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教育在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016-12-05孙贯杰许银利
孙贯杰+许银利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频发,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不幸。登封市检察院借力国学,将孝道教育引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中,借助社会力量,探索开展对涉罪未成年帮教工作机制,效果良好。
关键词:孝道教育 未成年人犯罪 帮教工作
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频发,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不幸,也对依法治国的全面实现提出了严峻挑战。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司法办案主体的基层检察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登封市检察院借力国学,将孝道教育引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中,借助社会力量,探索开展对涉罪未成年帮教工作机制。自该项工作机制开展以来,该市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明显下降。2012年至今,该院帮教过的200余名未成年人无一重新犯罪。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自2008年至今,该院受理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17件316人,占全部刑事案件受案数的3.95%,占总人数的3.81%。从危害结果上看,不仅对国家制度和国家利益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公众的生活、学习、工作秩序和身心健康以及安全保障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和破坏,不仅直接危害到被害人的财产、生命,而且给被害人家属和嫌疑人自家家属造成一定的伤害。最重要的是,未成年人犯罪同时也害了自己,改写自己的人生,埋葬自己的前途。有一些未成年人一旦犯罪无法回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笔者在此仅举两例予以说明:一为未成年人段某某,男,1989年出生,16岁因强奸罪被登封法院判刑,22岁犯抢夺罪被登封法院判刑,24岁犯盗窃罪被新郑法院判刑,刑满释放后一个月因犯抢劫罪再次被登封市法院判刑;二为未成年人李某某,男,1982年出生,17岁因犯抢劫罪、强奸罪被登封法院判刑十七年,刑满释放后半年再次犯抢劫罪、强奸罪被判处十三年有期徒刑,在承办人讯问李某某过程中了解到,李某某前次犯罪刑满释放后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在家中无所事事,极不适应社会生活,家人也对其漠不关心,便觉得生活没有意思,还不如在监狱里生活稳定,便又走上犯罪道路。类似情况屡见不鲜,有时一个办案人能在几年内连续四五次办理同一个案犯,这些未成年人初次犯罪以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挽救,重新犯罪率极高,他们逐渐与社会完全脱节,对人生失去信心,最终葬送一生前程,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二、登封市检察院的帮教实践
随着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检察机关自上而下成立了审查办理未成年案件的专门机构。登封市检察院于2012年12月25日成立未成年刑事检察科(以下简称未检科),专门负责未成年案件的批捕、起诉、监督、预防工作。干警们发现未成年犯罪发生的原因,法律意识不强是枝末,而伦理道德观念缺失是根基,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他们是非不清,方向不明,感情冲动,义气用事。
办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树立教育、感化、挽救的执法理念,开展帮教、挽救,未检部门干警深感压力之大。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孩子缺德、缺孝问题,他们经过审慎认真的学习研究,借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做人伦理道德教育,是治策之本。在具体形式上,登封检察院采取五个一帮教措施。即一开放、一集中、一封闭、一回访、一跟踪,全方位进行道德补课。为强化帮教效果,他们每年组织一期法制与道德教育学习班,请家长和涉罪孩子们一同学习。学习班每期三天或者四天,全封闭,检察干警与学员孩子和家长一起学习。他们用经典读物《弟子规》作为读本,以孝道为切入点,有光盘视频,有老师现场授课。学习中是一课课、一天天深入,天下父母栏目《十七岁的秘密》看过以后,直叩孩子们那柔软的孝道神经,这些孩子被主人公的孝行感动的是泪眼直流,自感羞愧。课间分享中,孩子们主动认识自己对不起父母、不孝敬;母(父)亲也主动给孩子道歉,不懂得如何关爱和引导孩子,架起了母(父)子之间的沟通桥梁。亲子互动课程中,安排让孩子给母(父)亲洗脚,践行孝行,母(父)子之间建立起了互动的桥梁。学习班最后,孩子与父母面对面汇报自己的收获。帮教过程中,这些孩子孝心大开,一个个都写下了很多感人的感悟和收获。如,涉嫌盗窃的孙某,案发时16岁。帮教后,她写下了几十篇的心得体会,其中一篇中这样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一条我都没做好,真惭愧。我以前被娇宠惯了,爸妈叫我,我也满不在乎,而且态度不好,他们也就不让我做什么。偶尔让我去买盐,我都是嘟嘟囔囔,说妈烦人,心里一万个不愿意。现在想起来,当时扇我一耳光都应该。我现在只能忏悔,一点点改自己的过错。现在妈妈跟我说话,我都细心听着,我和她说话态度谦恭。看到妈妈眼角的皱纹,我的鼻子酸了,真正体会到了讲座中的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爸爸妈妈一天天在老去,我现在不尽孝何时尽孝?
这些孩子们写下的篇篇日记感悟,干警们读着不时都会落泪,深深体会到他们也是一个受害者,其一,他们没有福气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其二,他们原本善良,但社会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良诱惑太多;加之认知能力差,很容易被侵袭和感染;其三,犯罪之后,社会会给他们贴上标签,影响参军、就业等等。
经过孝道的学习践行,这些涉罪未成年人的变化是惊人的:一是产生了知错之心,他们在日记中深刻地剖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认识到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良习性;二是产生了改过之心,一改过去唯我独尊、满不在乎的心态,规规矩矩、认认真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心改过;三是产生了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被害人的谅解和宽容,感恩检察机关对自己关怀和帮助;四是产生了立志之心,克服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走出阴影,积极进取,为自己明确奋斗目标,或上学,或上班,转变自己的人生道路;五是产生了敬畏之心。敬畏圣贤文化如此伟大,孝道力量如此有魅力。他们回家后还坚持每天读《弟子规》,不仅自己学好,同时还影响自己的亲戚朋友都发生了变化。实践证明,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行孝道教育,不仅切实可行,而且效果出人意料。以上涉嫌盗窃案的孙某,经过登封检察院的帮教,符合附条件不起诉条件,最后对孙某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诉讼过程中,孙某又考上了大学。在学校里孙某又申请到附近的养老院做义工,充分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孝道的伟大。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德行之根本。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涉罪未成年人帮教过程中也挽救了无数人的命运和家庭。它有助于培养他们知恩图报、孝亲敬长的道德品质;有助于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由孝及悌,将对父母之爱,对兄长之尊重推之于世人。“夫孝,德之本也”,通过孝道的学习和感化,他们形成正确见解,能够知错悔过,加强自己品质的培养,改变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而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从孝道教育入手,孝道理论完整深刻,内容广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更是涉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登封市检察院果断而迅速地把孝道教育落实在未检工作中,教化、挽救了一批濒于堕落、前途无望的未成年人。这一做法也于2014年初被中央综治办、团中央评为“十佳优秀创新”奖,2015年11月,登封市检察院被河南省检察院评选为“河南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机制创新示范点”。2014年11月份,高检院组织20多家中央、省级媒体到登封市检察院开展专题采访。2016年4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一行18人到该院视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