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尔《老年的浪漫》英译本语言浅析
2016-12-03刘晓静
摘要:老舍先生的作品《老年的浪漫》英译本在西方颇受好评,可以说是成功进入目标语文化的范例。本文从译本主题的选择、语言词汇及句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得出该译本被 目的语文化 读者认可的原因,以期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老年的浪漫》译本;翻译规范;语言特征;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002 -02
1978年老舍作品《老年的浪漫》的英译本发表在《译丛》,之后该小说译作1999年收于莱尔与陈伟明(Sarah Wei-ming Chen)合作翻译的老舍短篇小说集Blades of Grass:The Story of Lao She,即老舍两部中短篇小说译集之一——《草叶集》。《草叶集》一经发表,便吸引了大批读者,再版次数和数量不断增加。而译者莱尔生前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长期担任中国文学教学工作,被目的语国誉为“翻译的典范”。本文主要通过译本主题的选择,词汇和句式等方面的译例分析此小说英译本受欢迎的原因。
一、作品人性主题的阐释
短篇小说《老年的浪漫》是老舍20世纪30年代作品,后收入小说集《断魂枪集》。此小说故事情节极其简单,描写三十年中国一位赈灾会长刘兴仁,妻子早逝,女儿与一位画家相爱出走,儿子呆傻,未娶妻,自认社会对其不公。某冬日,刘绅士出门找同事讨要赈灾汇款,因大风遇阻,折回穷朋友冯二家意欲为其傻儿娶亲。冯姑娘待嫁,年轻有朝气,使刘绅士不免心潮澎湃,不由得想纳其为妻,但家中傻儿吵闹娶妻。于是,亲情、父爱、女人的温存、自己的情欲满足等各种念头不时袭来,使其终未向冯二提及自己娶妻之事。大风中,刘老者去找赈灾会其他成员讨回公道。小说大部分篇幅为心理描写,阐释了一部分国人性格中弱点和丑恶——投机钻营、中庸、自私自利;同时也刻画了这类国人人性中的另一面——重亲情、重家庭、不甘于失败、奋斗和拼搏。普通国人的人生哲学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人物刻画真实、立体、远离政治和“说教”,就像一本关于中国国民性的临摹,正是目的语读者渴望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视角。来自译入语国的译者莱尔自然了解西方读者的这种心态,所以其在翻译时竭尽全力地通过译文来表现这一人物性格特征。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冯姑娘的出现使刘兴仁似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使他可以暂时忘却一切烦恼,寒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受,这样的感情刘兴仁找到了。刘老者对人可以狠毒,可以温情,对女儿的出走他耿耿于怀,对冯姑娘,如果她愿意,他可以把家产都留给她。刘兴仁有“仁慈”、也有“爱意”。他的形象是千万中国国人的真是写照。
人性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点。因此,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都可以接受的文化内容便是对人性的描写——人性的善与恶、人性的博爱、对爱情亲情的向往。生动刻画、描写人与自然的作品具有永久生命力。对鲁迅对中国国民性尖刻地讽刺、挖苦相比,老舍的笔触更加“温婉”,更容易被接受。老舍的“小人物”形象由译者通过《草叶集》、《译丛》介绍给目标语读者,使读者有可能更全方位地接受中国普通人的所想、所言、所行,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这也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老年的浪漫》英译本在西方颇受好评,可以说是成功进入目标语文化的范例的原因之一。
二、作品口语化及方言的英译特色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小说主人公刘兴仁的性格特点生动跃然纸上,也借助译者传神之笔呈现 给目标语读者。译者在译入语国被尊称“翻译的典范”,其传神生辉的翻译表现在各个方面。首先,译者对老舍的语言风格非常了解,无论从句式、词汇斟酌都表现出老舍语言特色——口语化。比如译本中第九段中“You couldnt! And how about politics?……Fate!No,it wasnt fate.It was all because he was too honest,too easy-going,too readily bamboozled.”口头语言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简短、结构简单、用词生活化、常用省略。这几点淋漓尽致得表现在译者笔下。译者将原句中“到六十岁,他明白了,不辣到底,不狠到家,是不能成功的。”