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六报的农民工报道框架分析

2016-12-06党明辉

关键词:词频框架话语

党明辉

(1.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2.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新闻传播学研究】

陕西六报的农民工报道框架分析

党明辉1,2

(1.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2.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以2013—2014年两年之间陕西六家报纸关于农民工主题的共计2166篇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完成了陕西媒体关于农民工报道的时间演化规律分析,高频词汇统计分析。对以上两项计算机辅助文本统计的结果进行了话语框架分析,研究发现以“排斥性”“对抗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民工“他者”化话语框架得到有效控制,但以“差异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民工“他者”化话语框架依然存在;农民工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特征鲜明,大众媒介建构了“工具”化的农民工框架。

农民工;新市民;话语框架;他者;生活世界殖民化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阶段遇到的特有群体,是我国的特有现象。国外不存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不同等现象,因而城市化过程关注的仅仅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业转移问题,相关研究主要基于经济社会学角度展开。代表性的理论有人口学家唐纳德伯格(D. J. Bogue)从人口迁移角度提出的“推—拉”理论等,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民工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西方一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保障,相关研究也主要从经济社会学角度展开。然而,不同于西方,中国社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城市转移也有其特殊之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的不同,以及中国社会短时间内剧烈的农村人口迁移都产生了经济学视角以外的问题。

伴随着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大众媒介、社会化媒介都在关注、传播着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信息,同时也在建构着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塑造着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农民工城市生活研究,也成为农民工城市生活研究的重要学科领域之一,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关于农民工的媒介报道,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如詹小路[2]、许向东[3]等学者从农民工形象的媒介污名化、农民工的边缘化、社会心理层面的农民工形象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农民工的维权、上访等社会抗争,如蔡禾[4]等、刘建洲[5]、汪建华[6]等、郑素侠[7]等学者从劳工组织建设、抗争行动的层级、不同的抗争关系、制度化表达渠道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新媒体时代农民工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如张鹏翼[8]认为,应该利用社会化媒体揭示的数字融入问题,对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和技能服务。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如袁靖华[9]、陶建杰[10]、陈芳[11]、郑欣[12]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理论的探讨,农民工城市生活制度化表达渠道的建设等研究的开展,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等政策策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新形势下,城乡二元政策差异在逐渐消除,农民和市民的主体性客观差异在消减,城市作为人汇聚而形成的城市,而不是排除了农民工的城市人的城市,正在回归它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两个问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众传媒体系中农民工是否依然背负着污名化、边缘化的媒介框架?是否形成了城市生活主体的立体化形象塑造?

二、 新闻报道框架理论

任何叙事,其实都是打开一个或几个“话语包”。话语包指的是论说某一论题的意义体系,由框架、显义手法、处理对策构成,其中“框架”是话语包的核心。美国学者威廉·甘姆森(Villiam A.Gamson)将“框架”定义为一个话语单元的核心组织概念或故事脉络。框架不仅使与议题有关的事件有意义,而且确定了议题的性质,并且能够逻辑地推导出一些显而易见或符合逻辑的处理对策[13]。

批判学派、建构理论学派和社会认知学派的学者对框架理论都有各自的解读,综合看来,框架是符号在文本中组合成意义统一的话语单位,是隐于媒体文本背后的中心主题[14]。新闻的产生是人为过程也是社会过程,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和架构依据一定的框架进行[15],媒介框架是认知、解释和表达的连贯模式,是筛选、强调和排除新闻报道的过程[16],是一种“强调”和“忽略”机制,具有组织叙事、赋予事件意义的功能, 引导记者对事实、观点及其故事素材进行快速加工,影响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帮助他们“定位、感知、辨别和标识”信息流[17]。

本研究中,分析的核心变量有两个:一个是报道数量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规律,另一个是报道的词汇选择和语境的问题。这两个变量与媒体的能动性息息相关,农民工的整体性媒介框架是一个持续的建构过程,需要放在历时性的维度予以分析,不同时间节点的报道数量的差异本身就建构了一种框架;“词频的波动与社会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情报现象会引起一定的词频波动”[18],主体称谓的选择性使用,主体的媒介再现过程中密切关联的名词对象类词汇、功能特征类词汇、形象界定类词汇的选择与使用,共同形塑了媒介中的农民工话语框架。

