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地景观中的植物园以北京植物园为例

2016-12-06李正李雄

风景园林 2016年7期
关键词:植物园山地

李正 李雄*

中国山地景观中的植物园以北京植物园为例

李正 李雄*

我国现有植物园中有相当数量位于山上或山边,兼具坡地与平地两种地貌的低山丘陵区被普遍认为是建园的理想位置,但此类场地并非是完美的。为识别在我国山地景观中建设植物园所涉及的普遍性问题,以北京植物园为案例,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GIS制图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北京植物园的选址、规划和建设过程。发现水源、土壤、征地搬迁、管理体制和山地权属是制约北京植物园发展的主要因素,前两个因素是西山的自然属性,后3个因素源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状况。发现这些因素也广泛存在于我国其他山地植物园中,因此北京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并非个例。

山地景观;植物园;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过去一个世纪,我国植物园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据贺善安[1]统计,截至2001年底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共有植物园140个,它们集中涌现于1920-1930年代、195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3个历史阶段,分别隶属中国科学院、城市建设系统及其他部门机构。另据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的统计数据,2016年4月我国植物园数量已达191个①。若从贺善安的统计对象来看,140个植物园绝大多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人口中心,与该地区山地的空间分布位置高度重合,各历史阶段中最重要的那些植物园几乎都位于高山向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如南京中山植物园(1929)、庐山植物园(1934)、昆明植物园(1953)、北京植物园(1955)、武汉植物园(1956)、广州植物园(1956)、杭州植物园(1956)和深圳仙湖植物园(1983)(图1)。山地景观与植物园之间紧密的空间关联性无疑是我国国土资源利用的一个普遍现象。

为何我国如此之多的植物园都位于山上或山边?是国土多山而少平原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还是因为山地确实具备建园的必要条件?这方面,我国老一辈植物园建设参与者的著述提供了线索。余树勋[2-3]认为兼具科研和科普功能的植物园选址需考虑6大问题:首先,交通便利且将来不受居民区发展威胁;其次,土壤应疏松肥沃、少石砾、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如北京植物园所处的山麓地带土壤贫瘠、多石砾且易漏水,不利于植物生长;第三,地形应既有平地又有坡地,从而方便栽植引种植物、修建温室等设施、调节小气候和增进园林风景;第四,需要有充足灌溉水源以及栽植湿生植物的低洼地,如设在山区则需了解洪水威胁和积漏水可能;第五,植物园气候应能代表附近比较广泛的地区,以使引种驯化的植物便于推广;第六,征地搬迁、古迹处理及水电交通等问题。贺善安[4]论述大型综合性植物园选址原则时也采用了类似的评价体系,并特别以南京中山植物园为例讨论了山麓地带的优劣势:此类场地既有相当面积的平地,又有丘、坡、沟、谷等风景资源,但不足之处是土壤贫瘠和水源不足。杨赉丽[5]亦认为应选择原有地形比较丰富且有一定面积平地之处建园,从而无需通过人工挖湖堆山来创造不同生境和景色,但应注意避免像北京植物园那样缺水的山地。可见,在我国,兼具坡地与平地两种地貌的低山丘陵区被普遍认为是建设植物园的理想位置,但此类场地的土壤和水文等条件并非总是有利的。

鉴于北京植物园引起诸多关注和评论,下文以其为案例研究在我国山地景观中建设植物园涉及的问题。欲探究的问题包括:北京植物园所在的小西山东麓是否适合建设植物园?如不适合,为何一开始会选址于该处?该山地片区存在哪些自然和社会条件,对建园造成了怎样的制约,人们又尝试了何种策略和技术,结果如何?该案例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出我国山地对于植物园建设的普遍性制约因素。

2 研究方法

北京植物园的现有相关文献有4类主要来源。北京市园林局系统自1990年前后陆续编纂了北园(即位于香山路以北部分)相关的志书、大事记、论文集和规划文本集,曾受雇参与北园建设的园林设计师、水利工程师及其他技术人员则就具体项目撰写了评述文字。同一时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也开始整理回顾南园(即位于香山路以南部分)的发展历程,形式上以期刊论文和志书为主。第三,北京市档案馆近年来开放了一批解放初期的政府公文书函,为了解建园缘起和决策过程提供了宝贵信息。最后,香山街道办事处自2008年以来举办了七届“香山文化论坛”并出版相应专题论文集,还于2011年创办《文化香山》季刊,补充了前3类文献中鲜有记载的口述历史等民族类信息。以上4类文献中尚无从山地开发角度系统审视北京植物园建设者,相关信息呈碎片化状态隐没于无关文字中。

本案例研究拟提取和汇集这些片段化信息,补充西山试验林场等其他单位资料,以期全面深入探究小西山北段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对北京植物园建设所产生的影响。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园林局和中科院合作中断,且南园并非位于山地,本研究对1960年后情况的讨论集中于北园。由于上述相关文献中包含一些测绘图和规划图,本研究基于ArcGIS将这些图像资料按统一坐标系进行地理配准,分层提取各类地物信息,再与SRTM数据及其二次分析结果叠加,从而直观揭示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此外,采用实地调研和相关人员访谈的方式获取其他相关信息。

Li Xiong, who was born in 1964 in Taiyuan, is Vice Princip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Professor at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at institution.

