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文化身份在译作中的建构——浅评《干校六记》英译本

2016-12-06

长江丛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葛浩文干校译者

王 娜

译者文化身份在译作中的建构——浅评《干校六记》英译本

王 娜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转换活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译者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承担着重大责任。如何在翻译中忠于原作情感,体现原作魅力,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对译者的文化身份建构提出了挑战。对比《干校六记》中国译者章楚的译本和美国译者葛浩文的译本,以期对译者文化身份建构进行理性思考。

翻译 语言

一、前言

译者的文化身份,“即指译者在与原作者相比较之下所认识到的自我形象。”(P89)全球化语境下,“译者的文化身份有其二重性,一方面要积极融合外来文化,博采众长,另一方面又要维护本土文化,弘扬传统,二者既矛盾又统一于翻译活动本身。”(P329)而译者自我形象的表达若能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协调融合,便能发挥最大价值。

杨绛先生所作《干校六记》为一部叙事散文,描述了中国一些“知识分子”下放到河南干校劳动的日子。杨绛先生以其朴实、凝练、诙谐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对比章楚和葛浩文的译本,译者对原文篇名、文化负载信息的表达,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手段,从这两方面出发,不难发现:章楚在翻译过程中强烈的本土化意识,促使他注重内容信息完整的传达,而葛浩文熟知目标语文化,翻译过程中则注重语言的顺畅达意,贴近读者需求。

二、译者文化身份建构——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

翻译的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文化差异。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参与贯穿始终,尤其是文学翻译,译者不可能以独立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第三种纯粹的身份存在,如何将原文情、理相对准确的传达,就要准确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手段,在表达原作意义与发挥译者主体性之间掌握平衡。

(一)篇名翻译的词性选择

词性表达词的特点,不同的词性所呈现出的事物状态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对词性的选择多加斟酌,便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为一部叙事散文,散文,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形散而神不散”,而题目能够高度概括文章之“神”。

《干校六记》包括六篇小记,分为《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初看题目,便能发现其中所叙之事是什么。篇名都为四字,以动词为始,简练的概括了发生在干校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读起来并无浓郁强烈的感情色彩。章楚将此六篇篇名翻译为 Departure at “Send Down”Time,Hard Work Digging a Well,Leisure Between Chores at the Vegetable Garden,Love for a Cute Little Dog,Lucky Breaks in several Escapades,Rumor Versus Reality.而葛浩文的翻译则为Departing for “Downunder”,Labor:Digging a Well,Leisure: Tending a Vegetable Plot,Quickie:A Loving Companion,Adventure:While All Ends Well,Wronged:But home—At Last.

比较两种译法的构成方式,章楚的翻译多是名词加介词词组,而葛浩文的翻译中动词性词组居多。前者的翻译表现出一种静态之感,能让读者感受到情绪的绵延,而后者往往是一种动态的描述,能引起读者对事件过程中所发生之事的种种猜测。

章楚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凸显带着些许的译者特色,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者那种“以事叙事”的超脱。而葛浩文作为外国译者,《干校六记》的时代背景对他而言,并无特殊意义。因此准确传达原文风格特色,满足读者的阅读享受是其翻译的首要原则。

(二)文化负载信息的意义模糊与明晰

在翻译的语言信息转化过程中,有许多信息带有特殊的文化特征,文化负载信息是翻译中的难点,译者在这个过程中的再创作以及所做的取舍对译作会产生很大影响。

《干校六记》中的一些方言词汇和俗语为文章增添了些许情趣,但原文本中的情趣在译文中如何体现,却是一难。试析以下几例:

例1. 外文所原是文学所分出来的。我们连里有几个女同志的“老头儿”(默存就是我的“老头儿”——不管老不老,丈夫就叫“老头儿”)……“老头儿”是这句话中的重要信息,章楚和葛浩文都采用了“old men”这一译法,之所以这样译,因为原文本身就对“老头儿”做了确切的解释,译者无需费尽心思去考虑“old men”与原文本信息之间的连接。与此类似的一例:这次下放是“连锅端”——就是拔宅下放,好像是奉命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章楚译:This time the “send down” process was euphemistically called “moving with pots and pans”-this meant that people had to bring along all their earthly possessions, as if there would be no chance for them to come back again.

