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社会培训功能?助力企业快速腾飞
2016-12-02李贞权赵桂荣
李贞权?赵桂荣
摘 要:本文讨论了校企合作如何共同制订培训—考核—竞赛培训方案、高效培训紧缺技能人才的问题,并提出在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应突出课题操作训练,扎实完成典型任务,最终使企业员工技能水平整体提高、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 拓展培训 紧缺技能人才
一、企业快速发展需要技师学院有所作为
荆州市地处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的中段、江汉平原的腹地——“湖北之腰”。 荆州不振兴,湖北“腰杆”不硬,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工作重点就是大力推进工业壮腰、技能壮腰工程,同时着力提升软实力。荆州市的城市建设定位在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和西南中心城市,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是“两湖(湖南、湖北)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工业企业以生产轻纺产品、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制造和制冷设备产品、化工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主,绝大部分为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范畴,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但是,荆州市的很多企业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荆州技师学院针对这一现状,积极拓展社会培训功能,服务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高技能人力资源。
面对企业发展的困境与人才供需矛盾,企业迫切需要优质的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培训支持。作为荆州市品牌职业院校,学院理所当然应为地方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荆州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在荆州市职业教育界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校企合作制订培训方案,针对性强,培训效果好
1.根据企业工作需要设计培训方案
学院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实地调研,与企业工程师、员工交流,了解员工的技术状况及岗位能力提升方向。教师根据考察情况,拟定培训方案,倾听企业反馈。企业工程师提出修改意见,完善细节,反复沟通多次,达成最终培训方案,最终由企业负责人审定。
学院培训中心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适时沟通的机制,发挥规划、联络、协调能力。学院分批选派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更新知识与观念,获得生产技术第一手资料,保持与市场同步。
2.精心组织培训工作,扎实完成典型任务
(1)配置先进设备设施,在生产环境下培训。通过国家示范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学院的硬件设施再上一个新台阶,规模与性能达到了市场同期水准。如数控加工体验中心、汽车维修体验中心等实习场所均以生产性环境再现,无缝对接企业生产需要。教师在企业现场和学院实习车间展开培训,让员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体验新设备,学习新工艺。具体培训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典型任务作为培训切入点,通过企业专家访谈论证和企业岗位发展调研将国家职业标准中岗位技能关键点与培训过程有机衔接,让受训人员通过项目教学、学做结合、边讲边做等方式进行学习和工作,不断提升岗位能力。
以项目教学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以岗位技能标准与实际工作场景为学习载体,包括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规定的全部内涵。同时,新建了与课程相匹配的教学体验中心3个,加入配套教材及教辅资料37件,形成了从企业调研—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开发—实施效果评价的培训路径,受到企业高度评价。
(2)利用仿真资源教学,培训效果事半功倍。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了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电子技术等实训基地,即员工前期通过电脑模拟操作环境,开展产品试验仿真加工,待熟悉操作和工艺模拟正确后,再上机床实际操作,这大大节约时间并提升实践效能。同时,通过电脑模拟,让员工高效运用不同操作系统,触类旁通。
酒店管理、金融等服务类专业,教师则注重案例讲授与创设情景模拟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真正做到了突出实效实用,受到学员的好评。
学院老师与企业专家通力协作,共同开发《模具钳工技能实训》等20余部校本教材,《网页设计与制作》等16种试题库,《数控编程与操作》等6门课件,同时以 “荆州市汽车驾驶员培训学院”(荆州技师学院汽驾分校)为依托,为社会提供汽车驾驶员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共计19153人次培训,实现为荆州“技能壮腰”做贡献的办学宗旨。
(3)配置“双师型”教师,培训与生产无缝对接。社会培训与学历教育区别较大,培训对象是以生产为主,所以在教师配置方面选择了理论知识扎实、操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培训工作。老师们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结果分析评价方式展开培训工作,骨干教师谈小菊、周晓鸣、雷振国、湖北省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周正国、胡新华、明星教师李银涛、唐宗清在培训过程中如同文艺明星,一出场就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同,达到社会培训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向社会传达了学院的社会培训实力。
3.制定培训—考核—竞赛三大环节,提高培训质量
(1)培训—考核—竞赛三大环节环环相扣,融合渗透。具体培训中,总结了培训—考核—竞赛三大环节的逻辑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依托,融合渗透,共同促进。突出培训工作培训与考核竞赛相结合,注重实效,将深奥知识浅显化、理论概念通俗化、操作程序具体化。通过检测结果评价培训过程,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企业职工和社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不同于常规教学。人员成分较复杂,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面对如此复杂的人力资源群体,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生产要求、员工的特点,因材施教、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要达到培训目标,需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通过现场教学带出理论问题。然后将培训地点转移到教室,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解决疑难问题,再把教学地点转移到实践现场(“做中教”)。整个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每做一个课题就是一场考试,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测。
(2)合理运用培训成果,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考试结果将作为员工晋级、年终考核的依据,并和年终奖挂钩。对于考试成绩(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综合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最后一名会被淘汰。结业考试对员工产生压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考试结束之后,还要针对员工考试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找出培训成功之处,加以发扬传承。员工没有考好的地方要认真分析原因,真正发现不足,制订新的方案,融入下一轮的培训过程中,以提高培训质量。
三、社会培训的成果
一是满足了企业对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社会效益好。近三年来,学院年培训高技能人才5500人以上,为荆州市 “技能壮腰”做出贡献。二是提高了学院教师的培训水平。社会培训需要教师刻苦学习、精心备课、认真施教。这是对培训教师的考验。通过拓展社会培训,学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师资队伍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是丰富了学院办学内涵。如今,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荆楚职教一颗明珠,技能文化底蕴等等关键词总是自然而然与荆州技师学院如影相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荆州日报》等多种媒体对学院的社会培训进行了特别报道。学院因为培训成功而拥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感和美誉度。
四、小结
1.社会培训有更大空间需要探索
社会培训空间无穷无尽,是终身培训,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社会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规范培训行为,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2.培训质量是拓展服务功能的基础
社会培训的成败在于培训质量。研究社会培训的规律、方法、技巧,实施过程中,联系生产实际,围绕企业真实需要展开培训,无疑一举三得——企业得到了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培训师水平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强大。
(作者单位:李贞权,荆州技师学院;
赵桂荣,荆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