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研究
2016-12-06牛相来古力沙尔阿吐尔逊马军虎
雷 华, 牛相来, 周 伟, 古力沙尔阿·吐尔逊, 马军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乌鲁木齐 830054)
针灸结合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研究
雷 华, 牛相来, 周 伟, 古力沙尔阿·吐尔逊, 马军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乌鲁木齐 830054)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疗效显著。
针灸; 龙氏手法; 脊源性类冠心病
因急慢性损伤或椎间盘变性使颈椎或上胸椎椎间关节错位出现的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心悸、甚至心律失常等酷似冠心病症状,称之为脊源性类冠心病。通过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和心血管相关科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38.35±3.6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1.23±6.2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1]制定诊断标准。
1.2.1 临床症状 (1)颈背肩痛,头痛头胀,颈部活动受限。(2)心跳,头晕,有心前区突然跳动或心跳似乎暂停的感觉,心前区不适,全身乏力,可伴有失眠、多梦、多汗、心慌、视力模糊、烦躁易怒、气促、胸闷、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1.2.2 触诊检查 颈椎横突不对称,颈椎及胸1-5椎棘突偏歪、压痛,背肌紧张,在棘突间有摩擦音或筋络滚动感为棘上韧带剥离的表现。胸1~5椎旁一侧或双侧压痛,急性期压痛明显,慢性期压痛较轻。从棘旁偏移的位置可判断椎体错位类型:棘突前凹或后凸,为胸椎前后滑脱式错位;上下2个棘突偏歪,方向相反,为胸椎左右旋转式错位;棘突单个或多个向同一侧偏歪,为胸椎侧弯侧摆式错位;邻近棘突间出现变宽或变窄现象,上宽下窄为仰位式错位,而上窄下宽为倾式错位;若兼有上述2种以上错位表现为混合式错位。
1.2.3 X线检查 颈2~7及胸1~4棘突偏歪,钩椎关节增生,钩椎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颈椎椎间孔变形缩小,颈椎后缘连线変直、反张、成角、中断,椎体骨质增生,有双边征或双突征。
1.2.4 其他检查 心脏听诊有心律失常,但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图形而无器质性改变图形。脑血流图可发现血管紧张度增高。
1.2.5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心肌梗死及心力衰者;(3)心脏术后病人;(4)有脊椎骨折、脱位、肿瘤、结核及脊柱先天畸形者;(5)因各种原因不能配合治疗者;(6)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针灸治疗。取穴:颈椎夹脊穴、胸椎夹脊穴(取胸1~5夹脊穴)[2]。加减:头晕头痛加百会、风池、太阳;失眠加神门;心慌胸闷加内关、心俞、厥阴俞;颈肩痛加阿是穴、曲池、合谷。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0.35 mm×40 mm环球牌一次性针灸针,进针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2 治疗组 采用龙氏正骨手法——4步手法[3]。(1)放松手法:先放松肩背部肌肉,患者俯卧位,胸部下方垫一软枕,嘱患者放松,医生用滚法、掌根揉法、拇指揉法等交替进行对椎旁软组织及肩背部肌肉放松3~5 min;再放松颈部肌肉,患者侧卧位,医生用一指禅、拇指揉法等,放松颈部一侧的肌肉3~5 min,同样放松另一侧颈部肌肉3~5 min,手法要轻柔、缓和,力度适中,以患者耐受为宜。(2)正骨手法:先作胸椎的复位手法,根据错位类型选用俯卧摇腿揉背法、俯卧牵抖冲压法(包括单向冲压法、双向分压法、旋转分压法)、侧卧摇扳法、俯卧定向捶正法。再作颈椎的复位手法,根据错位类型选用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侧向扳按法、俯卧悬吊冲压法、侧卧推正法。手法要稳、准、轻巧,切忌蛮力暴力。(3)强壮手法:医生用弹拨法、拿捏法、搓揉法、点穴法、擦法交替进行对椎旁存在的软组织硬结,条索状硬结,深层的多裂肌,深筋膜松解粘连,并配合循经点穴达到强壮作用。(4)痛区手法:主要针对颈胸椎病变引起的临床症状,出现在四肢、头面部、肩部、胸背部、疼痛麻木区,是神经、血管继发性损害而出现症状的部位,施以常规推拿手法。痛区手法作为正骨后的辅助手法或结束手法,在时间安排上,一般2~5 min即可。手法结束后随即进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治愈:类冠心病症状消失,颈肩背痛症状消失,X线正位片显示颈、胸椎偏歪棘突正常,侧位片显示颈椎后缘连线延续;显效:类冠心病症状基本消失,颈肩背痛症状基本消失,X线正位片显示颈、胸椎偏歪棘突基本恢复正常,侧位片显示颈椎后缘连线基本延续;有效:类冠心病症状明显好转,颈肩背痛症状明显好转,X线正位片显示颈、胸椎偏歪棘突有改善,侧位片显示颈椎后缘连线延续有改善;无效:类冠心病症状无改善,颈肩背痛症状稍有好转,反复发作,X线正位片显示颈、胸椎偏歪棘突无改善,侧位片显示颈椎后缘连线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6,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脊源性类冠心病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对此临床报道和基础实验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化命名、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其发病机制国内外均无统一、规范的学说。 颈椎及上胸椎的椎间关节错位直接或间接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引起心脏临床症状是目前明确的脊源性类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5]。
祖国医学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症。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灵枢·九针十二原》)。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利、气血流畅。夹脊穴与诸脏腑背俞穴相邻,具有疏通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根据夹脊穴的神经分布,各穴都有相应节段的脊髓神经后支分布。颈部的夹脊穴位于脊髓的颈1~8节段,上胸部的夹脊穴位于脊髓的 胸1~5节段。王佩等[6]研究发现,背俞穴的募穴所处的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其所属脏腑的同神经节段或近节段。有学者提出了针刺规律的节段支配规律及节段叠加配穴,在脏腑内科疾病针灸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作用[7-9]。张鸥等[10]论述了神经节段支配关系是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形态学基础,从现代解剖生理学等方面解析了夹脊穴与神经节段的关系。在治疗类冠心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目前比较公认的通过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机理有以下2点[11]:(1)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外伤、退变、劳损、不良姿势、感受风寒反复发作均可造成颈、胸椎小关节错位,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通过手法复位,将错位的椎间关节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其引起的症状可得到治疗或缓解。(2)恢复动态平衡。脊椎是支配心脏神经的发源地,脊椎是由椎间盘、韧带和周围附着的肌肉维持动态平衡,脊椎这一稳定结构一旦失去动态平衡,就会出现相应症状,通过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恢复脊椎的动态平衡,使脊椎稳定,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龙氏正骨手法运用独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确定病变的颈、胸椎的关节错位类型,然后针对不同节段颈、胸椎错位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正骨手法,具有定点准确,动作轻柔,速效安全,简捷实用的特点,疗效显著。
