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2016-12-06戴代新谢民

风景园林 2016年7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公众

戴代新 谢民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戴代新 谢民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源于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的两个会议,PPGIS利用GIS技术扩大政策制定、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领域的公众参与程度。简要回顾了PPGIS的理论,介绍了PPGIS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范围和平台框架;选取PPGIS分别应用在城市公园效益、国家公园规划、区域景观评价项目的3个案例,阐述PPGIS在拓展公众对项目信息的获取途径、收集公众参与产生的数据、反馈公众意愿中的技术方法,总结了PPGIS的优势与局限性,并提出其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

风景园林,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公园,国家公园,景观特征分类

1 引言

社会公正、城市治理和交往性规划已经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公众参与是关键内容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公众参与的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研究领域便已产生,经过多年发展,传统的公众参与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和多样化。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公众参与的概念,至今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均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公众社会性是风景园林学科的特性之一,为社会公众服务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目标追求和导向。因此,公众参与既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也是目标。我国风景园林领域学者对公众参与也有所研究和应用,但相对而言较少,公众很少能深入参与到景观规划过程中。我国目前在风景园林领域对公众参与的研究和实践、理论创新、具体实施和运用等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规划制度以及传统公众参与方法存在的公众参与程度与管理成本、效率之间的矛盾等也使得我国公众参与的程度和水平还不高,公众仍处于对规划结果的被动了解和接受的地位。公众参与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策法规的保障,另一方面需要更高效的公众参与组织方式。在当前注重大数据和互联网络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IS,PPGIS)作为一种新兴的公众参与方法,具有较高的互动性、传递信息的有效性、使用的便利性以及过程的可视化,可推进我国风景园林的公众参与在技术上的进步、理念和意识的创新以及实践操作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对目前国际上PPGIS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进行介绍、总结,以资借鉴。

2 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

与PPGIS相近的概念有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articipation GIS,PGIS)和自发性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三者从广义范畴来看都是GIS技术与公众参与理念的结合。PPGIS起源于美国,PGIS起源于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区,它是参与式学习与行动(PLA)方法与地理信息技术(GIT)新兴的结合体,PGIS与PPGIS目前仍然在被平行使用[5]。PGIS是基于社区发展而来的空间信息管理工具,它的目的在于社区营造,促进社会认同,构建社会资本,因此它关注的焦点在社会学习与社区参与,参与所产生的结果反而是次要的。促进社会正义与平等往往是PGIS的隐性目标。相比之下,PPGIS主要被大学、非政府组织、当地社会团体、政府机构使用,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改善参与过程提高土地利用决策的质量。比起创造社会资本和促进社会认同,PPGIS更注重空间数据的代表性和质量。VGI则是由个人自愿创建、组织、散播地理信息数据的工具。因此VGI是一种信息获取方式,信息通过该方式可在PPGIS和PGIS相互渗透、共享,从而达到“参与”。

PPGIS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理念和手段成为近年来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研究及应用的热点。在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选择主题(包括题目、摘要和关键字)搜索关键词“Public Participation GIS”的论文、专著、专著章节和出版论文集分别找到47篇和115篇(图1),相近关键词论文则更加多,而且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PPGIS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2001年在卡弗(Carver)和金斯顿(Kingston)提出的公众参与利兹阶梯模型(Leeds Ladder)中,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在线决策的网络公众参与方法[6]。国外对PPGI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理论构架;(2)参与的方式;(3)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4)参与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西贝尔(Sieber. R)在2006年提出PPGIS的研究的4个主题,即参与者与地点、技术与数据、参与过程、成果与评价,四者构成了研究框架,可用来评价现有的PPGIS的应用和作为之后PPGIS研究和应用的技术路线[7]。

