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生成性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6-12-02李晶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同源染色体助学

李晶

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性课堂如何构建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

一、编写助学案,助力先学后教

生成性课堂首先要给课堂圈一个范围,怎么实现?

笔者认为“助学案”(有些地方叫导学案)是不错的选择,借助于助学案让学生先学后教,先学意味着让学生先自己去感受,这是课堂重心的前移,通过先学发现问题,然后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前面学习困难的过程.

那么,助学案如何设计呢?有包含哪几部分内容呢?

1.借助于助学案来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课堂之始、末,生成性课堂肯定不是漫无目的的过程,应该有明确的、可达成的目标.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等,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内容设计助学案时,在助学案中明确了如下几个学习目标:

(1)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较各方式的异同;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2.呈现整个学习内容的结构和重难点

每节知识都有其内在的结构,我们在设计助学案是应该对整个教学内容有所把握和思考,结合学生的学情将学习内容的结构呈现出来,重点和难点突出出来,让学生在课堂探究之前就有一个初步印象,为课堂生成打下伏笔.

例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课笔者通过列表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概念,生成问题.

出入细胞的物质举例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是否需要载体蛋白质是否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出入细胞的物质

甘油进入红细胞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K+

二、指导学生课前探究打下底色

生成并不是无中生有!为了课堂上的生成更有效,我们在课前的指导上要多下功夫,为课堂的探究和生成打下底色.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可以设计成助学案或导学案)进行自主梳理,通过阅读书本或者观察实验完成助学案上的任务要求.在这一环节,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阅读、观察和思考,这些是下一环节交流合作的前提.

1.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对课本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对整节课重难点的把握能力.进行阅读时第一步通读课本,根据助学案的学习目标找出重点和难点,第二步要仔细阅读,把笔拿在手上,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入研究,可边看边做记号,逐步理解知识发生过程,弄懂概念、公式、定义、定律及使用范同,若有疑问处可在书本或助学案上记下以便下面的交流讨论.

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有很多,根据学习目的,让学生就地取材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观察,或者提供器材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白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以致用,即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思考,思维能力是综合能力的核心.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分为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需要思维.心理学家倾向于把思维看成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引子,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提问,指引思维的方向,加深思维的深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三、问题领引和反思生成

在课堂组织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生成,我们还需要从2个方面入手.

1.用问题领引学生有序思考

有效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有效发展,提高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性.

例如,我们在和学生一起探究“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可以预设如下问题.

问题1:“如何选择所鉴定物质的实验材料?”

问题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这两个问题属于引导性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发现规律和方法,同时也有新的问题生成.

生成性问题1:例如“甜菜”,学生会有如下的思考:为什么能不能选用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生成性问题2:实验前不同材料的处理一样么?应该如何处理呢?

生成性问题3:实验所用试剂又该如何配置呢?

生成性问题4:为什么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热?

从问题的预设到生成性问题是教师主导性作用发挥的结果,有了这些学生自己生成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有利于探索理解生物知识,除了获得学问的增长,其情感的体验也获得了提升.

2.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实现认识上的延展

生成性课堂可以是知识、方法的延展式生成,即发现了一种方法后,再去引导学生反思其他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细胞分裂方式判断的“三看识别法”.

一看染色体奇偶性: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偶数→二看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三看

注意:若细胞分裂图为着丝点分裂状态,则看细胞一极有无同源染色体;

若细胞分裂图为非着丝点分裂状态,则看整个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或分离:有同源色体配对或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色体配对或分离→有丝分裂

总之,生成性课堂是师生共同生长、生成的课堂,是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主动思考、探究和总结的课堂.

猜你喜欢

同源染色体助学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真假三体的遗传题题型探析
能忍的人寿命长
同源异义形容词辨析
EMS爱心助学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