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的基本精神
2016-12-06胡俊
胡 俊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北京 100000)
简析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的基本精神
胡 俊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北京 100000)
保罗·蒂里希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基督教神学家之一,他毕生从事基督教神学的研究和讲学工作。蒂里希提出的“终极关怀”概念被科学界广泛关注,也成为东西方宗教研究中的重要探讨对象。对于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蒂里希研究颇多,并试图阐释诸多宗教因素在文化现象中的所在。他的主要神学想集中体现在《文化神学》一书中。本文对他在《文化神学》中反映的基本精神做简要探讨。
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终极关怀
保罗·蒂里希(Paul Tillich)是当代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他出生于1886年的德国,青年时期曾求学于柏林大学、图宾根大学和哈雷大学等名校,并获得布列斯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一战期间,蒂里希被召入伍,在西线服役,入伍时的身份是牧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因为反对希特勒的“纳粹”运动而受希特勒政府迫害,从而被迫离开德国,迁往美国。经过自己的努力,他先后任教于纽约协和神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并先后出版了《文化神学》、《存在的勇气》、《新教时代》、《系统神学》等著作,其中《系统神学》被学界力推为世纪神学之作,最终蒂里希成为二十世纪最成功的基督教神学家之一①。他一生致力于神学的研究和教学,虽然《系统神学》在他的学术生命中有至高地位,但是他自己承认,虽然涉及的主要是系统神学领域,自己学术的兴趣点却都围绕着宗教和文化的关系问题展开,蒂里希的兴趣点也构成了他的神学理论的中心线,所以《文化神学》这本著作更能反映蒂里希的学术的兴趣和特色,更具研究价值。本文就简单介绍蒂里希的文化神学思想。
蒂里希认为,“宗教是人类生活所有机能的基础,它居于人类精神整体中的深层”②,这里的“深层”指的就是人类精神生活里面最终极的一面,他解释为终极关怀。并且他认为,信仰就是被终极眷顾支配的状态,这种终极眷顾就来自于上帝。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督教宣称,耶稣基督显示的上帝就是真正的上帝,唯一的,至上的上帝,所有其他的生灵都不具有这些属性。那么“基督教就可以要求这样一种非凡特性,即在人类困境的条件下,创造一种新的现实,因为基督教赖以建立的事件即具有那种非凡性。”③耶稣就是这种现实的缔造者,但是他屈从于这样一种悲剧,其结果是造就了一种新的现实,而教会就是这种新的现实的体现。这就导致了几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基督教提出的信仰的条件与基督教会无关,而与基督教会赖以存在而编造的事件有关。基督教会试图避开现实世界的评判原则的制约,但是它本身就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罗马天主教会走向了悲剧。而新教在某些原则上避开了这些方面。
第二,神圣和世俗之间的界限消失。如果宗教是某种终极眷顾的表现,那么这种终极眷顾就是无条件的,无条件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对象面前都奏效,这就造成神圣和世俗界限的弥合。然而现实却不是如此,人的独立性指引着人确立自己的独存性,而宗教的神圣因素要求宗教独立于人而存在。这也是启蒙运动高举理性大旗的缘由。④
第三,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宗教作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其本质就是赋予了文化意义的本体,而文化就是宗教想要表达自身对人类各种关怀的形式的总和。⑤即“宗教是文化的实体,文化是宗教的形式”⑥。蒂里希认为,当代工业社会里人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工业社会促使人丧失了与现实的紧密接触;一是上帝变为多余的,任何上帝的参与都会影响人类对技术的开发运用。宗教与现代社会思想格格不入,取而代之的是种种科学和技术思想,人们的思想里充斥的不再是宗教的祈祷,而是新兴的各种价值观。这种状况导致了宗教的边缘化,也造成了宗教与文化的格格不入,这是西方文化危机的原因。存在主义的出现开始对工业社会文明进行最深层次的反抗,这种反抗针对人在工业文明中扮演的角色而言。人应该反对工业文明的“异化”⑦,重新成为世界的主宰。
宗教现实化有几种文化形式,一是语言的使用,宗教没有神圣语言,它的语言都是世俗的语言,用世俗的语言表达神圣的东西,这是宗教与现实紧密的接触;二是宗教艺术,宗教艺术正如其他艺术形式那样遵从了忠实原则,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类的精神;三是认识领域,即我们不能用存在主义解释基督教的象征意义。
蒂里希的文化神学的初衷是解决西方面临的文化危机,他认为,只有把神圣领域的宗教和世俗领域的文化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精神分裂状况,消解西方的文化危机,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寻得自身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有精神的关怀,更进一步来说,可以解决人类内心的空虚和生存怀疑问题。
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定要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正如张志刚对蒂里希思想的解析,蒂里希是“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基于信仰主义立场的文化神学,或者在此意义上简称为‘泛宗教论的文化神学’”⑧。因此,要想摆脱生存的困境,必须由人类自身提高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实现,而不能仅仅依靠精神层面,不能仅仅依靠“终极关怀”。
注释:
① 王克琬.《罪就是人的异化——蒂里希罪论思想初探》[J].广州: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总第28期).
② [美]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M].陈新权,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7页.
③ [美]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M].陈新权,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50页.
④ 同上,第52页.
⑤ 同上,第53页.
⑥ 同上,第53页.
⑦ 异化:在哲学中指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⑧ 葛斐然.《蒂利希的文化神学探析哲学研究》[J].北京:哲学研究,2013年18期.
胡俊(1990—),男,回族,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B712
A
1672-5832(2016)04-0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