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板印象视角下的地域冲突、责任归因与个体态度——基于香港与广州青年群体的实证研究*

2016-12-06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陆港刻板消极

张 蕾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新闻传播学】

刻板印象视角下的地域冲突、责任归因与个体态度——基于香港与广州青年群体的实证研究*

张 蕾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实证调研发现,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消极,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积极。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容易以一种强烈化的情绪表达影响青年受众的信息选择和价值判断,进而对刻板印象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两地青年对彼此地区居民的刻板印象还影响到了双方对“陆港之争”产生的原因感知,呈现出一定的责任归因偏差。刻板印象对香港青年与内地居民交往的态度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刻板印象;责任归因;个体态度;两地关系

一、引 言

香港与内地本是地缘亲近、经济互补、情感互融的共同体,自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来,两地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和谐发展阶段。然而随着赴港自由行政策的持续推进,大量内地游客涌入香港,游客不文明行为引发的冲突事端接踵出现,经由媒体报道发酵甚至衍生成为严重的社会性事件。在一系列冲突中,2012年初爆发的“港陆之争”是极富代表性的一次。2012年1月初,由内地小童在港铁车厢内吃点心面引发的纠纷视频被放上网后,许多香港网民立即把矛头指向其内地人身份,声讨内地人不文明。1月21日,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发表了“香港人是狗”的言论,此事将香港长期存在的关于“内地人”的讨论推向高潮。一群香港市民2月1日自发性捐款,在香港《苹果日报》刊登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全版广告,以眺望维港的蝗虫暗讽内地人。自此之后,香港当地的“驱蝗事件”屡有发生,甚至不断升级,针对的对象已经由内地游客扩展到赴港求学的内地学生等人群。

“蝗虫”与“狗”作为负面情绪的宣泄代指,是否已经成为陆港两地居民,尤其是青年群体对彼此印象的真实概括?这样的负面印象又是否是导致两地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观察发现,参与此次“陆港之争”的主要是两地的青年群体,他们进行口水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微博、高登社区等新媒体。鉴于此次“陆港之争”激起的社会舆论影响强烈,本研究在2012年事件发生后进行了相关的实地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广州与香港两地的青年群体,希望为两地的和谐发展提供建议性意见。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刻板印象及其属性

刻板印象是“由人们对于某些社会群组的知识、观念和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①Macrae,C.Neil,Stangor,Charles,Hewstone,Miles,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6,p.42.,在心理学中是“对群体成员典型特性所持的信念”②陈皎眉、孙旻暐:《从性别刻板印象威胁谈学业表现上的性别差异》,载《教育研究月刊》2006年第7期。。

人们对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可能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特质。积极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类群体形成的比较积极的观点和认知,例如中国人勤劳;消极刻板印象则是人们对某类群体形成的比较消极的观念和认知,比如中国人不文明。③Greenwald,A.G.,Banaji,M.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Psychological Review,Vol.102,No.1,1995,p.4.

在“陆港之争”中,“狗”、“蝗虫”等代表消极刻板印象的词汇频频出现在媒体上,那么作为社会新生代和中坚力量的代表,以及“陆港之争”的主要参与者,青年群体对两地居民的刻板印象究竟是怎么样的,是倾向于消极还是积极?据此,本研究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青年群体对两地居民的刻板印象都偏向于消极。

(二)刻板印象的形成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的观点,并指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不可能接触到所有与他们相关的事物,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由此他提出了刻板成见的观点,即我们在观察世界以前,已经有人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了。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媒介被认为是最容易接触和被广泛利用的主要消息来源,当与其他群体的直接接触缺乏时,大众媒介在刻板印象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⑤Y Fujioka,“Television Portrayals and African-American Stereotypes:Examination of Television Effects When Direct Contact Is Lacking”,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76,No.1,1999,pp.52-75.

