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1、化学2的某些实验内容注释
2016-12-02李巧凤
李巧凤
化学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完成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验证理论的准确性.与此同时,生活中也有很多化学现象,将化学融合到生活中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化学实验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做好实验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高中化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氯水与KI反应的讨论
在高中化学1中,有关于氯水与KI反应实验.其具体的操作如下:在试管中放入2~3毫升的KI溶液,再添加少量的氯水,与此同时加入一些CCl4,并进行振荡,实现溶剂之间的充分互溶,在静置后观察实验结果.该实验课本上给出的结果为:上下分层,且下层出现紫红色.但是笔者认为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其原因如下: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放入了较多的KI,因而生成的I2会与KI结合成KI3
,在这种情况下,上层的溶液将显示出棕色,而下层为非常浅的紫色.这就和课本上给出的答案出现了歧义.当我们继续完成该实验的时候,将氯水的含量增加,并持续振荡,I2和KI3会被Cl2进一步氧化成没有颜色的HIO3,此时,试管中的溶液会发生褪色,即出现无色的情况.其化学反应式为:
5Cl2+I2+6H2O2HIO3+10HCl
二、浓硫酸对蔗糖的炭化实验
在化学1中,有关于浓硫酸对蔗糖的炭化实验.具体实验内容为:取2克的蔗糖放入试管中,同时我们会加入5毫升的浓硫酸,但是这个实验并没有达到我们所料想效果.在该操作后,我们发现整个溶液都会变成黑色,且出现了热效应.但是由于浓硫酸的用量太大,会出现热量太分散、不集中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进行如下改良.
首先我们还保持原来的蔗糖量,即2克不变.同时在浓硫酸的使用上我们需要进行降低,即为原先的三分之一.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需要把蔗糖进行湿润,可以添加2~3滴水,同时注入不少于1毫升的浓硫酸,其他步骤不变.此时,当浓硫酸遇到水时会自动放热,最后实现浓硫酸对蔗糖的炭化实验.值得一提的是,该实验的时间也要控制在两分钟以内.
三、硝酸的稳定性测试
在化学1中,有一个传统的化学语句,即:硝酸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就会发生分解.因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首先我们要准备纯净无色的浓硝酸,按照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储存,该实验使用的瓶子均为细口瓶.1号瓶:盛满.2号瓶:通入很少量的NO2,只要形成气泡均可,然后盛满.3号瓶:通入少量的NO2,不需盛满.4号瓶:放入几毫升浓度较大的HNO3.在装瓶过后,我们将1~4号瓶子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暴晒,并注意观测.
1号瓶在暴晒后的四五天后出现了泛黄的趋势,在第六天后已经达到了明显的泛黄状态.2号瓶在几个小时候就出现了泛黄反应.3号瓶和4号瓶在半个小时后瓶内的空间就呈现较淡的NO2的颜色.该实验结果表明了:纯净且没有颜色的浓硝酸在阳光的照射下具有稳定性.当在硝酸中放入一定剂量的NO2时,即便剂量非常的稀少,也会促进硝酸在阳光下的分解.而半瓶装且具有少量的浓硝酸,由于其剩余的空间比较大,因此更容易被阳光所分解,而在光解作用下生成的NO2,能够加快自身的分解速度.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这是因为硝酸在溶解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很多的NO2因子,从而加快了放热反应.除此之外,由于其氧化性还原的NO2在遇到水的时候,会生成HNO3.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并没有把HNO3中的NO2当做杂质.因此,我们也对浓硝酸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在新的实验中解决问题.例如:为什么浓硝酸很难热分解?浓HNO3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受热却不分解?诸如此类.
在原理的解释上,我们认为硝酸受热分解的温度需要达到256摄氏度以上,这个数据明显超过了硝酸自身的沸点.因此,在直接加热的过程中硝酸是很难被分解.那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创造高温的条件.即:在试管中放入一些玻璃粉,同时对试管进行加热,完成干烧的过程.此时,我们将使用长滴管往玻璃粉上滴加两滴浓HNO3,顷刻间,我们就可以看到硝酸被分解为大量的NO2,试管中溶剂的颜色呈现出红棕色.
四、电解CuCl2溶液实验
在化学2中有关于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作为一个经典的实验,新教材将实验内容改为“电解饱和CuCl2溶液”.就电解的过程而言,无论我们采用较浓还是较稀的C
uCl2溶液,电解反应在最初的表现上都是相同的.其表达式为CuCl2+Cu2CuCl.在这个过程中CuCl2将会出现酱油一样的样色,同时会分解出CuCl2-等络离子,这也是电解溶液变成黑色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需要降低电解饱和的CuCl2溶液的浓度,将其进行稀释后才能更好地体现这一实验的原理.
在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结果上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即当电解过程中的溶液变成了黑色,那是因为CuCl2溶液具有较高的浓度.因此,就“电解饱和CuCl2溶液”这一说法是有歧义的.在电解过程中,应该为CuCl2稀溶液,而不是饱和状态下的CuCl2溶液.
在化学实验课中,经常会用到各种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帮助学生们认识化学,在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理解化学理论的内容,是实验课的重点目的.因此,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演示的方式进行初步讲解,在同学们亲自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细节上的指导,这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