在我国,PPGIS 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是在 2000 年以后才开始,大多是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的领域主要是集中在城市规划方面。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对国外理论和的介绍总结,如武磊、党安荣在回顾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基础上介绍PPGIS的特征和优势[8];周春山对PPGIS的优势不足以及改善途径进行了阐述[9];王全对PPGIS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史进行了剖析,阐释了其对城市规划产生的重要意义[10];(2)结合国内情况的应用设想和框架设计:如柳林给出了基于PPGIS的城市规划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案[11];钮心毅给出了一个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规划支持系统[12];周恺等以网络为媒体,以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建立了一个服务于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换的规划支持系统框架[13];王鹏介绍了新媒体技术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尤其是第三方参与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公众教育、舆论参与、信息分享、数据分析等应用模式[14]。

3 应用范围和技术方法

公众参与式地图绘制(Participatory Mapping)是PPGIS应用中公众参与的主要方法,公众通过PPGIS系统平台标注空间信息、输入数据,进行交互式制图,公众可通过图形、文字等方式学习、讨论、信息交换、反馈意见等。针对不同的实践项目,需要为用户提供适合的地图数据和制图工具。公众参与式地图绘制需要从规划目的、参与人员、制图方式、信息图标(Map Attributes)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风景园林实践中公众参与式地图绘制的目的依据规划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各有不同,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本文总结了目前为止国外较为典型的应用案例,初步分析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区域景观评价及保护;(2)国家公园规划;(3)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规划;(4) 生态系统保护规划;(5)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6) 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7)水域生态保护规划。PPGIS应用的目的通常包括:识别特定环境下的公众的日常行为模式和实践,识别公众对场地的质量、价值、环境的认知和鉴定公众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偏好。

公众参与主体选择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理性选择理论和共和主义两大类型,前者主要是针对相关利益者进行分析,后者则不局限于此[15]。目前风景园林更多采用基于前者的方法,公众即实践项目的利益相关者,通常包含政策制定者、受影响的个体、其他团体组织等。

构建的有限元模型与AIS患者术前X线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Wilcoxon检验提示椎体各重心到骶骨中垂线距离一致。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加载实验表明,本研究建立的AIS模型与Panjabi等[8]的报道一致。本模型采用实物加载,与既往建立的模型[9]相比更接近实体力学特性(图2),可用于不同材料、不同预弯曲度矫形棒对AIS矢状面平衡重建的研究。

早期制图方式通常使用纸质地图和记号装置(笔,贴纸)等进行标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地图成为了主要的操作方式。风景园林实践中PPGIS常用的制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Paper GIS,研究者为参与者提供研究区域的地图和贴纸点,参与者在地图上进行标记,使用该方法需要提供适当比例的地图,清晰易懂的说明。(2)基于网络的Flash地图和Google Maps/Earth制图,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地图导航,如不同比例尺度的变化和多个地图视图,大大改善了数据收集的效率,提供了便利的制图平台。参与方式包括:(1)采访,这种方法要求参与者在地图上画多边形指出景观价值和特殊的地方,主要应用在早期的纸质制图方式。参与者通常是(最好)在训练有素的人监督下完成,同时要对参与者进行采访,收集参与者身份信息、与场地的联系、对场地的认知。(2)工作坊,即邀请参与者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制图,该方法可以使用纸质地图也可使用数字地图。(3)网络参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发邮件邀请或者其他方式通知参与者登陆PPGIS信息平台并按照步骤说明进行制图。

为达到制图的目的,需要选取适当的信息因子,并设计相对应的的信息图标。信息因子的选取除了要考虑这些信息可否达到制图的目的还要考虑参与者是否可以提供该信息。最佳的信息因子应该是参与者有意愿并且有能力提供的、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决策的变量。风景园林实践项目中的信息因子通常可以