三、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的获得

慧科舆情数据库收录了陕西媒体中的《西安晚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延安日报》《安康日报》六家报社的所有新闻内容,这六家报纸在陕西本地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力,能够代表陕西官方媒介的普遍观点,符合本研究需要。研究者使用Python编程语言编写了数据抓取爬虫,选取信息采集起始日期为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完整的两年时间。通过爬虫共抓取到2166篇有关农民工报道的文章。数据结构化后将每篇文章分为编号、媒体、作者、标题、内容五个部分。经测试,列表信息及分割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陕西媒体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基于大样本全取样的计算机辅助文本挖掘方法进行农民工话语框架体系分析,梳理了大众媒介中的农民工特征,进行了时间维度以及特征词汇语境的话语框架研究。文本挖掘是计算机辅助文本内容分析的一种方法,指为了发现知识,从文本数据中抽取隐含的、以前未知的、潜在有用的模式的过程,利用智能算法,对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文本进行有用信息提取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多学科混杂的领域[19]。对文本特征词频进行统计分析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克服了定性总结和研究者个人主观预设等弊端,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是一种源于情报学的定量研究方法,近年来在传播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吴自力通过词频分析法,研究了记者在职业定位、职业追求、职业责任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趋势变化[20],喻国明利用词频分析法对2011年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21]。

四、研究结果

(一)农民工报道的时间特征

提取文本中的时间信息段,并进行powerRank、powerLawExponentialCutOff、DGBD分析[22],输出结果如图1。

图1 分析对比图

从输出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民工主题的报道中,时间与频次的报道在类似于Zipf定律的powerRank分布和考虑了数据规模拟合的DGBDplot分布中拟合程度都不高,但与幂率加指数降尾的类泊松分布拟合较好,信息变化在两边衰减加快,主要集中于平均值周围,没有长尾特性。可以得出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在时间维度整体差异性不是很高,没有形成占到总体的绝大多数的长长的尾部,说明了农民工是大众媒介中的持续性报道话题。农民工的报道的时间统计信息图,每个月的新闻数量及其标准差,统计结果输出如图2。

图2 报道量整体时间序列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3年元月到2014年12月两年间形成了两次舆论高峰,第三次舆论高峰也有形成的趋势。其中,第一次出现在2013年2月左右,峰值大概出现在2月初;第二次舆论高峰出现在2014年年初,从图中位置可以看出峰值大概出现在1月底;2014年底出现了第三次舆论高潮的趋势。2013年农历年在2月10日,2014年农历年在2月1日,从时间节点来看报道高潮和农历新年吻合度很高。每年中间有关农民工的报道会形成一定震荡,2013年在7—8月形成了一股小波峰,非常吻合的是,2014年7—8月份也形成了一股小波峰。

在抓取到的2166篇有关农民工的报道中,《西安晚报》两年间共进行了农民工相关主题的报道593篇,《西安日报》共进行了农民工主题报道579篇,《陕西日报》470篇,《三秦都市报》232篇,《延安日报》210篇,《安康日报》82篇。对各家报纸两年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随时间演化的趋势统计如图3。

图3 “六报”报道量时间序列

从各个报纸分别的报道情况可以看出,《西安晚报》的平均报道量最大,《陕西日报》报道量的波动范围最大,《三秦都市报》创造了单日报道量的最大值,并且2013年5月以后每月关于农民工的报道量相当稳定。从报道的整体数量变化来看,虽然不完全同步,但总体变化趋势却趋于一致,因而各家报纸之间没有明显的议程引领关系,样本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农民工报道的文本词频特征

将2166篇陕西媒体两年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将每个标题使用python函数jieba对标题进行完整匹配分割,并使用wordcloud函数制作词云,如图4。