3 选址及规划

1950年北京公园管理委员会呈送市人民政府的《创设北京植物园缘起》[6]一文中提到,北京植物园的定位是一个综合性植物园,功能是促进农林园艺、筛选城市绿化和荒山造林的合适树种、增进公众科普教育、激发民众爱国主义热情及向国际友人展示我国特有植物。1950-1956年间北京市政档案[7]表明,该园选址曾考虑西郊公园(今北京动物园)、圆明园、金山、十三陵、玉泉山和香山,根据空间广阔、地形多样、土壤深厚、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等标准衡量,圆明园、玉泉山和香山最佳,可惜不准建园,最后才改到卧佛寺附近。可见,时人并不认为综合性植物园一定要位于山地,平原地区人工挖湖堆山之处亦可满足要求,而水源和交通似乎更为重要。1954年底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划拨香颐路(即今香山路)以北8 000亩(533.33hm2)土地和香颐路以南1 000亩(66.67hm2)土地[8],具体范围“南起门头村以北,北至卧佛寺、樱桃沟后山,东起马家山顶,西至万华山”[9]。

该场地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是一个向东南方向开口的完整小流域,以黑

石包山至马武寨的山脊线为分水岭,流域内有山地、台地和河漫滩地三种地貌类型,相对高差500m,坡度大于5°区域占61%(图2)。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九龙山—香峪大梁的一段,三级平缓的剥夷面形成阶地,相邻剥夷面间为与之交切的陡峭侵蚀面,雨洪顺着树枝状结构的沟谷系统将砂砾带出山外后漫流形成冲积扇,堆积面因地壳抬升在山前形成三级台地[10]。流域内沟谷汇成樱桃沟水系,但流至卧佛寺西侧即全部渗漏,下游仅夏季洪水期几十天有水,与源于碧云寺山后的另一冲沟在正白旗西南角汇合而成北旱河[11]。建园前,场地内分布着东沟村、佟峪、正白旗、南辛村等聚落,卧佛寺、五华寺和周家花园等古迹,还有公安局休养所等单位[12]。几乎就在北京植物园项目启动的同时,北京市委作出了三年绿化小西山的决定,至1958年将原本因垦坡、放牧和樵采而荒秃的山地全部种上了林木,同时成立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山林[13]。从1959年绘制的“西山绿化图”[14]上看,北京植物园规划范围内的山地基本都属于造林范围,空间上从山脊线一直延伸到海拔105m附近(图2)。

1955年中科院与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共同提交的《筹建北京植物园建议书》[15]中提出建设重点宜在卧佛寺以南地区,寺北荒山先进行造林。其后陆续开展了四次规划[16],分别是在1957年、1976年、1982年和1989年。第一次规划中的展览区包含13项内容,其中树木园、果树园和华北森林植物群落展览区被置于山地与平地过渡处,针对树木的引种驯化区位于樱桃沟及五华寺—广泉寺后山,而其他诸如温室、花卉展览区和专类园等非树木种植区则分布在沟谷洼地。虽然该方案内容在1976年被减至6个分区,在1982年被增减调整为10个分区,1989年又被改为9个分区,但树木园、果树园和引种驯化区变化不大(表1)。与地形数据比对发现,均将展览区放在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台地和河漫滩上,展览区中涉及大面积树木种植的内容布置排在最靠近山地的位置,即90-200m之间(图3)。植物园创始人俞德浚[17]曾指出,之所以将樱桃沟作为引种驯化区是为了利用山谷小气候种植一些在华北不能露地越冬的植物,之所以不将展览区放在香颐路以南是为了利用北部丰富多变的地形土壤条件,而之所以将树木园和果树园作为展览区主体是因为缺少水源,这两园也可对华北其他山地的造林和生产起到指导作用。显然,山地条件极大影响了北京植物园的建设模式。

第四次规划文本中特别提到制约北京植物园发展的5个因素。首先是缺水:场地内唯一的天然水源樱桃沟泉流量逐年减少,每年降雨仅能使沟谷有水达10天左右,而现有水井也不足以维持人工湖池以改善景观和栽培特定植物。其次,场地内的平地多为切割侵蚀阶地和河漫滩,需将阶地改造成缓坡,并填垫增厚河漫滩地的土层。除了自然条件不利之外,社会矛盾也很突出。第一,规划范围内的不少区域被各单位和自然村占据,搬迁困难重重。第二,规划范围内4 900亩(326.67hm2)山林地的管理权在市林业局西山林场手中,尚未移交。第三,以香颐路为界的北园和南园分属不同管理部门,性质和任务不明确。为深入了解上述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下文回顾每个制约因素在1956-1989年间的相关事件。