分为两类:价值偏好和活动类型。后者比较简单,前者的具体因子的选择会根据研究目的和基础理论有不同分类方法。如景观价值可分为社会/社交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娱乐价值、生态价值、教育科研价值、生物价值、精神价值、历史价值、未来价值、保健价值等;景观体验按照体验的层次分为娱乐体验、美学体验、教育体验和遁世体验,具体到实际应用中可细化为感受到令人愉悦的景象、声音或气味等的审美体验、社交体验、探险活动体验、学习探索体验、野生动植物体验等正面体验和噪音、拥挤、孤独感、逃离感等负面体验;土地发展偏好则指在这个区域可以接受的土地发展计划类型,如城市开发建设、乡村住宅建设、旅游住宿、旅游服务、发展工业、自然资源开发、能源设施建设、或认为规划设计场地最好保持原状,不适宜进行任何新的开发建设[16]。虽然场地的价值和偏好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化,但是在不同的实际项目中,景观、空间尺度和参与者的多样性使得制定统一明确的信息因子类型无法实现。因此每一个实际项目都需要选取其适合的信息因子。

4 案例研究

城市公园规划、区域景观评价、国家公园规划与管理(风景区/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是风景园林规划常见的类型,同时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最能体现风景园林学科的公共社会性。本文选取3个上述不同类型的近期案例分别为:(1)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镇城市公园效益和体力活动关系研究[17];(2)澳大利亚大阿尔卑斯国家公园群规划研究[18];(3)新西兰景观社会价值研究[19]。研究团队都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格雷•布朗(Greg Brown)教授领导,他主持了多项PPGIS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实践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先进性。

4.1 城市公园与绿色空间效益研究

坎贝尔镇(Campbell town)位于澳大利亚南部,该地常住人口约48 000人,该研究以镇区索敦公园(Thorndon Park), 托伦斯线性公园(Torrens Linear Park), 诺伍德自然保护公园(Morialta Conservation Park)和达利奥瓦尔公园(Daly Oval)4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公园中的体力活动、效益与公园类型、大小和位置的关系,研究周期从2012 年8月至2012年12月。研究者根据美国国家游憩与公园协会(NRPA)的分类将城市公园分为居民区小游园、校园绿地、社区公园、运动公园、自然公园、线性公园6大类;通过代谢当量对体力活动的强度进行分类,分为较低,适中,较高3类;公园效益根据游憩偏好被归类为4种效益: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从而可以与休憩偏好项目一一对应。然后将研究的科学问题分解成以下4个子问题:体力活动和公园类型的相互关系,是否有某些类型的公园具有更多(或者更少)身体健康效益;公园效益(环境、身体、心理、社会)和公园类型的关系,是否有某些类型的公园具有更多(或者更少)以上效益;不同类型的公园是否具有不同的体力活动和效益多样性,公园的大小和可达性(距离)是如何影响体力活动和公园效益。

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PPGIS网络平台可以通过Google Map获取4个公园的空间信息,操作界面会显示三类空间信息图标:体力活动类型、公园潜在效益、改善措施。用户可以将空间信息因子图标拖动至地图进行标记,并能对标记进行注释,说明他们做出这个标记的原因。另外,通过在线调查问卷对用户公园使用情况、个人健康特征、选择性社会统计信息进行调查。该研究一共收到242个参与对象信息,使用ArcGIS、SPSS对服务器收集的空间信息和问卷(非空间信息)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线性公园体力活动强度最高,社区公园体力活动强度最低;运动公园体力活动强度代表性不足。公园大小对线性公园、社区公园活动强度影响较大,而对邻里绿地和自然公园影响不是很显著。社区公园的环境、心理健康和社会效益最高,线性公园身体健康效益最高;自然公园并不具有最强的环境效益,并且自然公园和线性公园社会效益代表性不足;公园大小对效益影响明显。运动公园体力活动多样性最高,邻里绿地最低;公园效益多样性自然公园最高,邻里绿地最低;公园大小对多样性影响中等。