图4 词云

统计分割后的词频,排序前20的有用词汇分别为农民(409),民工(360),农民工(348),西安(118),为(93),工资(91),服务(87),工作(66),群众(64),万元(62),陕西(59),就业(56),帮(55),中国(52),工会(51),免费(50),改革(50),城镇(50),发展(48),欠薪(46)。

同样的方法,使用python的jiaba函数对2166篇报道的文本内容进行完全匹配分割,并对分割后的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大于1 000次的高频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词汇。主体称谓类词汇:农民(10 597),民工(7 899),农民工(7 734),务工(1 461),工人(1 281);对象类词汇:工作(6 913),教育(3 296),就业(3 234),保障(3 024),制度(3 032),收入(2 606);功能类词汇:服务(5 999),建设(4 798),推进(2 358),加快(1 299),促进(1 093);界定性词汇:为(7 796),被(3 827),困难(1 326),帮扶、帮困、帮助(1 690)。

五、农民工报道框架体系的讨论

(一)“他者”化框架的弱化

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大众媒体固执地认为他者化的农民工在思想和感情上不仅是有差别的,而且还是粗鄙的[2],大众传媒对农民工的传媒再现不仅反映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话语霸权,而且还体现了作为主流群体的城市市民对作为边缘群体的农民工的心理与行为上的排斥[3]。农民和市民不只是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称谓上的区别,而且是不对等的身份描述,农民工被标签为低贱的、素质低下的,在城市媒介体系中形成了强烈的排斥性、对抗性的他者化形象。

农民工报道中的话语框架选择以及形象界定性词汇方面的偏向性,直接反映了大众媒介对农民工的认知心态。一方面,农民工没有逃脱“他者”的命运,对农民工的称呼方面,大众媒介主要还是采用了传统称谓,如农民、农民工、民工等具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农民工整体的城市生活形象也依然是被动的,“被”“困难”“帮扶、帮困、帮助”“弱势群体”等高频词汇成为了描述农民工的主要话语框架体系。大众媒介依然塑造了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他者”形象,一个“弱者”形象。在这个作为“他者”的城市中,农民工的生活是“困难”的,生活压力是要靠这个被标签化了的“他者”以外的人来帮助的。体制制造了差异,媒介放大了差异,又通过这样一个话语框架体系,将这种制造出来的差异符号化,使得差异理所当然,同时又借由这种理所当然的差异带着优越感去关怀“他者”。另一方面,虽然大众媒介中依然塑造了“他者”化的农民工媒介形象,但区别于以往研究发现,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民工的这种“他者”化媒介形象中,带有等级偏见的贬低性称谓、歧视性描述、违法犯罪类关联词汇等对抗性、排斥性框架得到了明显减弱。以往对农民工带有贬低性的称呼,如“打工仔”“打工妹”“盲流”等词汇总共出现频次均在10次以内;以往对农民工带有歧视性的描述,如愚昧、封建、落后等词频总共出现频次均在70次以内;以往对农民工想象出的负面行为词汇,如犯罪、偷盗、抢劫、强奸等词频总共出现频次均在60次以内。与此同时,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中,市民(912)、市民化(294)、新市民(54)等称谓类词汇开始在大众媒介报道中得到使用。

