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塑剂对塑料产品性能的影响

2016-12-03曹柳男张红梅张小英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6年22期
关键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熔融

曹柳男,张红梅,张小英

(太原市塑料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增塑剂对塑料产品性能的影响

Effect of plasticizer on properties of plastic products

曹柳男,张红梅,张小英

(太原市塑料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从实验角度对松香十二酯、脱氢枞酸十二酯、脱氢枞酸十四酯、脱氢枞酸十六酯4种增塑剂对PVC树脂的增塑性能等方面的所用加以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增塑剂;PVC树脂;性能

1 实验

1.1 增塑剂(松香十二酯)对PVC增塑性能的初步研究

将100份树脂粉、20份增塑剂、及其2.5份的钙锌符合稳定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取出55 g并且进行密炼,温度为185℃,时间为8 min,结束之后压片,然后得出物料流变曲线。

分别测试PVC树脂粉及其压片体系。在室温40℃,保温3 min,再将温度升至150℃,然后将升温曲线记录下来。

1.2 三种脱氢枞酸长脂链对PVC增速性能的初步研究

表1 增塑PVC材料配方

依据表1的三种配方,分别称量脱氢枞酸十二、十四、十六,与PVC树脂粉及其稳定剂混合并且搅拌均匀,取体系55 g进行密炼,温度为185℃,时间为8 min,结束之后进行压片,得到物料流变曲线。

测试PVC树脂粉及其压片体系,测试环境温度40℃,保温3 min之后将温度升至150℃,将升温曲线进行记录。

2 结果与讨论

2.1 松香十二酯/PVC树脂增塑体系

时间与密炼机转子转速之间的关系是:在0~0.4 min区间范围内转速是10,在区间0.4~0.5 min区间之内转子转速为30, 0.6~8.3 min范围内转子转速为70,时间为8.4 min时转子转速先是30,然后变为零,温度为185℃。

在0~1.2 min区间内,达到加料峰,峰值随着物料温度的升高与密炼设定温度逐渐接近,慢慢地PVC树脂出现软化现象,密炼体系内部空气被排出,转矩最小。1.2~2.5 min区间内,PVC树脂颗粒出现破碎,物料黏度增加,其表面逐渐出现塑化现象,密炼机转子转矩逐渐升高。在2.5~8.2 min区间之内熔融物料随着物料各处温度的一致而逐渐均匀,转子转矩保持大约为3.46 Nm的平衡转矩。这说明在温度为185℃、转子转速为70时,密炼体系中的PVC树脂完全熔融,PVC树脂与增塑剂松香十二酯的密炼混合效果非常理想。

对于PVC树脂,松香十二酯能够使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虽然具有一定的增速性能,但是相对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速性能较弱,可能是前者的分子量大于后者,尽管相对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其增塑性能较弱,但仍旧能够作为新型的环保增塑剂来使用。

2.2 脱氢枞酸十二脂/PVC树脂增塑体系

按照上表第一种配方,对于脱氢枞酸十二酯/ PVC增塑体系,时间与转子转速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最小区间内为30,0.6为70,10 min时转速逐渐下调至30,最终变为0,密炼温度为185℃。在低于2 min时,转矩出现加料峰,峰值逐渐向密炼温度靠近,出现PVC树脂软化及其内部空气排出等现象,此时转矩降至最低。在2~4 min时,PVC树脂颗粒由于密炼转子和热产生的剪切作用而破碎,并且其内部物料表面出现塑化现象,且黏度变大,转子转矩慢慢升高;4~10 min时,熔融物料结构逐渐均匀,密炼转子转矩保持稳定,平衡转矩大致为3.55 Nm,说明在温度为185℃、转速是70的条件下,PVC树脂能够实现完全熔融,增塑剂与PVC树脂的混合密炼效果非常理想。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方面,二者的转变温度分别是69℃和58℃,相对于纯PVC树脂,二者分别下降了15℃和30℃,对于PVC树脂的玻璃化转变而言,脱氢枞酸十二酯虽然具有一定的增速效果,但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可能由于前者的分子量大于后者,前者单位增塑性能不及后者,可作为新型环保增塑剂来使用。