译成“Now that he was sixty he finally saw the light;unless a man is thoroughly ruthless and unmitigatedly vicious,he doesnt stand a chance.”突出了功能性对等的翻译特点。“他明白了”“是不能成功的”并非简单得翻译成“he understood that…”“…he cannot succeed…”而是“he saw the light”“he doesnt stand a chance”,地道的表达刻画出刘老者的内心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及人生追求。所以译者莱尔理解的忠实性并非只是简单的词语、句子间的忠实转化、也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全一致,而是“神似”为第一原则,因此,除了姓名外,译者很少采用音译或直译翻译策略。这一点与译者王际真等选择的翻译策略明显不同,《老年的浪漫》的细节处理、总体语言风格还是由译者个人把握,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风格。
在处理方言特色方面,该作品也呈现出独有的特色。与《龙须沟》、《茶馆》语言使用有所不同,本篇小说描写的是位稍有身份的人物,因此原作语言随人物身份变化,尽管仍以短句为主,突出口语特色,但词语不再有所粗俗成分,而是方言特征极为突出,如文本中出现了“硬干”“甜头”等词语。译作从内容上非常对应原作,语言顺畅。动词“advertise”一词突出了莱尔动词使用特诊——生动、令人意想不到;形容词性短语“hard-nosed”转换了原文的“硬干”的语义,符合译者翻译的一贯风格——使用目标语地道语汇功能性的替换源语意义。“hard-nosed”是带有美国俚语风格特定的表达,有坚持之意。Hard 与汉语中“硬干”中的“硬”同义,看得出译者竭尽保持源语的词语直译成分但确实非常地道的目标语表达,可以说是匠心独具。译者在翻译时很少使用直译方式诠释原文之意,而是寻求目标语的对应式表达。
纵观译作全文,上述风格自始至终都是可以捕捉到的。老舍的口语化语言特征通过译者莱尔使用的口语化短语、生动与生活化的词汇、简单的句式再现出来。老舍的方言特色译者也是进行相应的 转化——采用美国当地俚语词汇。更为重要的是,译者并不追求异化翻译,而是将原文中特色化的语言完全用译入语系统类似的表达再现,追求功能性对等翻译,追求神似胜过形似。因此,在所有莱尔翻译的作品中很难找到异质的点缀,即使出现了个别词汇的音译,也会在尾注解释,比如:《老年的浪漫》中出现了“烧饼”一词,译者音译后增加了尾注说明了“烧饼”是一种“flat griddle cake covered with sesame seeds”。这种特色早就了译者的“翻译典范”的美誉,使其作品可读性很强,符合译入语读者的主流翻译规范。有学者曾对《老年的浪漫》曾作出了粗略的统计表明,该短篇小说译文共计6800字,出现美式俚语表达29处,平均每页1.5个类似表达,还有大量口语性质的短语出现。但全篇无一处出现误译、漏译等,从内容上表现出译者对原文的忠实性,也透视出译者非凡的双语文字水平,这无疑也是这部小说英译本能够在西方受到巨大反响的另一原因。
莱尔对老舍语言风格的传承还表现在句式处理上。Just plain didnt,thats all.显然缺少主语,而只是在口语或祈使句中,英语才可以省略主语,因为英文重形合。该句中“plain”也说明了口语特点。译者并未将“愚蠢的人”对应“fool”,而是“people with less upstairs”,使原文本很动感的语言更增添了形象的描绘。“rhyme and reason”出现在美式俚语“Without rhyme and reason”——“无缘无故”。这句话的翻译更为深刻地体现了老舍平实语言——简单的句式、日常词汇、口语化短语。再如“a lifetime of knocks”、“browbeaten”、“all the errands on his agenda”、“make off with fruits of his own labor”都是目标语方言式文体常见表达。此类词汇及句式的使用使译作语言延续了老舍的风格,可谓翻译使译作重生,译作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综上所述,译者满足目标语读者渴望了解中国国民实际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的心理视角,遵循了目标语国主流文化翻译规范,使得西方读者更容易接受该作品的出现。同时,译者翻译风格体现在大量使用简单词汇、短语、句式,大量使用俚语表达、动词使用生动形象、语言流畅、归化透明、无任何异化或是翻译的痕迹,也是目标语读者能认真阅读进而欣赏这篇《老年的浪漫》的另一原因。
参考文献:
[1]老舍.《老舍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2]老舍.我怎样写小说[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晓静(1992-),女,汉,安徽,硕士,首都师范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