个数作为其对证明认可度的替代变量。

具体变量界定、测量与分布如下:

表2 变量名称、测量与分布

注: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二分虚拟变量,其对应的均值表示该变量中取值为1的样本占比。

四、结果与讨论

数据显示,69.0%的农民工期望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22.3%的选择在县镇就读,5%的选择在农村就读,还有3.7%的不确定就读地点,这表明农民工对子女就读学校有强烈的城市偏好。回归模型得出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影响因素

注:1.被解释变量是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的意愿选择,农村组为参照组,参数估计值Exp(B)为风险比(rrr);2.*p<0.05,**p<0.01,***p<0.001。

(一)模型结果

模型1是家长在县镇学校和农村学校选择意愿的相对风险比。结果显示,影响农民工子女选择县镇接受义务教育的影响因素中,家长从事建筑业、工作稳定度、对政策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城市入学政策的认可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家长工作越稳定、对入学政策越认可,越希望子女在县镇就读;从事建筑业、对政策的熟悉程度低的家长选择县镇就读的概率更低,更倾向于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就读。

模型2是家长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选择意愿的相对风险比。结果表明,影响农民工子女选择城市就读的影响因素中,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建筑业、制造业、迁移类型、家长收入、对城市入学政策的认可度有显著影响。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家长收入、对城市入学门槛认可度的影响是正向的;而从事建筑业、制造业、跨省流动的家长,更倾向于让子女在农村就读。

1.家长个体特征对子女就读区域选择的影响

数据显示,家长个体特征变量中,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就读区域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从年龄上看,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子女在城市就读的概率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从家长受教育程度上看,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教育需求的概率越大。根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3)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6年。以初中为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上(不包括初中)的家长对在城市就读有显著正向影响。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就读区域选择的影响

包括职业、收入和工作稳定度在内的反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变量均对子女就读区域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从职业变量上看,在农民工主要的行业分布中,建筑业对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影响最为显著。从事建筑业的家长选择在县镇、城市就读与参照组(农村)的相对风险分别为0.31和0.16,他们尤其倾向于让子女在农村老家留守。从事制造业的家长对选择子女在城市就读有显著负影响,说明他们同样倾向于让子女留守农村老家。

从收入变量上看,家长个人年收入对选择在城市就学有正向显著影响,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希望子女在城市就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1元,以此为依据,将样本中的收入区间按照25000元为标准划分,以25000元以下为参照组。结果显示,收入在25000元以上的组别对在城市就读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较高收入群体在城市就读意愿比参照组的概率高86%。

3.家庭迁移类型对子女就读区域选择的影响

相对于省内流动的家庭,即跨省流动对选择在城市就读有显著负向影响,跨省流动的家庭更倾向于让子女在农村老家接受义务教育,这一结论与假设一致。

4.对城市教育政策的感知对子女就读区域选择的影响

家长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里读书的政策和规定的了解程度,对其选择在县镇就读有显著负向影响。与县镇学校相比,对政策越了解的家庭,越希望让子女在农村就读,选择县镇学校的概率是农村学校的79%。了解程度在城市组别没有显著性,这一结论并未印证我们的假设。家长对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需要提供证明的认可度对其选择在县镇和城市就读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证明材料认可度越高,子女在县镇就读的需求越强,在城市就读的需求也越强。

(二)结果讨论

1.学历、收入越高、职业越稳定的农民工,越期望子女在城市就读

2.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就学地点有强烈的城市偏好

农民工家庭教育决策中存在显著的代际效应。中国农民工正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代际转换时期。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就学地点的意愿有强烈的城市偏好,实现这种意愿的能力也较强。首先,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的城市融入意愿,他们渴望享受市民待遇,包括就业、医疗等公共服务,特别是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职业地位较高,流动性更弱,这都为其融入城市提供了更好的基础。第二,城市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首选区域,可见乡村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吸引力。在“重城市、轻农村”的义务教育管理制度和财政制度的制约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存在巨大差距。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学校的偏好,实质表达的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尽管教育需求有所差异,但在户籍制度及其捆绑的福利分配制度的制约下,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有着相似的命运,更加凸显了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地位。