4 问题的由来

北京市植物园管理处编写的《北京市植物园大事记》[18]以园林局档案和相关工作人

员访谈录为依据,提供了截止到1990年12月底相关事件的详实记载。与第四次规划文本中所提及的制约因素相关的记载如下:

表1 北京植物园历次规划中的分区(1957年规划包含南园,之后三次仅限北园)Table 1. The zoning of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according to the successive master plans (the 1957 plan includes both the north and south gardens, while the latter three plans merely include the north garden)

(1)缺水:北京植物园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包括开凿水井和修蓄水池。自1957年开始,北京植物园陆续委托建筑工程部机械凿井公司、市上下水道工程局总队、香山生产合作社、地质水文一大队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在园内打井,共计6眼。打井越来越深,如1957年开的第一眼井不过50m深,1977年所开之井深达300-400m,而1983年新开的井就已深达1 411.86m。伴随着水井的开凿,蓄水池建设也同步展开。例如,1957年北京植物园获批在樱桃沟中建设了第一个蓄水池及其溢水堰(又称“樱桃沟水库”),1972年在卧佛寺后半山坡建成一座150m³蓄水池,1983-1988年又在樱桃沟水系下游接近碧云寺冲沟处挖湖800m³(绚秋苑澄碧湖)作为水生植物园,湖底铺设防水渗漏胶片。然而,1985年3月4日樱桃沟泉水却出现干涸现象,迫使园方引井水至水源头,1990年11月14日樱桃沟循环水工程通水。

(2)土壤不良:北京植物园于1974年2 月2日向园林局呈报“绿化南河滩工程方案”,计划在河滩栽植各种耐寒、抗旱、耐贫瘠和抗风沙植物以形成一个沙生植物园。1976年6月根据第二次规划方案投资50万治理河滩,至1977年11月完成土方6万m3,河岸砌毛石护坡1 565m2,河底铺装3 350m2,土地改良面积共计10hm2。

(3)征地搬迁:1959年9月21日北京植物园筹备处与四季青公社根据市规划局1958年10月4日城联字第3736号批文办理征地400hm2结案手续,但当年6月21日《北京日报》编辑部即转来7名社员来信指责植物园荒废几千亩土地,导致1960年底原计划建设植物资源馆和展览温室的5.33hm2土地被借给四季青公社耕种。1962年4月30日峂峪村和北辛村生产队向市农村工作部反映生活困难,要求把被征土地交还给他们耕种,6月7日又发生香山大队组织社员抢摘杏250kg而打伤北京植物园工人事件,最终11月15日市委将植物园44亩(2.93hm2)土地、9 000余棵果树、300余亩(20hm2)香椿林借给四季青公社。1974年北京植物园启动“绿化南河滩工程方案”后不久,香山大队即抗议北京植物园推掉了其位于河滩上的耕地20多亩(1.33hm2)和2户社员自留地。另一方面,各单位也纷纷侵占北京植物园规划范围内的建筑和土地,其中造成最尖锐矛盾的当属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该所于1960年得到朱德指示从部队接管广慧庵,但1973年在关于开放西山风景区的现场会上万里副市长却指示将广慧庵交园林局管理。这一矛盾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升级:1980年北京市政府函呈万里重申广慧庵属于植物园,而养蜂所职工则在《光明日报》刊登文章“北京市园林局占据养蜂所房产严重影响科研工作”,并于次年就“关于广慧庵产权属于养蜂所问题”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1982年初北京植物园管理处向市中级人民法院呈递答辩书论证广慧庵产权。最终,法院认为应由行政部门解决,裁定“本案中止审理”。此外,1965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五华寺遗址建设实验室。截至1989年,仅公安局疗养院确定了搬迁新址。

(4)山地管辖权:1983年10月18日市园林局呈文市政府要求把卧佛寺后山林地归还植物园统一建设管理。1985年6月北京植物园上述市长陈希同要求把卧佛寺后山林地归还北京植物园。1990年6月10日植物园请示园林局,希望借颁发林权证之机从西山林场收回山林地326.7hm2,依据是市规划局58.3736号文。

另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档案[19],三年困难时期植物园建设专款冻结,大片闲置土地成为被蚕食的对象,如1959年地藏沟33.3hm2土地被划为军事禁区,1961-1962年间又拨借39.08hm2土地给香山大队。园林局与植物研究所的合作关系也从此中断,前者负责香颐路以北部分,后者负责路南部分。虽然1979年双方在国家城建总局牵头下开会研究了1956年以来的问题,一致决定恢复合作关系以改变两园自成体系、内容重复的弊端,但未能统一管理体制。

