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发展及其语言现象研究
2016-12-06赵红
赵 红
元曲发展及其语言现象研究
赵 红
【摘 要】关于元曲我们并不陌生,元曲是我国戏曲发展形成的奠基石,对我国古代戏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与唐诗、宋词共称为中华文化的三大瑰宝。元曲与唐诗宋词不同,元曲在进行选材上面比较注重个人感情的抒发以及情谊的表达,选材的内容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全面,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很多的领域,并且在表达形式上更加的大胆,更加的押运,注重口语的表达形式以及内容的独有特点,对于中华文化的音乐、表演等很多的方面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元曲 发展 语言的研究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在我们学习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元曲的文章,元曲是中华文化中一颗闪亮的夜明珠。元曲在选材上比较注重人物性格的表现形式,对于感情的抒发比较饱满,积极地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严格的鞭挞,对现实生活中的残酷进行揭露,并且经常的展现出对于美好的感情的向往以及追求。
一、元曲的艺术价值
元曲最昌盛的时期就是元代,当时元曲已经成为了大街小巷经常传唱的阶段。唐诗宋词元杂剧,是当时盛行的文艺形式,元杂剧是从元曲中慢慢地分化出来的,并且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成熟。元杂剧的形式比元曲会复杂,元杂剧吸收了当时的词曲以及技艺通过结合发展形成的,所以在进行表演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元曲中经典的一种形式。元杂剧的出现不仅展现了元曲的成熟,还推动了我国的戏曲事业走向成熟,同时用戏曲的形式将小说的内容展现出来,推动了文艺发展新时代的到来。
中国的戏曲艺术形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最终在元代的到繁盛的发展。中国的戏曲形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我国的远古时期,对于祭祀等活动就会进行跳舞祭拜,随后渐渐地到了春秋发展时期以及汉代的角阺等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渐渐地形成戏曲的原型,到了元朝时期,元曲已经到了成熟的形式。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又一兴起的文化艺术形式,对之前的表现形式有所改变与创新。元曲与宋词的表现形势类似,都是采用诗歌的形式进行表述,同时可以根据声音进行填词,用文字进行心理的表述。根据上述的内容可以掌握元曲的发展形式以及对于文化发展表现。
二、元曲语言的表现以及发展
(一)从书面上分析元曲的语言
元代的语言表达主要有三个形式,即传统的文言形式,在口语上进行加工的形式以及硬译形式。元朝对于我国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元朝时期是历史上外族统治时期,对于很多的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对于一个时代的体现,反映了当时的民族风情。
(二)从语言的发展方面看待元曲的语言形式
元曲的语言,是元曲表现的基本形式,经过后期的加工改善形成的。在元代时期北方话已经是普通的语言形式了,但是在书面上的运用还是第一次的展现,虽然在元曲上会有一些带有北方语言的形式,但是元曲的语言作为艺术的形式已经根深蒂固了。
三、元曲在选材上更加的注重情感
对于元曲的创作选材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并且大都是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将艺术家的精彩世界生动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不管是选材中的豪情壮志方面还是亲情爱情方面,对于材料中感情的体现一直是元曲最重视的地方。元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当时的社会黑暗以及当时的民族风情和婚姻制度等社会的弊端,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于人们的压榨以及统治者的残暴等。例如:《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的悲剧的代表。它的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是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的故事里,将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鞭挞。该文章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窦娥冤》将当时的社会现实反应的非常的鲜明,将《窦娥冤》改编成元曲进行传唱,很好的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将当时的封建主义进行了讽刺与鞭挞。
元曲最大的形式特点就是在选材方面情感押运并且阅读的读感非常的好,很适用于演出与歌唱。古诗的诗词讲究的都是押运,并且元曲都是进行长短句的搭配将语言文字衬托的非常的好,在语句上形式多变;加之采用当时元朝盛行的北方话的韵律,严格的将诗韵以及词韵进行比较,更好的使用与舞台的表演以及人们的接受。
四、结语
元曲的产生对于我国的戏曲文化的进步非常的重要,并且推进了我国历史文艺的创新,不管是在选材方面还是在表演方面,元曲都更加的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表现。还有很多的涉及到政治体材的以及经济形势的表演都非常的生动深刻,是我国戏曲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翦伯赞.元曲新论[A].翦伯赞全集:第3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519~520,526.
[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A].王国维集:第3册[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4,1,81.
作者简介:赵红(1976-),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