同时,个人接触也会对刻板印象的形成产生影响。Allport的接触假说理论提出个体通过直接接触外在群体,经过印象形成过程收集外在群体成员信息;更多的接触将培养正面的态度,可能会改变原先消极的刻板印象为积极的刻板印象,缺乏接触则导致消极刻板印象和偏见。⑥廖圣清、景杨、张帅:《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接触和国家印象:以刻板印象为研究视角》,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香港地区关于港人对日本与南韩的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接触有助于正面印象的形成。⑦李少南:《香港人对日本与南韩的刻板印象》,载《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那么,两地青年对彼此地区居民的刻板印象是否受到新闻供给机构的影响?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个人接触是否会影响到刻板印象的形成?据此本研究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媒介接触、个人接触存在相关关系。

(三)刻板印象与情绪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表明,刻板印象会影响群体的信息加工方式,即使是在相同条件下,人们也会倾向于认为那些他们持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更具有与刻板印象一致的特点。⑧Hamilton,David L.,Rose,Terrence L.,“Illusory Correlation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tereotypic Belief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39,No.5,1980,p.832.同时,作为认知结构的重要成分,刻板印象会以独有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某些日常行为,对于事件主体的原有刻板印象,可能会影响人们面对事件时的反应。⑨张燕、高红梅、王芳:《北京学生对日刻板印象及3·11地震后的情绪和援助意向研究》,载《心理学探新》2013年第3期。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对归因存在影响,如不同地域来源的被试,其归因偏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地群体更倾向于做出内归因。①邹庆宇:《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8页。据此本研究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设:刻板印象与特定事件的责任归因存在相关关系。以及第四个研究假设:刻板印象与个体态度存在相关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刻板印象的测量

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测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自由反应法、Katz-Braly法、Gadener法等。②罗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模型及方法综述》,载《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本研究采用自由反应法。自由反应法是评估刻板印象最容易的测验之一,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刻板印象和社会态度上。与选择性反应法相比,自由反应法能更好地预测偏见。③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5页。在问卷中设置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受访者分别写出描述香港人和内地人的一个词语。随后,对该词语进行赋值。对于贬义的,即代表消极刻板印象的词语赋值为1,如“不文明”、“没素质”等;对于中性词汇,即没有明显态度倾向的词语赋值为2,如“没感觉”、“粤语”等;对于褒义的,即代表积极刻板印象的词语赋值为3,如“勤劳”、“素养高”等。由此1~3就代表了受访者对特定群体刻板印象的变化,即消极—中立—积极。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说明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年5月25日至6月20日进行的香港与内地居民关系的调查。调查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参与实施。考虑到地域分布的代表性,抽样的可操作性以及本次事件参与群体的属性,本次调查把目标总体调整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州市的青年群体,制作两份问卷分别在香港和广州两地派发。其中,香港部分由暨南大学的香港籍学生在当地采取街头偶遇方式以及定点派发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在派发前会先询问被调查者是否是香港本地居民,如若不是不列为被调查对象。在香港共发放问卷384份,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有效回收率为94.3%。内地部分按照区域分配分别在广州市的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番禺区和白云区这五个区域以街头偶遇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32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有效回收率为88.4%。总计发放问卷816份,回收有效问卷744份,有效回收率为91.2%。所有问卷数据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和分析。

香港样本的平均年龄为24.47岁(标准差4.728);男性占53.9%,女性占46.1%;高中及以下学历占19.9%,大专学历占11.3%,大学本科学历占67.1%,硕士及以上学历占 1.7%;月收入6 000元及以下的占61.8%,6 001~15 000元占23.3%,15 001~30 000元占10.8%,30 001元及以上的占4.1%。广州样本的平均年龄为25.49岁(标准差5.226);男性占48.8%,女性占51.2%;高中及以下学历占21.5%,大专学历占18.3%,大学本科学历占51.0%,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2%;月收入2 000元及以下的占44.5%,2 001~4 999元占33.7%,5 000~9 999元占16.6%,10 000元及以上的占5.2%。

四、研究发现

(一)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偏向于消极,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积极

自由反应法进行测量的结果显示,两地青年群体对彼此地区居民的刻板印象存在较大的差别,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消极,而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积极。如表1和表2所示为调查中刻板印象呈现出的高频词汇。

表1 香港青年眼中的内地居民

表2 广州青年眼中的香港居民

从这些高频词中可以明显看出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消极,在排序前10的高频词汇中,仅有排序第二的“有钱”/“富有”等词汇属于中性词,其他高频词均带有贬义色彩。相比之下,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以积极为主,如“有素质”、“文明”等,同时也存在着中立的态度和消极刻板印象。

通过对这些词语进行赋值和统计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结论。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刻板印象的平均分值为1.43,用赋值的中间值(2)作为标准,做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显著低于中间值(t=-17.75,p<0.001),即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消极。而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刻板印象的平均值为2.15,显著高于中间值(t=3.598,p<0.001),即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积极。