以上史料表明,5个制约因素成因各异。缺水是因为园址未能选在地下水出露较多的玉泉山和香山,寿安山流域内仅有的樱桃沟一处泉源自然无法支持数百公顷规模的植物园建设,而山前洪积扇的地质渗漏性和地区性降雨的季节分配不均则进一步加剧了蓄水难度。山前洪积扇的形成机制同时也导致了土壤问题:雨水不断将山坡上部风化物搬运至卧佛寺以南地势低洼之处,堆积形成发育不良的砂砾质土壤。其余3个制约因素属于社会层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特殊时期建园停滞所引发,将面积如此广阔的土地长期闲置,招致各方非议或觊觎在所难免。其中山地管辖权之争的更早源头在于小西山森林破坏的历史,事实上自民国初年开始小西山就成为我国荒山造林的试验场[20],1950年代西山试验林场介入北京植物园规划范围不过是该过程的延续。随着1989年以来我国政策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上述问题将以新方式演化。

5 1990年以来的进展

5.1 开源节流

1990年代初北京植物园用水有大气降水、泉水和地下水3种来源,其中地下水开采量

占全部供水的95%以上,以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21]。该状况与同时期整个京西地区因机井激增而出现地下水漏斗和山泉大面积断流的现象相符[22]。为此,1988-1992年间植物园开展的“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工程”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引水上山,并提出从海淀山后地区引京密引水渠之水的设想[23]。工程新建上水管道700m,修筑蓄水池80m³,清潭挖淤200m³,并叠水造景4处[24]。但抽井水补充自然泉流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开采地下水会加剧泉源枯竭。另一方面,从流域外引水不仅建设成本和后续费用(如水泵用电)高昂,且易受水务局政策影响。由此,北京植物园被迫于2002-2003年间又投资建设了一个涉及全流域的水系改造工程,旨在充分利用大气降水来缓解危机。

该工程意图通过扩大蓄水面积来拦蓄地表水,作为景观和灌溉水源。规划方案将1958年修建的樱桃沟水库和两个蓄水池作为樱桃沟水系上游的主湖面,以澄碧湖(又称中湖,2.4hm2)为中心并在其附近新挖北湖(1.4hm2)和南湖(1.2hm2)作为水系下游的主湖面,各湖体之间以瀑布、浅潭、溪流和叠坝等形式相互连接并化解高差,并在北湖四周堆叠土山延续山势[25]。与地形流水累积量分析结果比对发现,6个湖体承接了樱桃沟和碧云寺两个流域的汇水,中湖正位于两者的交汇点附近(图4)。该水系的维持还依赖其他三项水利措施:首先是在湖底铺设防渗膜,因为上述湖体均位于含碎石的沙壤质洪冲积扇上;其次是抽取井水补充用水不足;最后是在樱桃沟安装水循环系统,即将蓄水池水用泵通过地下引水管线扬到水源头调节池,从而维持常年水流[26]。显然,植物园所在和相邻小流域承接的大气降水并不足以维持改造后的水系,反而导致更大量的地下水开采,北京植物园建园过程中打井深度的不断增加表明依赖地下水维持大面积水体是难以为继的。因此,自1950年代末以来困扰植物园发展的缺水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5.2 征地搬迁

植物园自1990年代开始逐渐收回困难时期借出的土地,同时把其实际控制线东缘和西缘的部分土地用来为东沟村、北沟村、正白旗村、峂峪村和公安疗养院等建拆迁用房,腾出的土地建设树木园和梅园[27]。以正白旗村为例,曹雪芹纪念馆及其周边黄叶村的建设征用了村西部用地,2013年前后村东部连同四王府西部的整体拆迁启动[28]。上述过程是艰难的,植物园曾派人多次挨门挨户动员搬迁,许多原住民不愿失去祖辈留下来的房产和土地,特别是原在3号院旗下老屋居住的金姓旗人表达了强烈的气愤情绪[29]。来自驻园单位的阻力更为巨大,在本文撰写之时尚无关于养蜂所和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搬迁的消息。

5.3 管理体制

借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之机,侯仁之、陈俊愉和孟兆祯等11位院士于2003年联名上书胡锦涛总书记,建议合并南北园为国家植物园[30]。2004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北京市市长等领导先后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落实,两园遂于2006年共同举办“北京植物园成立50周年”活动,而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10年工作计划中也提出搬迁峂峪村和建设配套基础设施②。随后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北京国家植物园总体规划》,将北园和南园全部纳入其中③。但据笔者从规划编制者处了解到的情况,该方案编制完后即不了了之,至今尚未获批。事实上,在2010年后合并之议不再见诸报端。