该研究利用PPGIS收集公众数据使得可以在较为合理的预算下相对较快的得到研究结果,同时研究结果为地图形式可以较为便利的用于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并且,PPGIS应用的交互性和实时性可以允许规划决策是基于“实时”的公园的使用特征数据。但是此次研究中PPGIS 的应用还是有如下局限性:“数字鸿沟”即网络访问的不平等,研究地区1/4的家庭没有方便的互联网接入,且当地人口不具有显著影响公园使用和行为的社会经济地位或种族多样性,同时该项目没有专门针对儿童进行取样;收集的空间数据具有误差,因为许多PPGIS变量(娱乐体验)可以适用于各种风景,如果用户将图标放置在错误位置,不会有具体证据表明该错误,本研究通过设置小缓冲区管理潜在的空间误差;未将每个位置的标记与对应的参与者使用信息(如频率、使用持续时间)等一一对应,因为这将大大增加参与者的工作量,可能会导致参与量的不足。

4.2 国家公园规划与管理研究

国家公园既要满足人们(游客)的游憩需求,也要兼顾自然与文化景观的保护,二者之间具有潜在的矛盾性,因此国家公园管理部门需要依据公众的游憩体验与资源保护认知等相关信息有效的进行国家公园规划与管理。大阿尔卑斯国家公园群(Greater Alpine National Parks)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部和东部,规划面积超过8 600km2,包含9个公园单元、5个国家公园、1个荒野保护区和3个历史区域。该项目基于PPGIS网络平台,通过公共论坛和讨论小组等方式收集游客对区域内的游憩体验和环境影响感知信息,游憩体验分为美学/风景观赏、拥堵、独处/逃逸、社会交往、徒步活动、其他体力活动/探险、学习/发现和野生动物观赏9大类。环境影响分为交通状况、露营基地状况、垃圾、野生动物、植被、水质和噪音7大类。另外对特别的场所和服务设施状况也进行了评价。研究者通过描述性方法(数据可视化)如核密度分析、雷达图和列表等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和管理分析得出管理分区、服务级别、保护级别、游憩机会的空间分布成果,为规划者/管理者在国家公园规划设计中对于空间分布格局提供决策支持(图3)。

此项目是将PPGIS应用在国家公园规划中的创新案例,传统的公众参与方法由于游客的季节性特征、公园面积大、工作人员少等原因而难以获取高质量的公众数据,PPGIS成功的扩大了信息获取量,公园的访问者对此次研究的参与率达到了50%。成功的经验包括构建了稳定的、可持续使用的PPGIS网站,发展了具有通用价值的国家公园规划中的PPGIS应用框架,从而可以有效的获取访问者的游憩体验、环境影响信息以及游憩和服务设施需求,为国家公园的各类规划管理决策建立一个有效的持续的网络支持平台。

4.3 区域景观评价研究

本案例利用PPGIS分析物理景观(Physical Landscape)的多元价值,基于景观特征分类研究景观价值评价。以新西兰南岛奥塔哥大区(Otago)和南地大区(Southland)为研究对象,奥塔哥地区大区占地约32 000km2,截止至2010年,人口数共计207 400人;南地大区占地约31 000km2,截止至2010年,人口数共计94 200人。PPGIS系统与以上两个案例类似,收集数据由基于Google Map的公众参与式制图和调查问卷组成。通过当地报纸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以及向奥塔哥大区和南地大区的居民随机发送邮件的方式来招募参与者,最终共有608位参与者。研究者基于新西兰景观分类系统(NZLC)将研究区域中的物理景观分为地表覆盖、地形、基础设施、优势地表覆盖、水体、水景6大类、7 209小类,按大类分为6个图层。将空间信息因子定义为景观价值、体验、发展偏好3大类,如景观价值为美学价值、娱乐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荒野价值。然后通过频率统计、残余分析、相关性分析、社会景观指标等分析方法得出公众对于研究区域的价值判断。

本研究的可取之处是将PPGIS应用于景观评价,从而使传统的单一景观价值评价方法发展到景观多元价值的评价;改善了传统的物理心理景观评价方法,一方面降低了费用和实施难度,另一方面用景观特征分类取代了由参与者观看相片的方法,使得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但是本项目中样本量少,参与率低,因此会对结论的可信度造成影响。

