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致力于文本迁移中实现阅读教学的转向初探

2016-12-06赵顺田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阅读教学

赵顺田

(隆昌县李市镇中心小学 四川 内江 642163)

以致力于文本迁移中实现阅读教学的转向初探

赵顺田

(隆昌县李市镇中心小学 四川 内江 642163)

阅读教学要与写作训练同步推进,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都具有的理念,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协同考虑,是许多语文老师致力的问题。本文以“致力于文本迁移”为发端,指向“实现阅读教学的转向”,从“发掘和依循文本创作特色”“巧妙发掘运用和艺术留白”“纵横拓展文本故事情节”和“寻求并研究文本核心支点”四个方面教学探讨和实践,是在理论研究指导下是实践探究,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提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

文本迁移;阅读教学;转向初探

“阅读是一种吸收,在阅读中可以汲取创作的经验,体验作者的情感;写作是一种倾吐,可以表现自己的技巧,表达自己的心声。”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鲜明而准确地揭示出阅读与写作之间相与并行、相辅相成的关系。细致审视现行教材中,其中的不少课文就是最好的写作范例,它们不仅指明了作文的方向,还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给予了教师写作教学的契机和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巧妙而艺术化地实现读与写的迁移,在阅读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怎样着力实现转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学智慧的闪现,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如下探讨:

发掘和依循文本创作特色,在模仿训练中实现文本的迁移。儿童是初露的曙色,具有无限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表现之一,就在儿童作文的起始阶段的高超的模仿才能上。这种仿写练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从阅读教学走向习作教学的桥梁,更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借助阅读教学中所使用的文本,可以在文本所展现出来的高超技巧和语言水准的浸润感召下,提升学生语言感知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强化学生谋篇布局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鞋匠的儿子》一文中,在展现林肯平等、宽容待人的思想的同时,也彰显了林肯面对羞辱时的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演讲艺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对一个人物的思想的了解与把握,而在于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借助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设计“考试不理想遭到别人嘲笑时,应该如何以语言面对”的问题,让学生撰写演讲稿,对一些不正确的观点给予合理有力的回击。如此一来,这篇课文就不仅仅是了解文中人物的文本了,还是一个语言运用的范本,语文课程资源被充分挖掘出来了。

巧妙发掘运用和艺术留白,在读写转换中实现文本的迁移。文本的空白,是指文本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因艺术表达的需要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情节发展或者人物状态上设置的留白。这些空白,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无甚大碍,但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既可以有效地补充文本,让学生在想象追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借助文本所提供的情节和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在进行《特殊的葬礼》一文的教学时,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朗读体悟、揣摩玩味,深刻体会到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丽与今日的枯竭无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的情节,向学生提出为总统撰写演讲稿的要求。从形式上考查,这似乎与文本的内容关联不大;但从内容上看,这学生需要充分运用、整合文本描写瀑布的语言文字,抒发内心的痛惜之情,就紧扣了文本。这样,学生以自身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体悟,创作的过程是深化文本理解的过程,更是升华自身语言情感的过程,悄然实现了文本迁移。

纵横拓展文本故事情节,在情动辞发中实现文本迁移。文本创作者因表达的需要,在文章的一些关键处比如结尾处,常常采用艺术化的创作手法,使文章阐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让读者浮想联翩。这些艺术化的创作手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创作范例,而且也为学生进行文本迁移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如在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时,教师可这样提问:当大尖哥和水社姐变成两座青山之后,人们带着自己的后代到两座青山前祭拜时会有怎样的心情?他们会如何介绍这两位英雄?调动学生情感,实现文本迁移的目的。

还有一些文本,它在核心处虽然只用简短的词语,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意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想象,并通过言语实践将其具体化。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的教学中,“彭德怀缓缓摘下了军帽”,一个“摘”字就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敬意和歉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透过一个细微的“摘”的动作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想人物之所想,感人物之所感,就能够循着人物的情感轨迹探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再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细微末节所蕴含的深厚的情感,从而取得感悟和练笔两不误的效果。

寻求并研究文本核心支点,在深层对话中实现文本迁移。从整体上审视文本,文本看似有着篇幅的限制,其实其内涵非常丰富,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都会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此时,对文本关键点的解读务必需要用心致力,不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应依据文本的核心寻找文本中最具实力的支点,从多个角度设计相关的练笔习题,拓展学生的事业与情感,实现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目的。如教材中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展现的是扫路人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而展现这一精神的支点便在于:“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很多经典的教学案例,都会引导学生以“扫路人究竟累不累”为支点让学生进入讨论与探究。这个问题的探讨,是为了让学生对其形成初步的认识:人格品质、哲学思考等等。当学生将自己的思想与认识在全班进行交流之后,必然会引发全体学生认识上的碰撞,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从而为动笔奠定基础。学生以探讨作为认知积淀的基础,而教师为学生搭设言语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将汲取所得倾吐表达出来,这就如同给学生开通了一条渠,让学生能够将情感体验与思想认识道出,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感悟是认知的前提,理解是认知的深入,广泛高效的阅读是学生练笔的源头,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迁移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作为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向文本的信息内容,更要从文本的语言和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是一个认识的提升后的状态,更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前提!

[1] 谢志美.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研究.科教文汇.2014.3;

[2] 徐景屏.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策略.教育科学.2015.1。

g633.3

A

1672-5832(2016)04-0133-01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情感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