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贡盐文化的盛衰与传承

2016-12-06王凯加詹春晖

长江丛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盐井盐业历史

韦 屹 王凯加 詹春晖

自贡盐文化的盛衰与传承

韦 屹 王凯加 詹春晖

四川省自贡市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井盐产业和文化的发源地,又凭借其多年积累的盐井、天车等人文实体要素和众多历史事件使得盐文化有了更多长足发展,而现如今自贡的盐业已经陷入了瓶颈期,盐文化的传承急需寻找到更加创新的承载力,自贡人民应该在盐帮菜的传播和旅游开发上探索新途径。

盐文化 卓筒井 自贡 三本性

一、自贡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盐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宿沙煮海波,大舜歌南风,管仲正盐,李冰创井盐,夏禹王列盐为贡品,周天子以盐祭祖先。自古以来,盐与国用家需成通灵之物,盐与人类生息结不解之缘[1]。而中国的井盐历史,源自四川,四川的井盐文化,首指自贡井盐。到二十世纪,自贡的井盐发展到了世界闻名的鼎盛时期,在许多历史事件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井盐文化为何偏偏从这里起源,又为何在这里得到长足的发展,达到今天的程度,我们从地方性的三本性[2]角度进行分析阐释。

(一)自然条件

在大约2亿年前的三叠系,自贡地区正处于由海而路的转换时期,大量盐卤、岩盐被埋藏于此。两千年前人们发现了这种稀缺物质并开始了不懈追求。而自贡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深居内陆,并且周围山地众多地形崎岖复杂,从著名作品《蜀道难》中就能得以体现。正因如此,自贡及周边的一大部分区域想要得到东南沿海的海盐资源是十分困难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井盐的出现无疑是整个西南地区的福音。而自贡地区有着丰富的岩盐资源,是四川盆地三叠系岩盐和卤水矿床的典型代表地区。已探明的岩盐资源储量79.3亿吨。这也保证了这里不仅能够发源盐业,还能够持续地发展盐业,使其成为这里一种独一无二的象征和文化符号。

(二)人类积累的实体要素

为了更高效的取卤,自贡劳动人民用经验和智慧将凿井技术发展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最早的大口径盐井到卓筒井,最终穿越千米岩层创造了世界钻井的最高成就。而到了宋代,浅层盐卤资源已被开采枯竭,需要开发更深层次的三叠系岩盐,这时大口径盐井就不能满足采盐的需求,于是诞生了利用杠杆原理的卓筒井。卓筒井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在既不能眼见又不可测的地壳深处获取人们所需,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随着卓筒井出现的还有现在几乎是自贡市标志性建筑的天车。天车是竖于盐井井口的木头支架,主要采用杠杆原理用于采卤、陶井、治井。现如今天车已经成为自贡的独特景观作为旅游重点开发项目供游人参观,更真切的领略自贡古代劳动人民的取卤过程。

运盐古道也是盐业历史的创造性工程。除了古道本身外,在沿线上更衍生出许多文化景观。散布在盐道周边区域的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文物建筑类型包括民居、宫、堂、庙、馆、碉楼、牌坊等,其数量之多、体量之大、装饰之精美,聚集程度及保存的完好度,在四川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对现在来说也是十分珍贵的旅游资源。

(三)历史事件

自贡整个城市大到规划小到定名都是围绕盐井而来,这个城市的辉煌衰落均与盐有关。明嘉靖时期,富世盐井衰退,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一批新盐井崛起,这是自贡城市发展史中重大历史事件。明嘉靖时,大公井因所产生的盐洁白味美,作为贡品,被更名为“贡井”。清代,自流井和贡井盐业的兴盛,到民国时期,该地方就取这两个井的名字成为“自贡”了。

自贡盐业在历史上的兴盛时期主要有二,第一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清政府在长江流域盐政废弛,自贡盐业在“川盐济楚”中崛起;第二是抗战时期自贡盐业“独领风骚”,是节约献金全国之最,解决了当时财政十分困难的问题。

二、盐业的现状

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欧洲和北美地区工业革命相继完成, “时空压缩”技术大幅发展,海盐往内陆的运输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加上包括卤水在内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因国家政策变化而大幅受限制,但采盐技术却没有顺应时代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提纯技术利用效率方面的提高甚小无法平衡开采减小带来的损伤,使得曾经第一第二本性的优势渐渐瓦解。自贡盐业乃至整个城市在国内的地位有所降低。

三、创新与传承

由于传统盐业遇到瓶颈的现状,自贡盐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些创新的思路来传承。如今,盐帮菜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而如火如荼的发展,这无疑是自贡走入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用井盐的美味加上独特的烹调技术使之成为自贡的一个新特质。第二,盐业文化的丰富历史承载了许多精神和文化价值,例如抗战时期的历史故事、岩口簿中的历史档案,成为是世界井盐历史文化的瑰宝。加上现存的盐井、运盐古道遗址及其周围古镇文化以及市区中林立的天车地标,自贡可以借助申请世界地质公园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弥补自贡第二产业如今的颓废局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四、结语

千年盐都自贡市的盐文化是承载了自然、人文与历史事件的厚重文化,它的辉煌衰落都与国家大势有密切关系,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城市自身发展求索的过程,希望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自贡的盐文化能够一如既往克服困难更加久远的传承下去,这无疑是留给后代的一笔宝贵财富。

[1]张国钢.中国精品档案解析之六 自贡盐业历史档案概览[J].山西档案,2007(04):9~13.

[2]李忠东,缪自平.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探秘(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11):20~26.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盐井盐业历史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浙江海宁市(古盐官县)的盐业史料及相关遗存
赵启三:从创造“金丝猴”到进军盐业新蓝海,七旬“剑客”为实业鼓与呼
盐井钻探及对接连通技术
发改委批复31省盐业体制改革方案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