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欣赏和艺术审美
2016-12-06王伶利
王伶利
谈音乐欣赏和艺术审美
王伶利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音乐欣赏亦是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欣赏基于对音乐的感性体验,获得审美情趣,这与艺术审美是相通的。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有效培养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特征;艺术审美
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是一种最普遍、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欣赏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艺术审美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的发展也更加多样化,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等各种形式。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主要靠听觉,而艺术审美包括视觉上的、听觉上的,因音乐欣赏与艺术审美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可提高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而艺术审美能力的高低又影响着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
一、音乐欣赏功能的特征
美术欣赏主要通过视觉上感受来进行,而音乐欣赏则主要通过听觉上的感受来开展,音乐和美术同为艺术,但在表现形式和审美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音乐欣赏的功能具有多元化特征,同时也体现出整合性,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生活的、审美的等。按性质来分,可将音乐欣赏功能分为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两类。审美功能是指音乐欣赏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在聆听音乐时体会艺术的美。非审美功能是指音乐欣赏可满足人们的某些欲望,比如科学的、爱情的、伦理的等,通常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实际上,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审美功能与非审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非审美功能的实现是审美功能实现的基础,审美功能某种程度上是对非审美功能的一种升华。在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的共同影响下,音乐欣赏推动人们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比如,在欣赏《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一作品时,非审美功能是满足人们对放松生活或体现自身艺术素养的需要,审美功能则是通过欣赏作品,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给人心灵上的震撼,激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欣赏这一作品,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共鸣。
二、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音乐欣赏的起始阶段,主要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作品,初步感受其中的音乐语言信息,获得初步的审美感知。在审美感知阶段,感性经验的作用十分巨大,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左右着人们对音乐内涵的把握。对音乐作品的辨别力和感受力是获得审美感知的基础能力。比如,在欣赏《明月千里寄相思》时,通过听觉上的初步感受就是一种审美感知,这种审美感知的程度,与人们的音乐素养有关。
2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艺术审美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在获得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体验的过程。在此阶段,音乐作品的欣赏者变被动状态为主动状态,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在聆听音乐作品时,通过加入想象,在节奏的律动中创造出一个想象的艺术境界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美。比如,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旋律优美而欢快,通过审美体验,可激起人们对春天的想象,想象春天的蓝天、白云、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流水、绿草、红花等优美的景色,让人们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与美妙的想象之中。同时,情感的体验在审美体验阶段的作用十分重要,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情感的作用更为突出。
3.审美启悟
在经过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之后,就来到了审美启悟,这也是音乐欣赏的最高阶段,是指欣赏者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走进了精神的自由境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审美启悟是音乐审美升华的阶段,将审美的感悟升级到人格、精神层面,充分显现艺术审美的重要意义
三、音乐欣赏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古今中外,音乐一直都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音乐欣赏也是艺术审美的一种重要形式。音乐欣赏和艺术审美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而艺术审美能力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可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思维培养人们典雅的审美情趣。对乡村音乐的欣赏,可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人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情趣。当然艺术审美能力达到一定阶段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比如,对《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欣赏,当一个人的艺术审美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旋律美,还能让人们深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它,也会得到不同的心理感受。现阶段,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甚至低俗音乐充斥着人们的耳朵,虽然这些音乐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但对人们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毫无作用长期听这种音乐,也会使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退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音乐欣赏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音乐欣赏具有放松心情、启迪人生的功能,是艺术审美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音乐欣赏与艺术审美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高低也左右着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
周威.谈音乐欣赏课与艺术审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4):47-48.
(作者单位:重庆市字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