5.4 山地权属

从1990年代初开始,北京植物园与林场就卧佛寺以北的同一片山林地各自提出了不同开发或管理模式。在植物园方面,1990年代初进行的“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工程”以1956年市规划局划拨的规划界线为研究范围,将沟谷地带设为旅游开放区,将中高海拔山地设为保护试验区[22]。这一工程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当时植物园仅能控制沟谷地带,中高海拔山地完全处于林场管辖范围内,将后者划入保护试验区似乎只是意图敦促林场移交山林管辖权(图5)。2003年国家植物园提案出台时,北京植物园希望借机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即是收回北部山地[31],并在《北京国家植物园总体规划》中将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工程相关用地改名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区”。上述努力至今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同一时期,林场也针锋相对地开展了巩固和拓展其山地管辖权的工作。1992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基于该林场范围(5949hm2)建立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并首先在百望山开始建设[32]。1999年林场与北京新中实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署70年合作协议,试图吸引商业资本推动旅游开放[33]。随后编制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34]将林场范围以外属于集体和其他单位的山地也纳入其中,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区相关山地被划入静福景区和北岭景区,其中静福景区以玉皇顶静福寺为核心发展森林游览(图5)。但北规委认为该公园范围涉及太多军事和国家级单位,国家林业局则认为应先编制全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以防止过度旅游开放破坏森林生态,由此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方案迟迟无法获批,最终导致林场和新中实合作关系破裂[35]。此后林场只能单方先在小西山东麓厢黄旗一带建设昌华景区,2008年以来陆续建成假山瀑布和各专类园③。

6 结论与讨论

以上回顾了1956年以来北京植物园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作为一种土地开发模式的植物园在京西山地景观中落地所遇到的制约。研究表明,卧佛寺附近山地并非是首选,事实上北

京植物园创立者们更倾向于在动物园和圆明园等具有微地形、深厚土层和充裕水源的平原地带建园,即便后来退而求其次考虑城市近郊山地时首先考虑的也是玉泉山和香山等泉源更为丰沛的丘陵浅山带,这一选址偏好与文首俞德浚、贺善安和杨赉丽等人提出的一般性原则相符。最后选址于自然条件并不理想的卧佛寺附近山地时,建园进度主要受到缺水、土壤不良、征地搬迁、管理体制和山地权属等因素的制约:水和土壤问题是西山的自然属性,山地权属问题源自西山自然植被破坏的历史,而征地搬迁和管理体制问题则源于我国特殊政治和经济状况,并非仅存在于山地中。研究也揭示了在上述制约之下选择的可能性,如水危机可通过打井、建拦蓄设施和水循环系统来缓解,洪积扇可通过填垫增厚土层和台地缓坡化进行改造,而征地搬迁则需为驻园单位和自然村另寻他处建拆迁用房。管理体制和山地权属问题至今未出现有效的解决策略,相关方大多从各自利益出发提出一些新的发展设想,却因无法取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而流于空谈。然而,只要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足够,社会层面的问题从长远看终有望解决,而自然条件层面的制约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特别是缺水问题。

从全国范围看,上述制约因素是否普遍存在于其他山地植物园中?就自然条件而言,我国大部分山地在季风气候影响下冬春季枯水现象明显,且降雨集中在长江和珠江等南方地区,西北和华北各省区的地表径流量极为有限[36]221-222。并非所有山地植物园都缺水,如庐山植物园内有十余条泉水终年不绝[37],更不必提辰山植物园等位于平原岗阜之上而接近江河湖泊者[38]。但即便在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山区,仅凭原有自然条件满足大型综合性植物园的用水需求还是困难的,如仙湖植物园需筑坝集蓄梧桐山诸泉水以维持灌溉和风景[39],所以北京植物园的缺水问题在我国广大山地植物园中仍具一定普遍性。另一方面,由于重力作用使岩石风化物倾向于顺坡下滑,且陡坡更易被流水侵蚀,土壤一般随坡度增加而愈加贫瘠,而沟谷处则往往成为堆积区[40]。我国山地面积94%为劣质自然土壤,剩余的农业土壤多为中低产的薄土和沙土,尤其是华北和黄土高原地区山地以宜于旱作的褐土为主[35]231。因此,类似北京植物园这样的劣质土壤条件无疑也存在于其他许多山地植物园中。

