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中晚期科举制度弊病浅析

2016-12-06周开丽

长江丛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明朝科举弊端

周开丽



明代中晚期科举制度弊病浅析

周开丽

【摘 要】科举制度进入明代中晚期,其弊端日渐显现:主要体现在,援例入监导致生员数量激增,考试方式和范围僵化狭窄导致钻营之风盛行,权贵把持导致科场舞弊严重,等等。科举制度的积极方面日渐衰微,也为明王朝终结买下了隐患。

【关键词】科举 明朝 弊端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该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扩大了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其产生和变化始终是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而产生和发展。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但是到了中晚期,其弊端也日益显现。

一、入监商品化,生员数量激增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到了明中晚期,监生资格已经不完全依靠真才实学,逐渐成为政府公开出售的商品。明景泰四年,山东临清县学生员伍铭等人趁山东缺粮的时机,请愿称愿意纳米八百石,以求进入国子监读书,政府为了缓解缺粮危机,同意其请求,并形成正式的政策,“诏各布政司及直隶府州县学生员,能出米八百石于临清、东昌、徐州三处赈济,愿入监读书听。”[1]这种情况,称为“援例入监”。一开始,政府对援例入监进行人数还是有所限制,但仍然遭到部分官僚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朝廷资其利于旦夕,而遗其患于悠久,诚非计之得也,乞速罢之。”[2]而到后来,只要发生自然灾害、边境危局、财政困难,明政府便放开援例入监的限制,援例入监成为帮助政府解决财政危局的权宜之计。在政府的“公开发售”之下,监生数量大幅度膨胀,参加科举的生员考生和非生员考生也大量增加。然而入监读书不再完全依靠真才实学,导致生员数量过大,良莠不齐,直接违背了国家设立官学的初衷,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也日渐淡化。

一方面,监生和非监生考生不断激增,但另一方面,国家科举考试的名额却没有相应地增加,在明弘治年间,甚至比前期成化年间的科数还少。科举取士数额的缺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巨大需求,“虽有一二幸进者,然亦鲜矣!”这种矛盾,导致明中晚期科举制度的壅滞,使士人学子进退两难,上无进身之阶,下无营生之策,生存都成了问题,以致以往建立起来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逐渐崩塌,内不修身养性,外不齐家治国,“即未之扰官害民,而已为游手之徒,足称‘五蠹’之一矣!”大量的人才囿于科举的迷梦不能自拔,不能从事其他相关行业,导致人才的巨大浪费,同时还引发考生投机取巧,不求真才实学的弊病。

二、抄袭剽窃,钻营投机

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朝中晚期,政府对试卷的格式、采用的问题、出题的范围甚至是答案都有明确的规定,八股文由此成为科举的主要考试手段,考生基本上没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这种文体十分古板,想多写一个字也不行,害人匪浅,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出题者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考生呢?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的人也不知道,这样考出来的是什么人才?因此有人评价道“科举之法,所以破坏天下之人才,唯恐不力。经史,才之薮泽也,片语不得搀入,限以一先生之言,非是则为离经叛道,而古今之书,无所用之。”

同时,此时的科举诸如骑、射、书、算、律等稍微涉及实务的科目都被废止而不进入考试范围,出题范围十分狭小,从而导致试题的内容经常出现前后重复的情况。如此一来,考生便可以抄袭剽窃他人的文章,投机取巧,只需准备以往的考题加以“强化训练”,便可以从容地应对科举考试。甚至出现了“拟题”的现象,应试的举子通过分析以往的命题来揣度当年可能的命题,这十分类似现在的“应试教育”,科举背景下的明中晚期考试完全是教育的指挥棒,科举考试重经义而去文学,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之下,教育的内容自然也以经义为核心,而排斥其他实用的能力和经典的本意。顾炎武在《日知录·拟题》中一针见血的提出:

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乎拟题。且以经文言之,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本经之中,场屋可出之题不过数十。富家巨族延请名士馆于家塾,将此数十题各撰一篇,计篇酬价,令其子弟及僮奴之俊慧者记诵熟习。入场命题,十符八九,即以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檐结构,难易遇殊,《四书》亦然。发榜之后,此曹便为贵人,年少貌美者多得馆选,天下之士靡然从风,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

