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精神科住院患者一日高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2016-12-06宋惠群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风险精神疾病精神科

宋惠群

基层精神科住院患者一日高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宋惠群

目的 探讨基层精神科住院患者1日高风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收治的29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表,统计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所患疾病及伴发疾病情况,评估患者自杀自伤、暴力、出走、噎食、跌倒/坠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6种危险因素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患者中,以35~60岁男性、汉族、无配偶、小学文化程度、有职业者居多;患者所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型障碍为主,伴发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住院患者存在的主要高风险为跌倒/坠床风险。结论 基层精神科住院患者1日高风险因素主要为跌倒/坠床,应加强风险评估、风险告知、制订护理计划、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基层医院;精神疾病;高风险因素;干预对策

精神疾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因心理、认知、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障碍影响,住院期间常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而出现各种意外风险事件,不仅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同时对患者自身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本研究就基层精神科住院患者1日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29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91岁,平均(48±13)岁;均符合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2];住院时间为1~1145 d,平均(330±167)d。

1.2 调查方法

1.2.1 自制调查表,统计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所患疾病及伴发疾病情况。

1.2.2 评估患者自杀自伤、暴力、出走、噎食、跌倒/坠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6种危险因素发生情况。①自杀自伤危险因素:自杀、自伤史;自杀、自伤观念、计划;物质滥用史;有无躯体、精神疾病;有无家庭和社会支持;成长经历是否顺畅;近期有无生活应激事件发生等。②暴力危险因素:病史中有无提示冲动性人格障碍;暴力史;物质滥用史;癫及器质性精神障碍;有无精神疾病自知力;精

神症状丰富,如感觉被害、被监视、被控制等。③出走危险因素:曾有出走言语、准备及行为;曾脱离治疗;缺乏自知力;焦虑;孤单;挂念工作,有重要事务需处理等;感觉不安全。④噎食危险因素:噎食病史;痴呆、癫等脑器质性疾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影响吞咽;吞咽功能障碍;抢食、暴饮暴食等精神症状;牙齿脱落等。⑤Morse跌倒危险因素:跌倒史;行走需辅助;接受药物治疗;步态不稳;存在认知障碍等。⑥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危险因素:精神活性物质误用史;负性生活事件;经受挫折与失败;出现精神活性物质戒断症状;目前滥用或依赖精神活性物质;精神活性物质唾手可得;兴奋躁动;情绪抑郁;冲动伤人毁物;自杀自伤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人口学特点 290例住院患者中,以35~60岁男性、汉族、无配偶、小学文化程度、有职业者居多,见表1。

表1290 例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点

2.2 所患疾病及伴发疾病分析 患者所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型障碍为主,伴发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见表2。

表2290 例研究对象所患疾病及伴发疾病分析

2.3 高风险分析 住院患者存在的主要高风险为跌倒/坠床风险,见表3。

表3290 例研究对象存在的高风险情况分析

3 讨论

大部分精神科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乏,部分患者甚至有强烈的自杀、自伤、伤人、外逃的念头,对治疗和护理工作提出了较大挑战[3]。因此,除了日常治疗和护理工作外,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精神科护理人员应把安全护理落实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具体细节、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整个过程中。

3.1 评估 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应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对于高危患应根据其病情进展及药物使用情况每周评估1次,中危患者每半月评估1次,低危或无危险患者暂停评估,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3.2 风险告知 告知患者监护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医院与患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合同关系,无监护与被监护关系;虽然护理人员需承担者维护患者安全、预防意外事件发生的责任,但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的自发性逃跑、自杀、自残等行为是由于病情变化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后果,属于病理现象[4];高风险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家属明白患者的状态及需要配合

的内容,以避免不必要纠纷发生。

3.3 护理计划 责任护士应遵循整体护理的原则,依据患者疾病情况与风险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给予其针对性风险干预措施。

3.3.1 跌倒/坠床风险干预 精神科住院患者因长期服药而体质较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5]。因此,需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加强对患者和家属预防跌倒/坠床安全知识的健康宣教;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至少每周监测1次血压,并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做到“3个半分钟”[6]。对于服用降压、降糖及镇静催眠药物的患者,应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嘱其尽量夜间不去厕所排尿,应在床边备好所需物品和便器;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偏瘫等卧床高危患者,可使用床档,重点巡视,专人陪护,必要时使用安全带,床头张贴“小心跌倒”的温馨提示。