北京植物园在社会制约因素方面也非孤例。征地搬迁问题自不待言,在中国这片被人类活动改造达数千年之久的国土上,新的土地开发项目很难避免与历史遗存或现有居民发生关系。又由于我国城市中心多位于平原地区,山地开发相关的征地搬迁往往涉及农业人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容易因利益受损而进行抵制。其次,植物园的行政隶属问题也普遍存在,如南京中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和武汉植物园都曾时而归属中科院,时而归属所在省,至1990年代又实行省院双重领导。最后,20世纪见于小西山的山地植被破坏状况广泛存在于永定河上中游流域[41]、整个北京地区[42]乃至全国范围[43],所以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荒山造林工作往往先于植物园建设介入山地景观。这一现象早在我国第一个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建立之初即已出现:该园所在的紫金山清末民初时童山濯濯,汇文学校美籍教授裴宜理率先在山上创办“义农会”林场,1917年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也位于该山上,场长傅焕光于1928年出任中山植物园第一任主任技师[44]。北京植物园与西山试验林场在山地权属上如此大面积重叠或是罕见的,但我国山地植物园与林业部门的密切关系却无疑是普遍的。

致谢: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北京林业大学尹豪副教授的指点,他曾主持北京植物园水系改造工程,长期亲身参与该园建设过程,对本文所引史料的可靠性和全面性进行了评估,并就所提出的论点进行了指正和补充,在此表示感谢。

注释:

①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的中国植物园网站:http://www.bgcn.org.cn/garden/

②信息来自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的官方网站:http:// www.ssxydesign.com/case/zxzt/199.html

③信息来自中国风景园林网:http://www.chla.com.cn/html/ c60/2010-01/48853.html

④图片来源:图1植物园信息根据参考文献[1]绘制,中国国界数据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400万数据库,植物园数据来自参考文献[4],地形数据来自:Jarvis, A., H.I. Reuter, A. Nelson, E. Guevara, 2008, Hole-filled SRTM for the globe Version 4, available from the CGIAR-CSI SRTM 90m Database: http://srtm.csi.cgiar.org;图2居民点及道路根据参考文献[12],规划范围根据参考文献[16],规划造林类型根据参考文献[13];图3根据参考文献[16];图4水系改造工程根据参考文献[2],汇水线为基于SRTM数据进行流水累积量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图5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区范围根据参考文献[23],西山试验林场范围及景区规划根据参考文献[34]。

[1] He S-A. Fifty Years of Botanical Gardens in China[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4(9): 1123-1133.

[2]余树勋. 植物园[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 15-18.

Yu Shuxun. Botanical Garden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6: 15-18.

[3] 余树勋. 植物园规划与设计[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11-14.

Yu Shuxun. Botanical Garden Planning and Design [M].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14.

[4] 贺善安, 张佐双, 顾姻. 植物园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210-211.

He Shan’an, Zhang Zuoshuang, Gu Yin. Botanical Garden Science [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4: 210-211.

[5] 郦芷若, 陈兆玲. 植物园规划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北京林学院学报, 1982, (2): 66-77.

Li Zhiruo, Chen Zhaoling.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botanical gardens [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College, 1982, (2): 66-77.

[6] 公园管理委员会. 关于与植物研究所合作创建北京植物园的请示[Z]. 北京:北京市档案馆,1950,档号: 2-2-198.

Park Management Committee. The request for cooperating with the Plant Research Institute to establish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Z]. Beijing: Beijing Municipal Archives, 1950, document number: 2-2-198.

[7] 孙刚. 北京植物园筹备建设史料[J]. 北京档案史料, 1999, (1): 173-207.

Sun Gang. Archives on preparations to build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J]. Beijing Archives Series, 1999, (1): 173-207.

[8] 徐德权. 当代北京园林发展史 1949-1985[M]. 北京: 北京市园林局, 1987: 205.

Xu Dequa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Beijing [M]. Beijing: Beijing Municipal Landscape Bureau, 1987: 205.

[9] 北京市园林局. 北京园林大事记(1949~1982)[Z].内部资料,1984: 77.

Beijing Municipal Landscape Bureau. Beijing Landscape Chronicle [Z]. Unpublished material, 1984: 77.

[10] 杨国栋. 樱桃沟的地质基础与地貌[C]// 袁在富. 北京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工程论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12-19.

Yang Guodong. The g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landform of the Cherry Valley [C]//Yuan Zaifu. A Collection of the thesis on the Beijing Cherry Valley National Preserve Project.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1992: 12-19.

[11]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市植物园自然条件资料[Z] //北京市园林局. 公园规划资料汇编. 1990: 90-94.

Institute of Botan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aterials about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Z]// Beijing Municipal Landscape Bureau. A Collection of Park Planning Materials. 1990: 90-94.

[12] 关于确定北京植物园园址问题[Z]. 北京:北京市档案馆,1954,98-1-190.

Beijing Municipal Park Bureau. About the site selection for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Z]. Beijing: Beijing Municipal Archives, 1954, document number: 98-1-190.

[13] 西山试验林场. 北京市小西山林业建设史[M]. 内部资料, 1985.

The Western Hills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A History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at the Beijing Western Hills [M]. Unpublished material, 1985.

[14]西山造林所. 北京小西山造林技术经验初步总结[M].内部资料, 1959.

