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提按中按笔技巧浅析
2016-12-06梁成登
梁成登
书法提按中按笔技巧浅析
梁成登
提按贯穿书写全程,然而提按并非毛笔的简单上下运动。依据笔毫形态在提按中的变化,我们可把按笔进行分析归类,以此指导如何正确用笔。
触纸;踮笔;深按和浅按;正按和侧按;聚按和散按
毛笔在书写过程中,提按的动作是贯穿始终的。提按技法掌握得好,点画质量高,写起来可粗可细可开可合,得心应手。反之,则举笔维艰,书写质量不佳。
书法提按技巧复杂多变,但必须遵从“用笔贵顺”的原则。毛笔的制造结构特点是笔触须毛的有序敛合,若改变了这状态,将令书写变得困难。因此,保持笔毫的顺畅,防其披锋错乱,是用笔的基础,也是提按技法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要求?遵循笔毫有序聚敛的特点,提按动作过于生硬、直提直按或肆意涂抹,而顺应笔毫的反应,留取笔毫聚散开合的时间和空间,有序、渐变式进行,笔毫才能自然有序地发生状态的改变而不至于披锋错乱。多做一些不同长度的渐按、渐提、弧线或摆动书写练习,对顺畅用笔有很大的帮助。
提按是书写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有按必有提,有提必有按,提按不可割裂,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本文中,我们说说按笔方法的使用技巧。
如果把纸笔看成机械的平面和圆锥,当毛笔锋尖触纸的一刹那,即笔和纸只有一个接触点时,从宏观上讲,纸笔双方还未产生作用力。当然,笔并非固定形态的锥体,哪怕是笔形变了,与纸同时有多个触点,只要纸笔双方无作用力,我们都把这种状况称为触纸。随着力的施加,按才开始。笔锋发生形变,与纸的触点增加到两个或更多,纸笔的触面渐渐变得可以用肉眼辨察。在此基础上,根据对笔锋不同部位的观察,结合笔与纸对应的触面形态进行分析归纳,我们把按笔分为深按和浅按、正按和侧按、聚按和散按三大类。
深按和浅按是根据按笔时笔锋着纸的多少(长短或深浅)来划分的。触纸状态时,纸笔间因无作用力。严格地说,触纸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按。如果要保持这种状态在纸上运行,则笔的运行必须是与纸面成平行状态的。自古以来未曾有书者始终仅用触纸状态进行书写的。触纸只是在起收笔的一刹那或是在非汉字部件的点画之间的连带牵丝中出现。但触纸是按的起点,是提的终点,是介于书写与离纸之间,是笔锋对纸施力与失力的界点,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一些对书写严格要求的临帖者还常常对此作专门训练。这既是正确用笔的需要,也是提高用笔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效途径。所以,无论是在认知上,还是在技法上,都应加以重视。
为了使笔与纸产生力的作用,书写时需要笔与纸有基本的交合。把笔锋按下少许的一点点或稍长的一些,这个范围内的按笔,很接近于笔尖刚触纸的感觉,所以人们往往把其理解成触纸。其实,它与触纸是有很大区别的。按笔已产生了力的作用,具有力的方向性和力的大小等要素,具有明显的笔势,犹如踮足站立,高高提起脚跟只用脚尖着地一般。把按笔与触纸区分开来,称踮笔。究竟踮笔时的深浅值是多少?这是无法确切的用数值表示,甚至于同一支笔,这个值都是可变的,因为任何书写因素的改变,均可使其发生改变。但一般我们可以通过书写逆笔而锋尖不往点画外破露圭角,这时的状态便是当前状况下的踮笔位置了。在笔锋按下一半之前,都属浅按,按到笔锋一半时是半按。半按也只是一个相对值,无须在书写过程中对其作固执的要求。超过半按即是深按了。
正按和侧按是根据按笔时笔锋着纸两侧的偏向来划分的。两侧着纸基本对称,称为正按;左侧着纸多,称为左侧按;右侧着纸多,称为右侧按。左侧按和右侧按统称为侧按。
聚按和散按是根据按笔时笔毫尖锋的开合程度来划分的。笔锋按下,锋尖的笔毫仍聚合在一起,不分开,是聚按。通常状态下,笔毫锋尖是聚合在一起的,按下后仍不散开,我们称之为闭式聚按,而在笔毫锋尖散开的状态下,通过按使其聚合起来,这种按称之为拢式聚按。能实现闭式聚按书写的笔不多见,据称是特殊制作才可得。散按是笔锋按下,笔锋的锋尖分散开来。根据锋尖的开散程度,我们把小于笔肚宽度的散按称为小散按;与笔肚宽度基本保持一致时称为平铺按;大于笔肚宽度时称为开张按。通常的书写用的是小散按。平常说的小笔写大字,便常用到平铺和开张按法。
在临帖过程中,我们发现,各种因素与原帖产生时的情况都发生了改变,无论临摹得多逼真,都永远只是“似”而已。唯有用笔方法的科学与自然规律的运用才是书法笔法中最核心、最值得探究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结合范字细加分析,大胆尝试,通过提按控制好用笔,总结出每个笔画不同部位要使用何种提按才能顺利书写。
总之,书法点画形态丰富多彩,都来自笔触的不断变换。而笔触的变换,离不开提按的功劳。要熟练灵活掌握各种提按技巧,使笔触自然有序地变换,以达到有效地书写,顺利完成丰富多姿的点画,同时需要多加练习,这是不二的途径。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