3.3.2 噎食风险干预 精神疾病患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引起吞咽功能障碍,应加强对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注意有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伴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吞咽反射迟钝,可给予软食,必要时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食物;抢食、暴食等均可引起噎食,对于暴食和抢食患者需由专人护理,控制进食速度。

3.3.3 暴力风险干预 精神疾病患者在精神症状和个性特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可能突然发生针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护理人员需每日进行常规安全检查,去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服药监护,防止吐药、藏药;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幻觉妄想内容,视症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一些有益于患者康复的活动,分散其注意力;加强病情观察,及早识别患者的暴力行为先兆。对有冲动行为的患者,须有2名以上护理人员协同工作以免受到伤害;对于存在明显伤人毁物行为的患者,应将其安置于隔离病室中,必要时根据医嘱予以约束保护。

3.3.4 自杀风险干预 据统计,我国自杀成功及自杀未遂者中,精神障碍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4.0%和42.0%,欧美国家数据表明,每年住院精神科患者的自杀率为50~600/10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7]。因此,需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对于评估出的高危患者,需严密监护,将其病房安置于工作人员的视线内;做好病房安全措施,加强危险物品检查;仔细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早识别自杀自伤征兆,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做好用药护理,防止患者藏药后将其一次性吞服;对于所有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在初始接受干预后进行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8]。

3.3.5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风险干预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是指由乙醇、阿片、大麻、催眠药物、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兴奋剂(ATS)引起的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表现为重复使用物质以致影响社会功能[9]。对此类精神疾病患者入院时应做好安全检查,禁止精神活性物质带入病房;密切观察患者戒断症状出现的时间及严重程度,若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等情况时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并给予相应处理;按医嘱给药,看服下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做好家属宣教及探视告知,防止住院期间再次使用精神活性物质[10]。

3.3.6 出走风险干预 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精神疾病,认为无需住院治疗,或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住院是对其迫害而设法离开医院,或住院期间患者感到生活单调、苦闷、受拘束和限制,牵挂家庭而出走。因此,需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引导其参加集体活动,以转移、分散其注意力,暂时模糊遗忘出走意念;患者外出参加治疗、检查时需由专人陪同,进出病区时做好防范;对有出走企图的患者需安排在护理人员视线范围内活动,密切观察患者动向,以便能及时发现出走先兆或迹象,积极处理;班班交接,认真清点患者人数;加强用药护理,确保有效治疗,使其精神症状得到尽早控制。

综上所述,基层精神科住院患者1日高风险因素主要为跌倒/坠床,应加强风险评估、风险告知、制订护理计划、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1] 岳玉川,马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临床风险筛查、评估与处理的效果研究[J].成都∶2015西部精神医学年会会议专刊,2015.

[2] 曹新妹.实用精神科护理[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31.

[3] 李小麟.精神科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1.

[4] 申文武,李小麟.精神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7.

[5] 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54.

[6] 宋惠群.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5)∶2696.

[7] 邓蓉林,彭建燕,岳玉川.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评估与处理研究[J].家庭心理医生,2015,5(5)∶598-599.

[8] 帅军.风险评估与干预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9)∶19-22.

[9] 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5.

[10] 宋惠群.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5)∶161-163.

Psychiatric inpatient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1, high 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Song Huiqun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igh 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the 1 day psychiatric inpatients. Methods Select the mental hospital of Leshan Wutongqiao District of Sichuan city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29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questionnaire,statistics of patients with general demographic data,disease and concomitant diseases,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Dutch act injury,violence, home, choking and fall from the bed,psychoactive substance abuse 6 the occurrence of risk factors.Result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with 35 to 60 year old male,Han nationality,no spouse,primary school education,occupation majority;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chizotypal disorder and paranoid disorder,accompanied by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disease; hospitalized patients are at high risk for fall/fall deposit risk.Conclusion The 1 day high risk factors of the psychiatric inpatients in the basic level are mainly fall/fall bed, which should strengthen risk assessment,risk informed,develop nursing plan and implement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Primary hospital;Mental illness;High risk factors;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

R473.74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41

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精神病医院,四川乐山 614801

宋惠群(1980.4-),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猜你喜欢

高风险精神疾病精神科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高风险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