4.4 比较分析

除基础信息和项目类型外,从以下几个

方面对案例进行比较研究:(1) 技术平台;(2) 空间信息因子类型;(3) 参与率;(4)对研究或实践的支持;(5) PPGIS应用的优势和劣势。具体内容见表1。

从上述分析可知:(1) 基于Google Map的网络PPGIS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是应用广泛的技术平台;(2) 根据研究目的合理选择空间信息因子是关键性的步骤,景观尺度、项目类型的不同会导致因子的类型有较大差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3) 样本量小和参与率低仍旧是主要问题,但是如果建立稳定、可持续使用的网络系统结合明确的参与对象群体,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对三个案例的参与率原因分析,发现与项目尺度关系不大,尺度最小的城市公园与绿色空间效益研究和尺度最大的区域景观评价参与率都很低,而中等尺度的国家公园案例中参与率达到了50%,主要原因是主体对象明确,以游客为主,因此方便有针对性地发动他们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4) 对PPGIS有效性的评价仍旧是目前较为忽视的研究领域,3个案例都没有涉及。

5 结论与讨论

国际上相关研究团队对PPGIS在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应用已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方法框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多个实践项目,体现出相对于传统公众参与方法的诸多优势。PPGIS技术改善了传统公众参与方法成本高、耗时长、信息利用性差等弊端,其在刺激技术创新、鼓励积极的管理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潜力也逐步显现。从应用范围看涉及风景园林各种类型的实践项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为我国所借鉴。但也要看到目前PPGIS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如数据信息质量的无法得到有效的识别和控制[20];计算机的专业技术在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公众参与的壁垒,导致参与的公众数量其实非常有限,人群分布也不均衡;公众交互界面不友好,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和填报个人信息,增加公众参与的难度;PPGIS系统平台以收集公众信息为主,没有反馈机制,公众数据的可用性与分享性未加以全面考虑等。应该从我国国家政策法规、社会制度、民主化进程、人口素质等具体情况出发,积极进行 PPGIS 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我国风景园林领域公众参与的发展。

另外,我们也需要有超前的视角,在科技持续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未来风景园林领域的PPGIS的研究和实践需要积极关注以下4个方面:(1)数据样本少、参与率低的问题将随着技术革新得到改变,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和人性化、操作方便的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不仅将打破技术壁垒,大大提高人们参与的方便程度和兴趣,从目前大尺度、小数据的局面走向小尺度、大数据;同时交流更加实时和简易,公众参与不再是简单的反馈信息,而是在不断的信息交互中体现出集体智慧,从市民感应器走向智慧引擎。 (2)随着移动

互联网、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容易辨别海量信息的有效性,在数据量增加的同时数据质量也将大幅度提升。(3)为真正提高公众参程度和增进大众参与过程,实现全过程、真正的“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4)实现对PPGIS的有效性评价,推动公众参与走向在线决策。

表1 案例比较分析Tab. 1 Cases Comparison

注释:

图2引自Greg Brown, http://www.landscapemap2.org/ adelaide/,2013;

图3翻译自G. Brown, D. Weber.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A new method for national park planning[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02 (2011):1—15

[1]Forrester, J, Cambridge, H and Cinderby, S. The value and role of GIS to planned urba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c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C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1999,1(19):74—80.

[2]van den Brink, A et al. (eds.) Imaging the Future: Geovisualization for Participatory Spatial Planning in Europe[M]. Wageningen Acadenic Publishers, 2007

[3]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NCGIA). (1996a). Summary report: GIS and society workshop. South Haven, MN, 2e5 March.

[4]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NCGIA). (1996b). Summary report: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workshop. Orono, ME, 10e13 July.

[5]王晓军.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综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5):1138-1144.

WANG Xiao-Jun,Participato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review[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0,(5):1138-1144.

[6]Carver, S., A. Evans, R. Kingston, and I. Turton.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and cyberdemocracy: evaluating online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01, 28: 907-21.