3.跨省流动家庭更倾向于让子女留守农村老家

4.农民工对政策熟悉度越高,希望子女在县镇就读意愿越弱

相对县镇学校,在了解随迁子女在县镇就读政策和信息后,农民工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农村学校,这里形成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反差。我们试图去解释这一现象。对县镇教育政策越了解的农民工,更易综合考量在县镇和农村学校就读的利弊。田野调查观察到,农民工子女从农村老家到县镇就读,家长需要为子女跨区就读付出额外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包括借读费、陪读开支等。农民工对在县镇就读的经济成本和政策障碍的了解,可能会抑制他们在县镇就读的意愿。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过去20多年来推行的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将大量撤并的村小、教学点合并为县镇学校,导致县镇地区大班额问题突出,据《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测算,64%乡镇初中、45%乡镇小学班额超标。而今,在政府颁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以补偿性公平为目的的教育政策后,村小和教学点在硬件设施和师资配置上都有较大改善。综合权衡上述利弊,农民工可能做出“越了解,越逃离”的教育决策。

5.农民工对入学政策认可度越高,希望子女在城镇就读意愿越强

五、政策启示

利用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的问卷数据,采用多类别logistic回归方法,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对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就学地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影响农民工对其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因素是多元的,家长个人特征、社会经济背景、流动类型及对教育政策的感知度对其子女就学地的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第二,在城镇化背景下,“分化效应”和“代际效应”已成为农民工对子女教育选择最重要的特征。前者体现在农民工对城市、县镇以及农村的需求差异,以及自身学历、收入、职业、流动类型等差异对就学地选择意愿的影响;后者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城市偏好。

教育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的派生物,二者间是双向互动的。城镇化发展必将带来教育规模、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教育城镇化也会深刻影响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导向,前瞻性的配置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教育资源,将有利于引导农村人口有序流动,推动城镇化内涵式发展。在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长期并存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从客观上认识不同区域的战略定位,通过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让选择城市、县镇或是农村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均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进而促使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更均衡。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保障弱势群体教育需求

(二)破解县镇教育瓶颈,增强县镇教育吸引力

当前,教育资源配置与城镇化发展不匹配和一定程度的错位,具体表现为,在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的战略下,县镇学校本应成为接纳大量农民工子女的阵地,但从农民工的选择意愿来看,县镇学校吸引力明显不足,甚至出现“越了解,越逃离”的反差。在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下,提高县镇公共服务水平,办好县镇学校有助于分流和吸引一部分农村学生,减少因追求优质教育而流向城市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使得教育资源不必以“村村办学”的方式分散于每一个村落。政府应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建设“强镇教育”,尤其解决好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改善寄宿制学校环境,加大贫困生补贴,推进县镇学校标准化建设,让县镇学校充当人口转移的“蓄水池”和“连续带”。

(三)降低城市教育门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注释

①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

②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之二)——从小城镇的兴衰看商品经济的作用》,《瞭望周刊》1984年第3期;李强、陈振华、张莹:《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③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6期;蔡荣、虢佳花、祁春节:《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8期。

④吴良镛、毛其智:《关于我国中等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兼论京津冀地区中等城市的成长》,《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6期。

⑥李浩、王婷琳:《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6期;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⑦李强、陈振华、张莹:《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广东社会科学》2015第1期。

⑧陆铭:《玻璃幕墙下的劳动力流动——制度约束、社会互动与滞后的城市化》,《南方经济》2011年第6期;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⑨胡杰、李庆云、韦颜秋:《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综述》,《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1期;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⑩杨发祥、茹婧:《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李晓梅、赵文彦:《我国城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第3期。

责任编辑 曾新

Research on Rural Migrant Workers’ Selection of Locationfor Their Children’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Lei Wanpeng Xu Lu

(School of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Basic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Urbanization and domestic immigration bring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localize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is study,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six cities,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willing to choose the place where their children receive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has been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ents. And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ial effect and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 are obvious in the location choice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for their children’ educatio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immigration style and attitude to educational policy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election of location. On basis of the mentioned above, in the context of new-style urbanization, several efforts should be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to deepen the education reform, including respecting rural migrant workers’ willing, guaranteeing the vulnerable groups’ educational rights,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quality in small counties and lowering the barrier for rural labors to receive education in cities.

urbanization; childre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location to receive education

2016-09-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CCNU14Z2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 重大培育项目“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CCNU14Z0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71573060)

猜你喜欢

城镇化农民工子女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乡的城镇化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