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的消隐 家园的没落
——诗意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2016-12-06洪桢婧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水草家园文明

洪桢婧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文明的消隐 家园的没落
——诗意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洪桢婧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在城市里工业文明浸润下看不到的也是很久以来都被我们忽视的草原变荒漠的图景,看的令人咋舌。爷爷的逝去,让兄弟二人踏上寻找家园之旅,从之前的隔膜到最后片尾的和解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导演还尚留的一线温情,在这样一个文明与家园都渐渐消隐的今天,面对人类无情的麻木或是无可奈何。

文明消隐;家园没落;诗意表达;纪实化风格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一部反映中国西北甘肃张掖地区裕固族游牧民生存现状与生活环境日益崩塌的一部文献纪实感强列的影片。兄弟二人既是影片的主角也是摄影机的眼睛,是他们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在城市里工业文明浸润下看不到的也是很久以来都被我们忽视的草原变荒漠的图景,看的令人咋舌。导演李睿珺还编导过独立电影《告诉他们,我乘黄鹤去了》,在他的影片讲述下,自己的家乡成为了被描述的主体,而这里发生的人与事也被最真实的呈现。

1 寻找家园与环境退化,文明消隐的双重喻题

影片一上来就很明确主题:寻找家园。家园在哪里?孩子们还小,凭借大人的话和一些些许朦胧的记忆断定,家就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这句话也是影片的片名在片中被多次提起,这种近似于文学表达上的重复其实是在加深人们的情感。父亲曾经告诉过孩子,只要沿着河走,就能找到我们的家。凭着这种亘古的信念与多少代代相传的记忆。

这里寻父寻母的主题与人类寻找家园寻找裕固族失落文明的主题可以说是双重设置,不谋而合。父亲般的草原,母亲般的河流。人类逐水草而居,正是这样的草原河流曾在千百年的岁月里孕育了西域文明。而今都在哪里?不仅孩子们一直苦苦搜寻不到自己的家园和父母亲,跟随摄影机的视角遍目所及都没有寻到水草丰茂的踪影。

哥哥巴特尔和弟弟阿迪克尔二人踏上了寻家之旅。在慢慢向前推进的观影过程中,作为观众的我们似乎已经提前预知了影片的结尾,这个家应该寻不到了吧,就算寻到,怕也早已面目全非。因为在影片中除了荒漠,还是荒漠,再就是大面积的风沙盐碱地。大量被废弃的民房旧居土屋早已寻不到人的印记。他们途经的古井也早已干涸,遂也有了片中哥哥偷换弟弟节省下来多的水这一幕场景。有一次夜宿时,弟弟阿迪克尔发现了同学小胖家的合影,掩埋在居民屋废墟的石渣堆里,这种象征家园落败的表现手法在片中还有很多,但据此推测影片的结尾也是可能就是遗憾而终。

除了家园这种人们生存赖以维系的纽扣之外,包括很多和西域文明相关的洞穴壁画或是宗教遗迹也被人们遗忘在了沙漠里,就像被遗忘在了人类渐渐干涸的文明长河里。这是一种文明的消隐。之前看过很多媒体报道中国的敦煌现在所保留的一些文明遗迹可能也会在很久之后淡化消失掉。因此令观影过程中的我们每每心生哀婉,导演就是这么直白,一点也不矫饰。人们所麻木的现在也就是他们悔不当初的将来。

从双重的主题设置出发同时也衍生了很多导演想要表达的其他主题。有反应环境变化的,也有反应青少年儿童成长教育的,还有一些更边缘化例说乡村落后地区医疗现状的。兄弟间的反目是家的式微,但是对于对方安危的记挂确是亲情的本能。这在我看来都很真诚,能唤醒一些则唤醒一些,因为有很多的事情对于被裹挟在大的工业城市文明进程中的我们来说都已经很力不从心了。

2 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对传统的碰撞

之前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曾经强调过西方文明以一种俯视并不屑一顾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眼中落后的第三世界的东方。并认为这里是荒夷,神秘,落后的世界。在很多反应殖民文化研究的影片中这些思想贯穿其中,两种文明之间的碰撞必然擦出火花。

而今在全球化视野愈发显著的今天,现代工业城市文明与传统的农耕甚至草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非常明显。在影片中就有多处出现了物象化的事物之间产生交集的场景。

最早的一幕是片头,当影片字幕提上来的时候,父亲回家看望爷爷和两个孩子,本该是走的草地,却骑着骆驼走在水泥质地的公路上,这时候迎面开过来一辆大卡车,这就是承载现代工业文明运输的工具。两者相遇,况味无穷。都说草原上有雄鹰,但是现在飞过头顶的都是飞机,在整部影片中都没有出现过一只鸟的痕迹,飞机也是现代文明出行的工具,孩子们特别希望父亲能够给自己带回一个在草原上拾到的空中坠落的白气球的飞行器。人们发明的这种飞行工具实际上在飞机之外,航天事业的成功也表明聪明的人类预料到了终有一天人们在这个总量限定的地球会遭遇枯竭的底线。而那时候开拓外太空也只是人类探索发明溢美之词外的无奈之举。从前草原孩子童年最大的乐趣是可以骑马驰骋草场放牧为乐,但是今天在渐渐荒芜掉的家园,哥哥巴特尔的乐趣也无非是把玩父亲给他从集贸市场上买回来的那些工业链加工完成批量生产的塑料玩具了。