人口学变量中受教育程度、年龄、月收入与刻板印象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如表3所示)。而在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分析中发现社会阶层与刻板印象存在正相关关系(G=0.13,p=0.048<0.05),即广州青年在广州所处的社会阶层越高,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越偏向于积极。但这样的相关关系并不存在于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中。

表3 人口学变量与刻板印象的关系

(二)个人接触、媒介接触与刻板印象

Gordon Allport的接触假设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体与其他群体成员进行直接且有效的接触时,将能减少其对这个团体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①孙旻暐、林秀珍、邱敏绮、王瑞兴、苏完女:《华人社会中的刻板印象与接触假说确定——以台湾大学生为样本》,心理学与社会和谐学术会议论文,湖北,2011年,第125页。在本研究中,用“是否在内地/香港生活过”作为测量个人接触的变量,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香港青年在内地的生活时间与其对内地人的刻板印象没有显著的关联。总体而言,尽管在内地生活过的香港青年所持消极刻板印象比例低于没有在内地生活过的香港青年,但消极刻板印象的比例并没有随着与内地居民接触的增多(在内地生活时间越长)而得到减少,反而是长期在内地生活的香港青年所持消极刻板印象比例较高,达到59.7%。由此可见,部分香港居民对内地居民的消极刻板印象并非凭空想象而产生,这样的刻板印象往往更难以减少和消除。

表4 香港青年在内地生活的时间与刻板印象差异(%)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广州青年的调查中,更多的个人接触也没有增加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积极刻板印象。无论是否在香港生活过,对香港居民持积极刻板印象的广州青年比例均没有太大变化。如表5所示,个人接触与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积极刻板印象形成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表5 广州青年在香港生活的时间与刻板印象差异(%)

那么刻板印象的形成是否会受到媒体影响呢?香港是一个媒体行业高度发达、言论开放自由的社会。在“蝗虫事件”或者称之为“陆港之争”中,虽然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影响依然不能小觑,但是以facebook、twitter、高登等为代表的新兴的网络社交媒体更受香港青年的青睐,成为首选的信息获取渠道,比例达到了30.2%(见表6)。此次“陆港之争”的导火索“内地小童港铁上食点心面”也是在高登上流传开来并引起香港青年负面情绪的。而在“孔庆东对香港人出言不逊”的事件中,传统媒体新闻声量比例很小(仅1%)。该事件影响本不应该如此巨大,但网络视频(46%)、微博(7%)、网友互动(46%)等新媒体参与进来,占了99%的舆论声量(见图1),使该事件被广为传播,挑起两地民众对立情绪,也成为随后“香港人,忍够了!”广告刊登的导火索。

表6 香港青年关注“蝗虫事件”/“陆港之争”的最主要媒体渠道(%)

数据结果也表明更容易引起青年受众关注的新媒体在报道陆港关系时表现出了更高的情绪倾向性,情绪倾向均值达到了3.02(标准差1.091),高于传统媒体的2.76(标准差1.090)。单因素方差分析证实了不同媒体类型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情绪性倾向(F=2.616,p=0.017),即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容易以一种强烈化的情绪表达影响青年受众的信息选择和价值判断(见表7),进而对刻板印象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图1 “孔庆东对香港人出言不逊”的舆情监测数据②该图来自网眼榜:《2012年一月份网络热点事件》,载 http:∥www.wyyyy.com/Monitor/contents/1208/25.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8月23日,因此百分比未保留一位小数。

表7 香港媒体报道陆港关系时的情绪倾向差异

以香港媒体报道为例,有学者指出在对内地人的报道中,香港传统媒体大多观点客观,持论公平;以高登和facebook为代表的香港主流新媒体则是观点过激的香港网民的聚集地,他们往往对内地居民有较大负面情绪,经常通过极端化的言行进行表达。③孟庆顺:《内地、香港民众冲突与“一国两制”实施中的问题》,载《当代港澳研究》2013年第10期。而这两个新媒体的受众主要以香港青年群体为主,长久以往极容易形成对内地居民负面的刻板印象。

(三)刻板印象与责任归因

根据刻板印象研究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理论,不同群体对于自身群体都表现出一定的偏好,而对于对方群体的态度则有所差异;本地群体更倾向于做出内归因,从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判断客观事物,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和内在,而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他人或外在。两地青年对此次事件发生原因的感知存在一定倾向的自利性归因偏差。这种归因偏差又与刻板印象存在密切关联。