2.3 脱氢枞酸十四酯/PVC树脂增塑体系

按照上表第二种配方,对于脱氢枞酸十四酯/ PVC增塑体系,时间与转子转速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最小区间内为30,0.6为70,10 min时转速逐渐下调至30,最终变为0,密炼温度为185℃。在低于2.5 min时,转矩出现加料峰,峰值逐渐向密炼温度靠近,出现PVC树脂软化及其内部空气排出等现象,此时转矩降至最低。在2.5~6 min之间时,PVC树脂颗粒破碎,并且其内部物料表面出现塑化现象,且黏度变大,转子转矩慢慢升高;6~10.4 min时,熔融物料结构逐渐均匀,密炼转子转矩保持稳定,平衡转矩大致为3.43 Nm,说明在温度为185℃、转速是70的条件下,PVC树脂能够实现完全熔融,增塑剂与PVC树脂的混合密炼效果非常理想。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方面,二者的转变温度分别是73℃和99℃,相对于纯PVC树脂,二者分别下降了10℃和91℃,上述数据表明了对于PVC树脂而言,脱氢枞酸十四酯增塑剂虽然具有一定的增速效果,但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可能由于前者的分子量大于后者,前者单位增塑性能不及后者,可作为新型环保增塑剂来使用。

2.4 脱氢枞酸十六酯/PVC树脂增塑体系

按照上表第三种配方,对于脱氢枞酸十六酯/ PVC增塑体系,时间与转子转速之间存在如下关系:0.6为70,10 min时转速逐渐下调至30,最终变为0,密炼温度为185℃。在低于3.8 min时,转矩出现加料峰,峰值随着物料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向密炼温度靠近,出现PVC树脂软化及其内部空气排出等现象,此时转矩降至最低,PVC树脂颗粒破碎,并且其内部物料表面出现塑化现象,且黏度变大,转子转矩慢慢升高。在3.8~8.2 min之间时,熔融物料结构逐渐均匀,密炼转子转矩保持稳定,平衡转矩大致为3.52 Nm,说明在温度为185℃、转速是70的条件下,PVC树脂能够实现完全熔融,增塑剂与PVC树脂的混合密炼效果非常理想。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方面,二者的转变温度分别是74℃和65℃,相对于纯PVC树脂,二者分别下降了10℃和25℃,上述数据表明了对于PVC树脂而言,脱氢枞酸十六酯增塑剂虽然具有一定的增速效果,但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可能由于前者的分子量大于后者,前者单位增塑性能不及后者,可作为新型环保增塑剂来使用。

3 结论

作为环保型增塑剂的松香十二酯、脱氢枞酸十二酯、十四酯、十六酯与树脂粉及其稳定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之后进行密炼,得到相应的流变曲线体系稳定之后趋于一定稳定数值,四种增塑剂的平衡转矩分别是3.46 Nm、3.55 Nm、3.43 Nm及其3.52 Nm,这组数据说明四种增塑体系完全熔融之后,黏度具有近似性,说明在与PVC树脂的密炼效果方面,四种增塑剂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在对PVC树脂的增速性能方面,四种增塑剂均有一定作用,但不及邻苯二甲酸酯类,但依旧可作为新型环保增塑剂来使用。

[1] 张双灵.食品级PVC膜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迁移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 张启兴.环氧增塑剂的生产工艺及其在PVC塑料加工中的应用[J].聚氯乙烯, 2014,12∶1~4.

TQ414..99

1009-797X(2016)22-0056-02

B DOI∶10.13520/j.cnki.rpte.2016.22.018

曹柳男(1982-),女,本科,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方面工作。

2016-09-23

猜你喜欢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熔融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高温熔融盐压力容器用Q345R材料的腐蚀性能研究
青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初探
均相催化六氢苯酐与C10直链醇制备环保增塑剂及其性能
橡胶籽油基复合型环保增塑剂用于PVC的研究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基于微纳层叠技术的PVC分子取向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
增塑剂对PA6性能影响的研究
FINEX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简介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