从前我们只要沿着河走,沿着水草丰茂的地方就能够找到我们的家园,而今天在到处都是水泥建筑或是寻不到的家园,人们会使用指南针,这种前人类古代重要文明的体现。而在今天古人四大发面的指南针也被蜷缩进一个小小的塑料盒子里,塑料这种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发明也是很大程度上使环境遭受重大创伤的一个主因,将这两种物象融合,最后由弟弟送给喇嘛,挂在脖上,意味深长。当然还有诸如影片最开始时候,孩子还刚刚踏上寻找之旅,人类人造河流——排水管也几近干涸。孩子们从里面翻出来,但是看到的确是望也望不到边的无尽荒漠,那种悲凉与绝望感铺面而来。

我们自然不能一味地去抱怨并把所有的罪责都推诿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身上,但是我们的反思确是人类在一味追求经济效能的今天能不能用他们的良心或是智慧让这些消亡速度慢些再慢些呢,直到渐渐停滞呢?影片结尾,当孩子们寻到父亲时候,父亲和很多求生存的迷茫的人们一样正在浑浊的河里淘金,而父子们相视撞见的那种惊讶于尴尬之后,就是一个全广角镜头,画面远处一个大工厂伫立在之前的金色牧场之上,早年水草丰茂的牧场早就不见了。那几个正在向外吐着废弃的大烟囱却也是格外的扎眼。

3 纪实化风格与诗意化风格的交融并蓄

谈了太多关于影片主题设置与符号化隐喻方面的东西,在影片中其混搭的影片美学风格也是很凸显的。是纪实化风格与诗意化风格的交融并蓄。

纪实化风格的呈现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影片空间化的表达。

首先是语言上的空间化,在影片的宣传海报上就提前打出了影片中所出现的两种方言,一个是裕固族少数民族话语,而另一个一个就是甘肃方言。这两种语言的呈现将影片的时空一下子定格在了中国西北地区这样一个空间划定范围,很本土也很贴合地区特色,让人们不会在语言的辨识上出现跳戏的嫌疑。而非专业演员的尽职演绎,在人脸辨识上也达到满分。两个小演员在之前的背词过程中也付出了异常辛苦的努力,因为不会裕固族传统方言,是导演找人来翻译后让他们硬背记下来之后才有了今天画面上非常自然的演出。裕固族作为一个慢慢正在消失的民族,很大程度上它的民族语言是一个形式化的体征。让人们在语言交流中还能够体察它的文明脉动。除了语言的空间化,地理的空间化也是该片在试听呈现上的一大特色。影片中便目所及的是那些中国西北地区记忆与现实中固有的地质风貌:沙漠,骆驼,盐碱风沙地,戴头巾的少数民族的人们,缺水而不断探寻开井的人们,甚至是偏西域藏传佛教的僧侣喇嘛……文化的显性被照见,这也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真实再现。

而整部片子在一改以往这种民族纪实性影片的总体特例之外,它的一大新颖讨巧之处还在于影片中诗意化的风格呈现,而这些也要得力于导演在片中铺陈的大量的符号化的隐喻。这部片子的音乐制作是来自于伊朗的作曲家伊曼·亚丹尼安,熟悉伊朗电影风格的朋友们大多会觉察到伊朗文化中那种来自于远古宗教文化方面空灵的质感,《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的音乐创作方面,也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能将人一下带入到有历史风格的情景中,远古的西域文明。电影中导演就是这样处理的,我一直对于片头非常喜爱,因为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一幅幅载着历史文明与记忆的文字与壁画正在一页页的脱落,直到历史部分交代清楚后,脱落斑驳的墙影剩下的部分就是影像还原后正骑在骆驼上的带着红头巾的父亲的背影。他也成为片子后面孩子们苦苦寻找的家园的具象指涉。除了音乐声带来的类似质感之外,孩子们在寻找之路上骑的骆驼,在更远古的时候,那是人类的祥物,高大的骆驼与孩子们的瘦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增显了神话的色彩。还有干涸沙漠里一直伴随影片节奏响起的驼铃声,清脆悦耳动听极了。那就好像佛教里僧弥敲的木鱼声一样,有祈祷祥瑞之意。除了这一类大量的符号化表达之外,在弟弟阿迪尔克的幻觉里出现的骑着白马穿行沙漠的僧侣,还有在沙漠里的那一艘小木船,那本是在河流还未干涸水草丰茂之时人们幸福生活的一个象征。但今天被废弃无人再记起。当然还有片中孩子的一些想象及由他们的视角带出的那些被遗忘的壁画佛像,洞穴……

诗电影淡化了故事的记叙性,在情感叙述上则更为细腻。孩子们小小年纪走上沙漠探寻家园之旅,本来意义上就已经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旅行,是一场漂泊之旅。而这场漂泊之旅也在矛盾的最终和解下而告终。

洪桢婧(1991—),女,汉族,河南长葛,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理论。

G24

A

1672-5832(2016)04-0117-02

猜你喜欢

水草家园文明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请文明演绎
寻找失落的家园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绿家园
文明歌
水草冒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