葛浩文译:This “downunder”assignment was supposed to be a “pots and pans” resettlement-we were to be uprooted from our homes and moved to the countryside,almost as though we would never return.

原文本中作者对“连锅端”也做了解释,因此章楚的译文和葛浩文的译文都保留了“pots and pans”, 只是在后文的翻译中,葛浩文将“we”作为主语,恐是会引起歧义。原文本中作者的先生被先遣,而作者并没有,所以作者并不是下放人员中的一员,自然不属于“we”的范围内。在面对这种原文本身有解释性信息时,章楚和葛浩文都采用了保留原文特色词汇的策略。

例2. 有一位二十二三岁的小“师傅”嘀咕说:“我天天在炉前炼钢,并不觉得劳累;现在成天坐着,屁股也痛,脑袋也痛,浑身不得劲儿。”显然炼人比炼钢费事;“坐冷板凳”也是一项苦功夫。

章楚译:Evidently forging human beings is more difficult than tempering steel. “Sitting on a cold beach” to teach others is a demanding job.

葛浩文译:Obviously, tempering people is more exhausting work than tempering steel, and being a teacher isn’t all it’s cracked up to be.

“坐冷板凳”原指不受重视,所担任的工作太清闲。章楚将“坐冷板凳”译为“sitting on a cold beach”,同时通过加译“to teach others”带给读者一种坐在冰凉的板凳上“教书育人”的想象,但外国读者在读这句话时能否产生意义上的联想不得而知。比较葛浩文的翻译,并没有将“坐冷板凳”在行文中翻译出来,而是将其具体化为某一事件。

例3. 人家说息县的地,“天雨一包脓,天晴一包铜”。

章楚译:People say that the earth of Hsi-hsien is “a dish of paste when it rains and a sheet of copper when the sun shines.”

葛浩文译:The people had a saying about the soil in Xi County: “When it rains, the ground’s a morass; when the sun comes out, it’s as hard as brass.”

原文中 “天雨一包脓,天晴一包铜”,对称非常工整,“脓”和“铜”押韵,体现了汉字强大的表达能力。章楚的译文,将“a dish of paste” 和“a sheet of copper”置于前,注重文本信息在内容上的表达,而葛浩文用“morass”和“brass”,体现原文中“脓”和“铜”的音韵和谐。并加译了解释性信息“as hard as”。

章楚和葛浩文在翻译中体现了明显的文化身份趋向,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输出文化,也不是一味地注重读者理解,而是在思考中不断选择、妥协和调和,以尽己所能实现自己双重文化身份之间的平衡。

三、结语

章楚和葛浩文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前者熟知中国文化、后者熟知西方文化。以对比他们两人的译文为切口,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身份定位,从中可以发现译者会根据自己文化身份的定位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手段。

译者文化身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需传递源语文化特质,一方面需满足读者理解需要。作为译者,既要掌握源语文化知识也要掌握译语文化知识,又需在不断的平衡反思中,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采取灵活的策略措施,实现翻译的目的。

[1]Djang,Chu. Six Chapters of Life in a Cadre School[T]. Boulder and London: Westview Press,1986. Goldblatt,Howard.Six Chapters from MyLife“Downunder”[T].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4.

[2]刘岚.译者文化身份的回归——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本土化意识培养[J].金田,2014(9):329.

[3]杨绛.干校六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4]姚君伟,姚望.译者如何存在?——论译者文化身份的建构方式[J].山东外语教学,2012(5):89.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王娜(1992-),女,宁夏固原人,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葛浩文干校译者
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难忘老父亲的干校逸事
葛浩文的“模糊”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