由于科举制度的以上弊端,致使明中晚期的士子考生不再专心于经典,却将精力专注于所谓的“时文”,古代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完全丧失,学习和教育成为谋官的权宜之计,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很难得有治国理家的实际能力,整个社会弥漫着浮躁扭曲的风气,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日益走向排挤人才的反面。

三、权贵请托成风,科场舞弊严重

由于科举对真才实学的要求和积极意义日渐淡化,而明代“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官僚任职惯例对官员的任职渠道、资历等又使科举成为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唯一渠道,以致社会各阶层孜孜不倦地沉迷于科举,富室巨族、宦官内臣纷纷加入到与贫寒贫民共同竞争的行列中。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公平”的竞争,但实际上,贵族和宦官凭借人脉和财富,往往能够打通各种关系,其子弟金榜题名的机会要远远高于普通百姓。而这种不正当的竞争常常会有不学无术之流高居于庙堂。据载,名士胡缵宗在科举考试中正是缺少足够的后台,险些与高位失之交臂。胡在殿试中凭借个人较高的能力和素养,在考试中已拟一甲,即第三名,已是探花。后因大学士焦芳私庇其子焦黄中,遂抑置胡缵宗为三甲一名。阁臣试官李东阳怜惜胡缵宗之才,特奏请胡缵宗等同于一甲,为传胪,特授翰林院检讨,下不为例,得到正德皇帝允许。而挤兑胡缵宗的黄中正是在其父焦芳庇荫下,在科举考试的包装下,步步高升,“焦芳子黄中会试中式,芳引嫌不读卷。而黄中居二甲之首,芳意犹不慊,至降调诸翰林以泄其忿。”但是黄中的能力究竟如何呢?《明史·阉党传》载:

子黄中,亦傲很不学,廷试必欲得第一。李东阳、王鏊为置二甲首,芳不悦。言于瑾,径授翰林检讨,俄进编修。芳以黄中故,时时詈东阳。瑾闻之曰:“黄中昨在我家试石榴诗,甚拙,顾恨李耶?”

黄中不学无术,但在其父的势力下,考官仍将其定位二甲之首,但焦芳仍不满足。黄中的能力在焦芳的同党、大宦官刘瑾眼里,就是“甚拙”,然而仍能荣登翰林,科举的公平只是水月镜花。科举有限的名额被权贵把持,寒门苦读的考生想要通过科举入仕,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明英宗天顺初年的会试,主考官薛瑄、钱溥、吴节、孙贤等人,都是内阁大学士许道中等权贵荐引,考官门自然投桃报李,发榜时,许道中之子、总兵石亨之侄,皆以私取。而这次会试试题就有错误,如《论语》题,漏掉“颜渊问仁”的句子。权贵子弟的考卷更是错误百出,如回答《孟子》题,把公都子的话说成是告子的。事情传出,舆论哗然,于是有人编一首讽刺诗:

圣主开科取俊良,主司述谬更荒唐。薛瑄性理难包括,钱溥春秋欠主张。吴节只知贪贿赂,孙贤全不晓文章。问仁既是无颜子,配祭如何有太王?告子冒名当问罪,周公系井亦非常。阁老贤郎真慷慨,总兵令侄独轩昂。榜上有名谁不羡,至公堂作至私堂。

这首讽刺诗,把当时科举的黑幕揭露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在明中晚期,正是世界文明由彼此隔绝走向融会联系、突飞猛进的关键时期,随着当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经利玛窦西洋学者等人的介绍传入中国,中国自身也培养出诸如徐光启等优秀的科学人才,并且资本主义萌芽也在中国南方地区出现,历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次绝好的变革契机。然而明朝的统治者未对此加以重视,作为上层建筑的科举制度却作为消极的因素释放着阻碍的力量, 从明中后期到满清终结,科举废止,中国人民因为科举制度的弊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明王朝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条支流,其最终灭亡,究其原因,科举之弊也是不可否认、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卷一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明实录累纂[Z].

[3]文征明.甫田集·三学上陆家冢宰书.卷二十五[Z].

作者简介:周开丽,女,中共黔南州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明朝科举弊端
跟踪导练(四)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I Am not just a Statistic,I Am Survivor
“科举”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试析播州之役对明朝的影响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