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形成性评价为根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

2016-12-06周毕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素质

周毕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南阳473000)

以形成性评价为根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

周毕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南阳473000)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一直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因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建设。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这种评价体系已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难以适应当前“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医学教育模式。本文通过探析形成性评价的实际运用价值,逐步优化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正确的评判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当前医学教育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医药卫生人才奠定基础。

高职教育;综合素质;形成性评价;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教育目标为基础,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进而来测定、分析、比较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不但检验教育效果,根据检验的结果进一步优化教育过程,并且还对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构建评价体系的意义

考核评价环节涉及教学的许多根本问题:全面的考核内容囊括课程的教学目的、专业的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完善的考核评价涉及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等。考核评价环节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的功能,抓住考核评价环节的研究和改革,会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研究和改革起引领和决定性的作用。构建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实际意义重大而显著:①强化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托,全面、准确和科学的评价高职教学质量,能有效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改进,进而发挥教学管理功能;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双师素质又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通过教学评价与督导,引导教师强化职业教育育人理念,积极到医药行业、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逐步完善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之保障,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得有配套的、系统评价体系来检测,否则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纸上谈兵;④有利于推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与评价,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对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当前医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分析

在当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下,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教学方法必须随之改进,较高教学质量就势在必行。部分教育者简单的认为转变了教学模式、改进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可以提高,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随之提高。但往往依然采取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忽略了新的教育模式与陈旧的评价标准不对应,忽视了对评价人才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的改革。众所周知,终结性评价因其客观性较强,简单直接,易操作,在大型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中较为公平,一直备受我国教育界的青睐[1]。但是,现代的医学教育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机制培养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其教育评价的缺点日益突显,改革和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2]。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而言的,它更注重对过程的评价,通过学生向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可以发现在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程序组织、手段使用等各个方面的长处和不足。相对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需要付诸更多的人力、精力和时间,故在目前很多高校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落实实施。但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上明显优于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当前的教育培养模式更为贴切,更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评价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真正含义,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性评价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反馈而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3]。

3 依托形成性评价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来实施教学质量监控,这种方法反馈不及时、反馈信息不准确,阻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在我国现有的发展条件下,有效的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形成性评价对推动高职医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完善质量评定制度建设建设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必须有制度作保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基础。修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毕业就业等过程评价考核办法,完善各类专兼职质量评价人员工作流程和规范。通过制度建设,规范质量评价工作。

3.2 重视教师教学质量监管与提高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而对教学质量监管是保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提出一定的质量要求,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隐形指挥手就是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育方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原则,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对教学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指导性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及作用的主要动力,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是高职院校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措施和保证。教学工作过程中的诸多环节都需要教学评价来反馈和监控,故评价体系应是全面的、科学的、立体的和系统的,只有形成完整、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动力作用[4]。

3.3 针对不同评价主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新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于不同的评价对象有不同的评价要素,如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主要体现在专家评价和教师评价中,而学生评价就没有这个内容。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制定评价体系可避免评价的片面性,使评价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和更加科学。提高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并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建立健全一个多维的评价体系是关键,做到专家督导与教师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制度有效结合[5],见图1。

图1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表

3.4 重视能力导向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以能力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见图2)。终结性评价首先要反馈到人才培养目标上,用于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善实施环节的相关措施;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的评价,其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到教育教学方案的制订和人才培养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框架,实现“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4 结语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与转变,合理的评判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应该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应该是单一的一纸成绩单。相对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反馈、指导),不断修订、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赏识教育是形成性评价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6]。

高职医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合理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形成性评价在国外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引进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做更进一步的本土化研究。无论是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及落实实施[7]。

图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运用框架图

高职医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整实施,是一项复杂并充满难度的任务。不仅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物力,还需要体系制定者充分考虑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制定出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不只需要学校的科学管理,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的医学教育模式,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需求,逐步构建与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保证其顺利实施是我们的必然选择[8]。

[1]周毕军.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现状与分析[J].卫生职业,2015,12(24):180-182.

[2]周毕军.探索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6):28-30.

[3]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9):66-68.

[4]吕国锋.高职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7):210-212.

[5]方家选,阮耀.以能力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8-231.

[6]李井泉.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 284-285.

[7]李黎明,许树村,韦炜.医学类高职高专推行形成性评价的策略和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2(7):63-64.

[8]邢娣凤.试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1):247-248.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ZHOU Biju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Nan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Province,Nanyang 473000,China)

At present,the vast majority of ou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taken the summative evaluation,thu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 also based on this building.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this is not a true refle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ies,and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current"abilities for the purpose of medical education model".Through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we optimized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rrect eval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adapted to the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 model and training needs of the community,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vocational education;comprehensive quality;formative assessment;evaluation system

10.3969/j.issn.1672-2779.2016.21.002

1672-2779(2016)-21-0004-03

:李海燕本文校对:李玲

2016-06-21)

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No:WJLX2014137)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素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