[7]Sieber, R.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 literaturereview and framework[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6,96(3),491-507.

[8]武磊,党安荣.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J].北京规划建设,2005,(6):22-24.

WU Lei, Dang An-Rong.Technical Method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J].Beijing City Planning & Construction Review,2005,(6):22-24.

[9]周春山,王芳,颜秉秋.信息网络支持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J].规划师,2006,(2):12-14.

ZHOU Chun-Shan,WANG Fang,YAN Bing-Qiu.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Design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Network[J].Planners, 2006,(2):12-14.

[10]王全,张峰,刘根发,王森.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民主进程[J].上海城市规划,2010,(1):9-12.

WANG Quan, ZHANG Feng, LIU Gen-fa, WANG Sen.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2010,(1):9-12.

[11]柳林,卢秀山,张祖陆,李万武.基于PPGIS的城市规划决策系统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11.

LIU Lin, LU Xiu-shan, ZHANG Zu-lu, LI Wan-wu. Research on PPGIS-based Urban Planning Decision System[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2007,(3):8-11.

[12]钮心毅.规划支持系统:一种运用计算机辅助规划的新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06,(2):96-101.

NIU Xin-yi.Planning Support System: A New Approach for Computer-Aided Planning[J].Urban Planning Forum, 2006,(2):96-101.

[13]周恺,闫岩,宋斌.基于互联网的规划信息交流平台和公众参与平台建设[J].国际城市规划,2012,(2):103-107+119.

ZHOU Kai,YAN Yan,SONG Bin.A Web-based Information Exchanging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Framework Under Informationism[J].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 al,012,02:103-107+119.

[14]王鹏.新媒体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J].上海城市规划,2014,(5):21-25.

WANG Peng.New Media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J].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2014,(5):21-25. [15]朱德米.回顾公民参与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9-96.

ZHU De-mi.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Section), 2009,(6):89-96.

[16] Brown, G., & Kyttä, M. Key issues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PPGIS): A synthesis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J]. Applied Geography, 2014,46: 122—136.

[17] Brown, G., Schebella, M. F., & Weber, D. Using participatory GIS to measurephysical activity and urban park benefit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4,121:34-44.

[18] Brown, G., & Weber, D.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a new method for use innational park planning[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102(1):1e15.

[19] Brown, G., & Brabyn, L. The extrapolation of social landscape values to anational level in New Zealand using landscape character classification[J]. AppliedGeography, 2012,35(1e2): 84-94.

[20] Brown, G., Weber, D., & de Bie, K. Is PPGIS good enough?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PPGIS crowd-sourced spatial data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J]. Land Use Policy, 2014b,43:228—238.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AI Dai-xin XIE Min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PPGIS)originated at two meetings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NCGIA) in 1996. PPGIS makes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 technique to broaden public involvement in policy making,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other relevant fields. The paper will discuss the prospect of the PPGIS methods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ield through introduce the practical cases. The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theory of PPGIS and introduces its applied range and framework. We will choose three studies on urban park benefits、national forest planning and regional landscape evaluation respectively, to explore how to use PPGIS to broaden public access to project information, collect data and get public opinions. Based on these,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 of PPGIS methods and find out the key issues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PPGIS.

Key project research funding of Tongji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and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y of Dense Habitat(Tongji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Grant No.2015KY06): Ecological Design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Dense Habitat.

TU986

A

1673-1530(2016)07-0098-07

10.14085/j.fjyl.2016.07.0098.07

2016-04-20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点项目研发基金,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2015KY06):高密度人居环境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化设计

戴代新/1975/ 男/ 湖南人/ 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DAI Dai-xin, who was born in 1975 in HuNan Provinc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He is also the supervisor for PhD students and works in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y of Dense Habit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0092)

谢民/1990/女/湖南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硕士生/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XIE Min, who was born in 1990 in HuNan Province, is a master student i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and also works in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y of Dense Habit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0092)

修回日期:2016-06-10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景观公众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