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的钓鱼人
2016-12-05黄二
黄二
一个住在崇山峻岭中的老人,每日肩上扛着一根比身体长两倍多的钓鱼竹竿,慢慢吞吞地在山道上游荡。
这里的山很高,一座挨一座,挟着西南雪峰山的余势奔涌而来。要在起起伏伏的山脊间找到能钓鱼的山塘是颇费周折的。老头在三八节那天离开了山坡上的那间小瓦屋,三天了,他翻过了三座山头,现在迎着细雨斜风,在山道的拐角处,隐隐约约又能看到自己山坡上掩在绿树丛中的屋了。
老头姓李,是我外祖父的堂弟,跟他堂兄一样,一辈子就好钓鱼。他堂兄去世后,他突然就喜欢这样离家出走钓游鱼了。刚开始家里崽女很着急,后来发现他并没走丢,也就放下心思,由着他去。有一次喝多了乡下的苞谷烧,他满脸放着红光说:“我哥回家了,要我领着他四处走走玩玩,他不大识得路呀。”周围的人听着被吓得一个趔趄。
李老头累了,总是歇在临河的那面山坡上,慢慢地看着脚下的这条河。河在大山尽头拐弯处被一座大坝拦住,就是中南地区很有名的柘溪水库。那一大片翠绿的汪洋深不可测。几十年来,水底长成了巨大的鱼。据说有一次大山洪袭来,坝顶溢水,跟人一样大的鱼一条接一条往坝外跳,跳下坝就摔晕在水里。下游河边的人驾着船,可劲地捞。有的时候鱼没晕透,尾脊一扇,连船带人都被掀翻在水里。李老头也去水库碰过一次运气,结果刚把饵扔进水里就被大鱼咬住,连人带竿扯进水里,幸亏揪住岸边一棵横着的树才保得命回来。李老头后来逢人问起就说,那哪是鱼,比犁田的水牛的劲头还大,肯定是精怪了。
李老头肩扛一根竿外,腰边还挂着一个竹鱼篓。出门一月两月的,一分钱不带,生活就靠这鱼篓。篓里除了钓的鱼之外,还有山上顺道采来的木耳、茶泡之类,走累了,遇到山道边的人家,就迎着犬吠去叫门。山里人大都率真耿直,老人把鱼篓里的把戏统统倒出来,请主人家莫嫌弃收下,主人家于是觉得受之有愧,3月份还有过年剩下的腊鱼腊肉,赶紧拿出来蒸了待客,没有鱼肉的也一定要煎几个鸡蛋。李老头便有滋有味这么吃下去。有时候喝高兴了,还夹住肥肥的腊肉往空气中一递,叫声哥,主人要问原委,他也只说一句“我吃两人的饭呢”,再不敢拿别的话吓唬人。
李姓在当地是大姓,来来去去得久了,方圆几十里内。谁都认识这个游走钓鱼的李老倌。这么些年下来,李老头的钓技也因此被神化。甚至有人赌咒发誓说亲眼看见李老头隔空抓物施法召鱼,那哪是钓鱼呀,一根竹竿连钓也没有,往水里一圈,鱼就大大小小的跟着上来了。当面追问李老头,他也是笑而不答,因此也就更加闻名乡里。不过李老头的钓技确有些不凡,最妙的是他什么东西都能入饵,一片菜叶、一朵南瓜花、一块红薯、一段肉皮,甚至屋角的蜘蛛网,零七碎八不一而足,竟都能做饵钓鱼。开钓之前,他还有固定的仪式,先要把手伸到水中试试温度,太冷或背阳的凉水里是很难钓上鱼的,然后他就抬起湿漉漉的手,迎风晃动,看看风从何来,要是大西风,就要歇上一天。
李老头有数个子女,多走出这大山在外发达,见老爹酷爱钓鱼,就好说歹说把他诓到城里想尽尽孝心,安排到城郊的养鱼池过瘾,哪知李老头抄着手绕着鱼池走一圈,连连摇头,说死水死鱼,蠢猪!硬是不肯下钓,连满塘的鱼和岸上的人都被他骂了,弄得大家怒目而视,一家人不欢而散。崽女只好重又把他送回大山深处。
李老头还是这样的,绕着家里的这些山山水水转悠。他从斜风细雨的3月开始出门,估计要到天热起来,黄灿灿的油菜花开满坡才回家。他心里想这次要带着堂兄好好地转个够,好好地过过钓鱼的瘾,连一处山旮旯都不能落下,也许明年他想走也走不动了。他这么想着,拍拍屁股上的土,站起来竟然想唱一支歌,啊啊两声没能唱出口,慢慢地往山脊上的密林深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