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
2016-12-06李亚峰管振宇张亚曦
李亚峰+管振宇+张亚曦
[摘 要]物流英语作为商贸语言的一种特殊语体,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简练性。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对于物流英语这一特殊的语言载体翻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物流英语的语言特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珠江-西江经济带物流英语素材翻译为具体例子进行探讨,旨在提升物流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物流翻译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珠江-西江经济带;物流英语;语言特征;目的论;翻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035
商品、货物、贸易要实现自由流通,物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作为一个新行产业,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势不可当,成为一个重要的服务行业。随着各国之间经济贸易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的物流业开始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的特点,各种物流专业术语或名词在商业文件中频频出现,使物流从业人员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如何顺利地完成跨国物流活动和任务,是从业人员亟须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当今世界,英语在各地区被广泛使用,成为一门全球性的通用语言,但英语门类广泛,物流从业人员需要掌握一门与物流专业相关的物流专业英语,物流英语作为英语大家庭中的新门类,有其独有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从而加强读者和从业人员对物流英语的认识,达到高效学习物流英语的目的,实现货物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自由流通。本文将从目的论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珠江—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下的物流英语语体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翻译技巧。
1 物流英语的语体特征
1.1 严谨性
物流英语涉及物流单证(原产地证明、商业发票、装箱单、设备交接单、集装箱联合运输提单、承运货物收据、进口报关单等)、商业合同以及信用证,其语体特征首先是严谨性、规范性,无论是词汇的选择还是句子的翻译都要求做到准确无误,词汇的选择上尽量使用相对单一的正式词汇,避免歧义和模棱两可,例如:crossing docking,crossing 有“(线的)交叉点;(道路)的十字路口;(轨道的)交叉路口”之意,docking有“入港,对接”之意,若此处翻译为“交叉对接”会让具备物流专业知识的读者或目标受众不得要旨,应译为“越库配送”。
1.2 简洁性、客观性
物流英语的简洁性主要是针对其名词结构较多现象而言,名词连用避免了过多的使用介词和连词,表现了物流英语的简洁性。物流英语中涉及许多科技文体,其表达的内容公正、客观,强调逻辑,通常用物称取代人称作主语,迎合目的语国家的语言需求、民族心理和语言表达习惯,物流英语中的名词连用现象如:container transport(集装箱运输)、distribution center(配送中心)、logistics management(物流管理)。
1.3 专业性
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特定的专业术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物流英语讲究词汇的选择使用,强调科学客观的表达源文本内容,避免重辞藻而轻内容,遵循忠实原则,切勿望文生义,让目标受众云里雾里。在翻译方法上常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如distribution processing,distribution 常意为“分发”“分配”,如此处译为“分配加工”,显然词不达意,应采用异化手段译为“流通加工”。
2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始人弗米尔针对语言学派重形式、忽视译文的社会效果和功能的理论框架等问题,提出翻译应注重社会文化和交际功能,得到了许多学术专家的支持。弗米尔认为翻译并不是简单的两种文本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而是为另一文化的受众,创造出在不同语境中实现特定功能的目标文本,是一项具有目的的行动,翻译受其目的支配,在开始一项翻译行动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翻译的目的。在目的理论支配下的翻译可以分为前瞻式翻译和后瞻式翻译,前者侧重于目标读者和翻译任务委托者,其目的在于向读者传达信息,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摆脱源文本的限制,根据目标文本所处的文化环境,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后者往往立足源文本,根据源文本的句法或文本结构,翻译出句法或文本结构类似于源文本的目标文本。
德国翻译目的或功能学派的另一重要理论人物是克里斯蒂安·诺德。诺德继承和发展了目的论,她认为翻译由目标文本的目的决定,目的由译者服务的对象,即翻译发起人决定,因此诺德提出了“功能结合忠诚的原则”,认为译者应“忠诚”于其服务对象,按照翻译发起人的要求翻译,而无权随意添加个人主观观点。根据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文本类型可以分为三类,物流英语属于其中的“信息型文本”,旨在向读者传达信息、客观地介绍物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3 翻译目的论下的物流英语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提出之前,其他翻译理论强调等值翻译或对等翻译,翻译目的论的提出摆脱了其束缚,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行之有效地解决了其他翻译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目的论将翻译放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在翻译领域中独辟蹊径。诺德指出“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调整原文结构或者对其内容进行适当改写”,是每个翻译工作者翻译工作的一部分,根据译入语文化背景和读者的接受习惯,对源文本内容进行适当的增添、调整、改写、删减,其变动幅度的大小要根据翻译的目的而论,这种调整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目的论指导下的物流英语(主要选自珠江—西江经济带物流中经常使用的英语素材)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经常采用以下翻译方法。
3.1 增词法
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差异悬殊,有些词在英语中可以省略而不影响英语意思的完全表达,但是翻译成汉语后出现句意不明确或意思不通顺的现象;还有一些词虽然在英语原文中意义明确而完整,但翻译成汉语后却不通顺。
例1:After ship is made,L/C is used,the exporter should present to the negotiating bank the documents within the time specified by L/C.
装运后,如果这笔交易的付款方式是以信用证成交的,那出口商应当在信用证规定的时间内把单据交付给议付行。
源文本中L/C is used,若不增添任何成分,应翻译为“信用证被使用”,这句表达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文增添成分“交易的付款方式”,指代更加明确,使读者一目了然。
3.2 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全面准确阐明原文的意思,并且保留原文的写作风格、主题思想和组句形式,物流英语中经常采用直译的方法,以使原文表达的内容清晰明了。
例2: A variation of pick-to-light system is put-to-light,where order selectors place product in lighted containers.
另一种光导拣货系统是有光拣货,分拣工作人员把分拣出来的产品放进光照的货箱中。
例3:E-commerce is us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al activity.
电子商务被用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在保证原文译文句意畅通的前提下,没有调整原文的结构。
3.3 意译法
意译是保持原文内容,但不能兼顾其修辞手法的一种翻译方法,物流英语翻译中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有时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有时会引起歧义,不能很好地传达原文的神韵,这时就需要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
例4:In order to “fine tune” the supply chain there is a need for constant monitoring of service levels and regular review.
为了调整供应链,(我们)必须连续监控服务水平以及定期思考。
此句中“fine tune ”的原意为“弹好……的调子”,若采用直译,翻译为“弹好供应链的调子”,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意译为“调整供应链”,客观地表达了主语的意愿。
4 结 论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行之有效的翻译可以提高珠江—西江经济带货物的流通速度,从而客观地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西存在文化差异,语言表达方式及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障碍,这就要求译者首先要了解物流专业的相关知识和相关背景,为物流英语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源语言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习俗了如指掌。而且要充分考虑到目标受众在表达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接受习惯上的不同,熟悉物流英语的翻译策略,提高译文质量,减少译文失误,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
参考文献:
[1]张亚丽.目的论视角下的物流英语翻译策略[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院报,2009(3).
[2]杨柳.物流英语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技巧[J].黑河期刊,2013(11).
[3]冉明志.物流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J].攀枝花学院院报,2011(4).
[4]汤玉洁.浅谈翻译目的[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1).
[5]黄莹.被动语态在物流英语中的应用及翻译策略[J].三明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