The Western Hills Reforestation Agency. A Preliminary Summary of the Reforestation Techniques and Experiences at the Beijing Western Hills [M]. Unpublished material, 1959.

[15] 北京市园林局.关于筹建北京植物园(包括龙潭植物园)问题的各项文件[Z]. 北京:北京市档案馆,1956,档号:98-1-310.

Beijing Municipal Park Bureau. The document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including the Longtan Botanical Garden) [Z]. Beijing: Beijing Municipal Archives, 1954, document number: 98-1-310.

[16] 北京市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规划说明[Z] // 北京市园林局. 公园规划资料汇编. 1990: 63-94.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planning specification [Z]// Beijing Municipal Landscape Bureau. A Collection of Park Planning Materials. 1990: 63-94.

[17] 俞德浚. 十年来我国植物园事业的发展[J]. 生物学通报, 1959, (10): 449-455.

Yu Deju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otanical gardens in the past decade [J]. Bulletin of Biology, 1959, (10): 449-455.

[18] 北京市植物园. 北京市植物园大事记 (公元627年~1990年) [Z]. 内部资料,1992: 17-79.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Chronicle (627-1990 AD) [Z]. Unpublished material, 1992: 17-79.

[1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志》编纂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志[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21-535. Institute of Botan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Annals of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8: 521-535.

[20] 陈嵘. 中国森林史料[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3: 139-140.

Chen Rong.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China’s Forests [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1983: 139-140.

[21] 傅光, 王文忠. 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区环境质量研究[C] // 袁在富. 北京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工程论文集.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71-119.

Fu Guang, Wang Wenzhong. A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Cherry Valley Nature Preserve[C]// Yuan Zaifu. A Collection of the thesis on the Beijing Cherry Valley National Preserve Project.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1992: 139-140.

[22] 李正, 李雄, 裴欣. 京西稻的景观变迁——兼述其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J]. 风景园林, 2015, (12): 58-65.

Li Zheng, Li Xiong, Pei Xin. Landscape changes of the paddy fields in Western Beijing: Th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its relationship with city [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5, (12): 58-65

[23] 袁在富. 北京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工程总报告[C] // 袁在富. 北京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工程论文集.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1-11.

Yuan Zaifu. The overview report on the Beijing Cherry Valley National Preserve Project[C]//Yuan Zaifu. A Collection of the thesis on the Beijing Cherry Valley National Preserve Project.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1992: 1-11.

[24] 肖军, 郁书君.樱桃沟旅游区初步规划设想与近期改造说明[C]// 袁在富. 北京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工程论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72-275.

Xiao Jun, Yu Shujun.The preliminary thought on planning and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recent reconstruction about the Cherry Valley[C]// Yuan Zaifu. A Collection of the thesis on the Beijing Cherry Valley National Preserve Project.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1992: 272-275.

[25] 尹豪, 刘红滨. 北京市植物园水景工程[C].北京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业赴韩作品参展与考察专辑 北京园林论文集, 2003: 77-81.

Yin Hao, Liu Hongbin. The water landscape project in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C]//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2003: 77-81.

[26] 于卫, 王晓娟. 水利设计与园林设计结合的实例——记北京植物园水系工程[C] // 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245-249.

Yu Wei, Yu Xiaojuan. A ca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hydraulic design with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water system project in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C]// Proceedings of 2003 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Hydraulics, 2003: 245-249.

[27] 刘红滨. 树木千年如故风景四季常新——北京植物园设计师纪事[C] // 张晨光,贾利亚,张建水. 香山山水园林与建筑.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2: 112-121.

Liu Hongbin.Trees remain the same, sceneries change over time:A designer’s account of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C]// Zhang Chenguang, Jia Liya, Zhang Jianshui. The Gardens and Buildings at the Fragrant Hill. Beijing: Beijing Press, 2012: 112-121.

[28] 户力平. 即将消失的香山古村落[J]. 文化香山, 2014, (1): 43-45.

Hu Liping. The disappearing old villages at the Fragrant Hill [J]. Cultural Fragrant Hill, 2014, (1):43-45.

[29] 和平. 香山正白旗拾零[J]. 文化香山, 2013, (4): 6-11.

He Ping. Some stories about the Zhengbaiqi Village at the Fragrant Hill [J]. Cultural Fragrant Hill, 2013, (4): 6-11.

[30] 张佐双, 景新明, 黄亦工. 国家植物园的世纪之路[J].生命世界, 2004, (3): 4-9.

Zhang Zuoshuang, Jing Xinming, Huang Yigo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in the new century[J]. Life World, 2004, (3): 4-9.

[31] 张薇. 北京两大植物园将合并建7000亩国家植物园[N]. 北京娱乐信报, 2004-02-19.