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如表8所示),对内地居民持有消极刻板印象的香港青年将事件归因于内地人的比例较高,而持积极刻板印象的香港青年则更多地把原因归于香港人。如在对内地居民持消极刻板印象的受访香港青年中,有68.5%的人认为此次事件的原因是内地人素质过低,50.9%的人认为是内地游客缺乏认错态度,46.1%的人认为是内地游客过分抢购香港商品。而在对内地居民持积极刻板印象的受访香港青年中,有28.6%的人认为是香港人小题大做,42.9%的人认为是香港人对内地本来存在偏见。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广州的样本中。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地青年对此次事件的归因。

表8 刻板印象和原因感知差异(%)(多选题)

除了原因感知之外,统计分析还发现刻板印象与香港青年的责任感知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对内地居民持有消极刻板印象的香港青年把事件发生的责任归于内地人的比例更高,有26.7%的人认为此次“陆港之争”的责任主要在于内地人;而对内地居民刻板印象为积极的香港青年中,相应的比例仅有6.7%。

值得强调的是,在“陆港之争”中,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香港居民频频以蝗虫暗讽内地人,强调内地人侵占了香港的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香港青年认为香港的资源不紧张。在问卷中设计了“您觉得香港资源紧张,有多大的程度是由内地人造成的”这一问题,使用5点量表法进行测量(1为完全不是由内地人造成,5为完全是由内地人造成)。将这一变量与刻板印象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对内地居民持不同刻板印象的香港青年对资源紧张的归因存在显著性差异(F= 5.558,p=0.004),刻板印象越消极,越倾向于把香港资源紧张的原因归于内地人(如表10)。

表9 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与责任感知差异(%)

表10 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与资源紧张归因的差异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大胆推测,近年来香港社会的某些资源紧缺状况引起了香港居民的不满,而日益增多的赴港内地游客和购物者则加重了他们的危机感和负面情绪。长期以来累积的对内地居民的消极刻板印象已经影响到他们对社会矛盾的归因,即香港居民更倾向于认为内地人侵占了香港的资源而导致了当前香港的资源紧缺。此番心态为“陆港之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四)刻板印象与个体态度刻板印象对决定个体关于人与事的知觉、判断的影响很大。①廖圣清、景杨、张帅:《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接触和国家印象:以刻板印象为研究视角》,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1期。在本次研究中,用“对开放内地居民港澳自由行的态度”作为测量两地居民对彼此交往态度的变量,使用5点量表法进行测量(1为非常反对开放自由行,5为非常支持自由行)。对内地居民持不同刻板印象的香港青年对开放自由行的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F=7.992,p<0.05)。刻板印象越积极,越倾向于支持开放自由行,反之则倾向于持反对态度。

表11 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与对开放自由行的态度差异

五、结语与讨论

近年来,香港在与内地的经济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和谐的音符频频发声,背后的原因纷繁复杂。2012年的“陆港之争”为研究陆港关系提供了典型的案例。青年群体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情绪表达与意见倾向决定了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尤其应该引起特别重视。本次研究特别选择以18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群体作为调查样本,力图通过对香港与广州两地青年的对比研究,以刻板印象为切入点,探求化解两地之间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实证调查发现,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消极,内地青年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则偏向于积极。两地青年的受教育程度、年龄、月收入、社会阶层与刻板印象之间无显著性相关。这也许是因为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一旦形成便难以有很大的改变。①张洪英、高丽娟:《刻板印象稳定性的理论分析》,载《理论学刊》2005年第3期。

媒体对刻板印象形成的影响是一个复杂、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某一个单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很难做出直接的关联性判断。但从某些常态化的媒介接触习惯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其与刻板印象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群体而言,新媒体的影响不容小觑。数据分析表明香港青年认为当地新媒体上关于内地居民的言论具有强烈的情绪化倾向。在这种言论的影响下,香港青年较容易形成对内地居民的负面刻板印象。

与媒介接触相反的是,个人接触与刻板印象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甚至还出现了与接触假说相悖的情况:更多的个人接触没有使两地青年对彼此地区居民的消极刻板印象得到减少,也没有使积极刻板印象得到增加。

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值得内地居民反思。在本次调查中,56.5%的香港青年和37.0%的广州青年认为“陆港之争”发生的原因是内地人素质过低,同时有87.6%的香港青年和85.6%的广州青年认为促进两地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内地人提高自身素质。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刘佩琼指出,香港普通市民最常接触的内地人是游客,游客的表现直接影响内地人在港人心中的形象。一些内地游客在港的不文明举止容易被媒体渲染炒作,所以内地人出游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同时内地媒体在这方面应加强宣传,做好公共教育。②刘欢、张雅诗:《专家学者:陆港两地关系在磨合中融合》,载http:∥news.takungpao.com/hkol/topnews/2012-12/135048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12月26日。