现阶段媒介中依然存在的以差异性为主要特征的“他者”化的农民工话语框架,不仅源于农民工生长于农村,更源于人们对城市的界定,以及这种对城市的界定进一步界定下的城市认知。笔者在农民工城市融入项目研究过程中,调查了30位陕西籍某县农民工,他们大部分在所生活的城市已经工作了10年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20年,每年回农村老家的时间平均起来也不超过20天,而且即使在这回家的20天里,半数以上的农民工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表现在无所事事,怀念城里的工作生活,找不到自己在村子里的位置等情况。但即使这样,在心理认同方面,所调查的农民工基本都认同自己是农民,而不是工作地的城市人。城市是农民工最主要的生活、工作场所,他们生活在城市之中,却游离于城市之外,同时又和城市完全融为一体,这种对城市属性的不认同,同时剪不断、理还乱的处境,充分暴露了一种人为的割裂。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住房政策等的客观存在,加之媒介对这种差异的呈现与放大,“他者”化的农民工话语框架的使用,共同完成了这种人为的割裂。要改变这种传播效果,需要改变深层观念,进行作为人的城市而不是城市人的城市的城市新闻报道,淡化农民工的外来者标签,充分肯定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工具化”了的农民工框架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使得物质、金钱的积累本身成为目的,人反而成为手段,经济动力这个可以随时甩掉的轻飘飘的“斗篷”变成了难以摆脱的“铁的牢笼”[23]。哈贝马斯借鉴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解释,将社会区分为“系统”和“生活世界”两个层次[24]。生活世界维持着文化的再生产、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认同,解决的是人的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问题;系统负责组织社会的物质生产,是工具化的取向,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媒介选择性地呈现了“工具化”了的农民工框架,并以它的框架能力强化了农民工“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新闻报道的标题词频统计中,功能类词汇,如“服务”“工作”“发展”“就业”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经济类词汇,如“工资”“万元”“免费”“欠薪”等占到了高频词汇的绝大多数。新闻报道自身的文本词频统计中,高频词的分布情况和标题相一致,“工作、服务、建设、经济、工资、推进、万元、加快、促进”等功能类、经济类词汇成为了报道中语言框架的核心组成成分。形成鲜明对比的,在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中没有“理想”(136)、“成就”(103),没有“自信”(31)、“自强”(37),也没有“娱乐”(93)、“健身”(36),有的只是简单化了的机械劳动以及劳动产生的经济效益。

时间维度中,第一个报道高峰出现在农历年前是容易理解的,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常年在外务工,每年过年则会涌现出一股返乡潮,会给交通运输形成一定压力,引发社会的关注,这些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媒介关注的焦点。但“过年”对农民工的突出意义并不在于一般人阖家团圆意义上“年”的概念,而是工作一年后的收获和对家庭经济收入的贡献,更多的是“工资”“欠薪”“讨薪”等经济因素上的意义。另一个报道小高峰出现在暑假期间(每年的7—8月),这是出乎我们预料的。通过对这两个月期间有关农民工报道的抽样查阅及农民工报道中“学生”(1442)、“大学”(1286)等高频词汇的关联分析,我们发现暑假期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增多与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的讨论息息相关,以就业问题为纽带,将农民工和大学生关联在了一起,很好地解释了暑假期间农民工报道小高峰出现的原因。但就业问题是包括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所有社会共同遇到的问题,然而在社会普遍的就业前景担忧的社会话语体系中,有意无意之中,农民工却成了就业问题的符号象征,究其根源,是源于媒体在心理底层对农民工标签化了的纯粹的经济个体、抑或更甚的标签化了的弱势的经济个体的想象。

农民工报道中的这种高频功能类词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经济类词汇的话语框架,农民工报道中时间维度所反映出的“过年”“就业”话语框架,共同完成了农民工化繁就简的纯粹的经济个体的符号形象建构,呈现出的农民工不是有血有肉的主体,而只是城市生活中的劳动力,其劳动的诉求也是单一的以经济收益为终极目的的。媒介的这种话语框架体系,再现出的农民工不是具有主体属性的立体化的人,而是工具化特征鲜明的功能化了的人,农民工的工具属性大于了其作为城市建设者,同时也是城市主人的普通大众的属性,反映出的农民工是现代化进程中“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典型形象,农民工社会是排除了“意义和价值”的单一的“生存”社会。

六、结 论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大众传媒话语体系中,关于农民工的媒介报道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改观,带有明显“排斥性”和“对抗性”的“他者”化话语框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以“差异性”为主要特征的“他者”化话语框架依然存在,农民工依然是一个处于心理劣势需要被帮助和拯救的对象。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面对“生活世界殖民化”这种工业化发展所陷入的困境,媒介完成了对农民工“工具”化的再现,反映了农民工“意义和价值”的缺失,也强化了农民工的这种“工具”化框架。