软组织损伤与小关节错位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它们是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侧重不同的2个方面[12-13]。龙氏正骨手法在纠正脊椎解剖位置失常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恢复脊椎的正常解剖位置,解除脊椎小关节错位后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刺激;但对局部疼痛、劳损等症状的缓解不如针灸疗效快,通过针灸可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粘连,促进局部炎症吸收,从而恢复局部软组织肌力平衡。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劳损的软组织,只能从一个方面达到治疗的目的,脊椎小关节错位无法调整到位,无法解除骨性压迫颈胸节段的神经,从而疗效较差,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手法,不仅松解劳损的软组织,而且通过手法将颈胸段错位的小关节调整到位,从而解除软组织和骨性对神经的双重压迫,治疗组总有效率90.0%,疗效是显而易见的,二者结合标本兼治,更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本研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纠正脊椎小关节错位时应该从整体上去看脊柱,单一的光纠正颈椎或纠正胸椎效果都不太稳定,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当颈椎错位后,脊柱本身力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影响胸椎、腰椎甚至骨盆失稳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均出现椎间关节错位。所以在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时,颈、胸椎要一起纠正,甚至连腰椎、骨盆都要纠正,这样从整体上纠正脊柱才能使疗效更加巩固和稳定。当然预防锻炼也很重要,纠正平时一些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预防本病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1] 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428.
[2] 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26.
[3] 段俊峰,魏征.脊椎病因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0-152.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186.
[5] 陶泉,罗从风,龙层花.脊源性胸痛[J].中国康复,2007,22(2):133-134.
[6] 王佩,王少荣.根据神经节段支配理论探讨针灸取穴规律[J].针刺研究,1998,20(3):163.
[7] 蒋松鹤,楼新法,宋丰军,等.阴阳、脏腑和疏通经气[J].针刺研究, 2004,29(3):227-230.
[8] 蒋松鹤,楼新法,李莎莎,等.临床基础一体化的针刺规律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803-806.
[9] 蒋松鹤,楼新法,张丹迎,等.临床针刺规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5):347-350.
[10] 张鸥,李燕.夹脊穴与脊髓神经节段支配及其经络脏腑效应[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9):701-702.
[11] 董福慧.脊椎相关疾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国骨伤,2007,20(5):1-3.
[12] 韦贵康.脊柱相关疾病与手法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6-207.
[13] 张长江,董福慧.脊柱相关疾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5-196.
(本文编辑 张巧莲)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ve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spinal mim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EI Hua, NIU Xianglai, ZHOU Wei, Gulishaera Tuerxun, MA Junhu
(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assage,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54,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ng′s bone setting manipulation treatment of spinal mim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60 cases diagnosed as spinal mim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ng′s bone setting manipulatio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2 groups after 1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otal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0.0%, while tha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was 56.7%, which 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ng′s bone setting manipulation in treatment of spinal mim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significant.
Long′s manipulation; acupuncture; spinal mim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然科学基金(2014ZRQN09)
雷 华(1984-),男,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推拿整骨。
马军虎,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推拿正骨,E-mail:75868212@qq.com。
R541.4; R245
A
1009-5551(2016)12-1523-03
10.3969/j.issn.1009-5551.2016.12.010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