Zhang Wei. The two botanicalgardens of Beijing will be integrated to establish a 7000-mu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N]. Metro Reader News, 2004-02-19.

[32] 户力平. 华国锋探访北辛庄[C] // 张晨光, 张建水.香山名人足迹与墓园.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2: 99-101.

Hu Liping. Hua Guofeng visited the Beixinzhuang Village [C]// Zhang Chenguang, Zhang Jianshui. Celebrity footprints and tombs at the Fragrant Hill. Beijing: Beijing Press, 2012: 99-101.

[33] 海淀区人民法院.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与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责任公司、第三人北京新中实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解散纠纷一案[EB/OL]. http://bjhdfy. chinacourt.org/public/paperview.php?id=199838, 2008.

Haidian District People’s Court. The dissolution case between the Beijing Western Hills Forest Farm, the Beijing

Western Hills National Forest Park Co., Ltd., and the Beijing New China International Industry & Commerc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 Ltd. [EB/OL]. http://bjhdfy.chinacourt. org/public/paperview.php?id=199838, 2008.

[34]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Z]. Unpublished material, 2006.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ity Planning & Design. The Master Plan for the Western Hills National Forest Park [Z]. Unpublished material, 2006.

[35]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中实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公司解散纠纷案[EB/OL]. http://bj1zy. chinacourt.org/public/paperview.php?id=67137, 2009.

Beijing 1st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The dissolution case between the Beijing Western Hills Forest Farm, the Beijing Western Hills National Forest Park Co., Ltd., and the Beijing New China International Industry & Commerc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 Ltd. [EB/OL]. http://bj1zy. chinacourt.org/public/paperview.php?id=67137, 2009.

[36]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学概论与中国山地研究[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of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Mountology Overview and Chinese Mountain Research [M]. Chengdu: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0.

[37] 陈忠. 庐山植物园造园设计的初步分析[C]// 胡宗刚.庐山植物园八十春秋纪念集.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 167-176.

Chen Zhong.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Lushan Botanical Garden [C]// Hu Zonggang. A Commemorative Collection for the 80thAnniversary of the Lushan Botanical Garden. Shangh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4: 167-176.

[38] 上海园林有限公司. 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绿化建设[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Shanghai Gardens Co., Ltd.. The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the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in Shanghai [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2.

[39] 孟兆祯.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深圳市仙湖风景植物园设计心得[J]. 中国园林, 1997,13 (5): 2-5.

Meng Zhaozhen. Selecting good site, making proper structure: what I have learned from the design of the Fairy Lake Botanical Garden in Shenzhen [J]. Journal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7, 13 (5): 2-5.

[40] Price M F, Byers A C, Friend D A, et al. Mountain Geography: Physical and Human Dimens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3: 170.

[41] 尹均科, 吴文涛. 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城[M].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119-160.

Yin Junke, Wu Wentao. The Yongding River and the City of Beijing in History [M]. Beijing: Yanshan Press, 2005: 119-160. [42] 孙冬虎. 北京近千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M]. 北京: 燕山出版社, 2007: 121-162.

Sun Donghu. A Thousand-year Transformation of Beijing’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 Beijing: Yanshan Press, 2007: 121-162.

[43] Elvin M.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0-85.

[44] 陈植.对中山陵园设计的回忆[C] // 陈植. 陈植造园文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11-213.

Chen Zhi. A recollec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Sun Yat-sen Mausoleum[C]// Chen Zhi. A Collection of the Essays by Chen Zhi.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 1988: 211-213.

Botanical Gardens in the Mountain Landscapes of China: The Case of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LI Zheng LI Xiong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botanical gardens are situated on or close to mountainous areas. Hills and low mountains with both sloping and flat lands are widely regarded as ideal locations for building botanical gardens. Actually, such locations are not perfect yet.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botanical gardens in the mountain landscapes of 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for case study, tracing the process of its site selec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y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work, and GIS mapping. It is found that water source, soil, land acquisition and relo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hillside ownership have been the major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The former two constraints are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ern Hills, while the latter three have derived from China’s unique politico-social conditions. It is revealed that these constraints also widely exist in other mountain botanical gardens of the country, thus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of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is not an unique case.

Mountain Landscape; Botanical Garden; Modern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U986

A

1673-1530(2016)07-0064-10

10.14085/j.fjyl.2016.07.0064.10

2016-04-29

李正/1984生/男/浙江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山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与理论(北京 100083)

LI Zheng, who was born in 1984 at Zhejiang Province, got his Ph.D. degre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m University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and he is now teaching at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China (Beijing, 100083).

李雄/1964/男/山西人/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北京 100083)

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bearlixiong@sina.com

修回日期:2016-05-23

猜你喜欢

植物园山地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
——从我国第一代地铁车DK1到山地城市地铁车As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山地环境中景观营造策略探究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游中山植物园
成语植物园
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