农民工这种他者化、工具化了的媒介话语框架,源于将城市狭隘地界定为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以及依附于城市界定的人为的割裂,源于大众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始终是一个被诉说的对象。要改变这种话语框架体系,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因人的汇聚而成,是生活在其间的人所共有的城市。中央经济会议决定的2016年“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政策将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政策壁垒,全社会也需要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将长年工作、生活在城市的新市民和其他市民同等对待。另一方面,农民工来到城市,不只是完成生存,也不只是简单地对城市的适应与依附,同时也在通过他们的圈子和其他市民共同创造着属于普通人的城市的城市文化。需要充分肯定农民工的自主性,重视并协助农民工建立不假于权力壁垒,不假于精英关怀的农民工自己的新媒体话语体系。

[1] 夏显力,姚植夫,李瑶,等.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2,(4).

[2] 詹小路,李欣.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以“城市畸零人”农民工为例[J].当代传播,2012,(6).

[3] 许向东.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投影——传媒再现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0).

[4] 蔡禾,曹志刚.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珠三角的实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 刘建洲.农民工的抗争行动及其对阶级形成的意义——一个类型学的分析[J].青年研究,2011,(1).

[6] 汪建华,孟泉.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抗争模式——从生产政治到生活政治[J].开放时代,2013,(1).

[7] 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0).

[8] 张鹏翼.基于网络舆情的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问题研究——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情报杂志,2013,(11).

[9] 袁靖华.大众传媒的符号救济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符号资本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

[10] 陶建杰.农民工人际传播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5).

[11] 陈芳.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探讨[J].中国报业,2012,(24).

[12] 郑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基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1,(3).

[13] 曾庆香.西方某些媒体“3.14”报道的话语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8,(5).

[14] 潘霁,刘晖.归罪政府与商家:美国主流报纸“中国制造”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6).

[15] 刘小燕,NancyVanLeuven.从西方三大通讯社对北京奥运开幕式报道框架看舆论同化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

[16] 郝永华,芦何秋.风险事件的框架竞争与意义建构——基于“毒胶囊事件”新浪微博数据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3).

[17] GOFMAN E. 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wn of experience[M].Cambridge,MA:Har-y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8] 邓珞华. 词频分析——一种新的情报分析研究方法[J].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2).

[19] 张玉峰,朱莹.基于Web文本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获取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5).

[20] 吴自力.进退之间:2008-2013年记者职业化状态分析——基于南方报业“年度记者”文本的词频考察[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3).

[21] 喻国明.跨界与整合:社会视野下2011年中国传媒业发展关键词——基于传媒业相关文本的词频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12,(2).

[22] WU Ling-fei, ZHANG Jiang. Accelerating Growth and Size-dependent Distribution of Human Online Activities[J].Physical Review E, 2011-APS.

[23] 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M].阎克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4] 陈志刚.现代性批判及其对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赵 琴]

An Analysis the Discourse Framework of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Six News Reports of Shaanxi

DANG Ming-hui1,2

(1.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2.SchoolofJournalism&Communication,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069,China)

This paper takes all the news reports of 6 newspapers from 2013 to 2014 in Shaanxi as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by the method of computer-aided text analysis. The time evolution of Shannxi media about migrant workers was found and the frame of high frequency vocabulary was researched.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newspapers wa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wo analyses,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otherness symboled by still existed, while the otherness symboled by exclusion and opposability was declining. I also found that the migrant workers got a tool subject discourse framework in mass media.

migrant workers, new citizen, discourse framework, otherness, colonization of the lifeword

2015-01-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CXW016);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X38)

党明辉,男,陕西富平人,西北大学高级工程师,南京大学博士生,从事计算传播研究。

G210

A

10.16152/j.cnki.xdxbsk.2016-06-022

猜你喜欢

词频框架话语
框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25年来中国修辞研究的关键词词频统计*——基于国家社科与教育部社科课题立项数据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以关键词词频法透视《大学图书馆学报》学术研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