香港居民同样也应为两地关系的改善做出积极贡献。香港《大公报》的评论曾指出:随着两地经济融合不断深入,内地一部分居民也开始对香港一部分居民的言行和习惯表示不满,这种不满部分是由香港居民“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造成的。③周八俊:《妥善处理港陆磨合问题》,载http:∥mag.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27&docid= 102003544,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2月8日。对香港居民刻板印象偏向于消极的广州青年多用“高高在上”、“高傲”等词来形容香港居民,更有92.6%的广州青年认为促进两地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港人要平等看待双方关系。因此,“作为开放社会的香港人,应该对内地人多一点包容,客观承认内地人有许多不同的行为习惯”④顾则徐:《再听一听陈天华的“警世钟”》,载http:∥gd.qq.com/a/20120202/000209.htm,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2月2日。。

事实上,尽管个人接触与两地青年刻板印象的形成没有统计学上的相关关系,但本次调查选取的两个群体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人际接触会比较频繁,因此个人接触仍可能在某方面影响着两地青年对彼此的刻板印象。这更加要求两地青年在交往时要相互尊重彼此文化,树立良好形象。

相比于刻板印象本身,刻板印象在地域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和对两地关系的影响更值得关注。这首先体现在两地青年对冲突原因的感知上。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地青年对事件的归因呈现出自利性的偏差倾向。而归因偏差是引发冲突的导火索,人们会因为归因偏差,错误地理解对方的行为,从而引发冲突①时勘、龚增良:《群体骚乱的社会心理学机制》,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年第3期。。例如,在部分香港青年眼中,内地居民是一群“不文明”、像“蝗虫”一样侵占香港资源的人。在冲突发生后,这部分香港青年在责任归因时会把这种消极的形象和事件发生原因联系起来,认为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内地居民不文明,他们甚至会把正常的购物和旅游行为也视为对香港资源的掠夺。负面的想法最终可能会转化为极端行动,如走上街头,参与反对内地居民来港的游行。

另外,刻板印象也影响了香港青年对开放自由行的态度。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越倾向于积极的香港青年,越支持开放自由行。为此有学者认为,加强两地关系的一个关键在于香港居民摒弃对内地的成见。“香港人应以更开放的态度和眼光去看两地关系,抛开固有的概念和想法。”②刘欢、张雅诗:《专家学者:陆港两地关系在磨合中融合》,载http:∥news.takungpao.com/hkol/topnews/2012-12/135048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12月26日。

刻板印象对香港与内地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破除彼此的成见、消弭隔阂,任重而道远。在此过程中,媒体应该发挥积极的建构作用。然而目前大众传媒的表现却令人不甚满意,在本次调查中,有44.6%的香港青年和60.8%的广州青年认为媒体在报道两地关系时存在一定情绪倾向,有42.3%的香港青年和57.2%的广州青年认为媒体客观报道是促进两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有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是参与此次“陆港之争”的两地青年其实并没有多少交集。香港青年在以高登社区为主的香港主流新媒体上谈论此次事件,而内地青年则在新浪微博上,双方很少登陆彼此的社区进行直接的交流。两地青年这样的“隔空骂战”更容易使小事件被激化,“内地幼童香港街头便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如何通过媒体对两地居民进行公共教育,加强沟通交流,消除彼此的消极刻板印象和偏见以促进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将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

跨区域调查尤其是跨越不同社会环境状态的刻板印象调查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调查对象的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本研究仅选择了香港与广州两地作为取样地点,并采用街头偶遇的调查方法,因此在研究结论的代表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改进测量方法,提升研究质量。但是作为探究陆港两地关系的一次有意义的研究尝试,还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其他相关研究带来些许启发。

[责任编辑 王 桃 责任校对 李晶晶]

G206

A

1000-5072(2016)05-0059-09

2015-12-11

张 蕾(1978—),女,河北保定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舆情与社会管理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精神健康的风险评估与危机干预研究》(批准号:13CSH077)。

*感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荟云对本文做出的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陆港刻板消极
华远陆港 预制菜风头正劲
消极的后果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发现、创新、引领、实干
中性自由
中西部地区主要陆港协同发展分析
国外陆港发展对沈阳国际陆港建设的启示
让自己发光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