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三角形问题中不可小视的简单性质定理和解法细节
2016-12-02党泉元
党泉元
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应说是一道基础题,但好多同学得分不高.就其原因是忽视了简单而重要的性质的应用,比如平面几何中与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定理不可小视,应该予以重视.本文就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和说明.
如图1,在△ABC中,A,B,C分别是边a,b,c的对角,AD是角A的角平分线,有下面的简单而又重要的定理及性质:
性质1A+(B+C)=π; (A+B)+C=π;(A+C)+B=π.
评注可把三个角看成两个角,看起来很简单,但这一变形作用很大,不可小视.
由性质1及由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可得到下面的重要性质:
性质2若两角互补,则正弦值相等,余弦值互为相反数,正切值互为相反数.即
sinA=sin(B+C);sinC=sin(A+B);sinB=sin(A+C);cosA=-cos(B+C);cosC=-cos(A+B);cosB=-cos(A+C).
评注在高考当中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常见而重要的公式直接用,不仅可避免走很多弯路,还可以节省时间.
性质3角平分线性质定理:ABAC=BDDC.
性质4三角形面积公式:
S=12bcsinA=12absinC=12acsinB.
例1(2014全国文科Ⅱ卷17题)四边形ABCD的内角A与C互补,AB=1,BC=3,CD=DA=2.
(Ⅰ) 求C和BD;
(Ⅱ)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Ⅰ)如图2,(画图可以使问题更直观形象,让学生养成随时动手画图的习惯,认识图形的重要性)
由余弦定理可得
BD2=AB2+AD2-2AB·AD·cosA,①
BD2=CB2+CD2-2CB·CD·cosC.②
又因为cosC=-cosA(性质2),
由①②得cosC=12,故C=60°.
评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互补两角A和C的桥梁BD把A和C联系起来,在这里必须画出图形连接BD,同时利用好两角互补余弦值互为相反数这一既简单又常用的性质,不可小视这两个条件,好多同学忽视了这两个条件从而无从下手,因此没得分.
(Ⅱ)由cosC=12可得cosA=-12,
再由平方关系可得sinA和sinC.
所以S=12AB·DA·sinA+12BC·CD·sinC=23(性质4).
评注解决这一问,只要对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熟悉即可.
例2(2015年全国文科Ⅱ卷17题)△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BD=2DC.
(Ⅰ)求sin∠Bsin∠C;
(Ⅱ) 若∠BAC=60°,求∠B.
解如图3所示,因为AD平分∠BAC,所以可设∠BAD=∠BAC=α.
评注这样设,结合图形可以在直观上简化问题.
(Ⅰ)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
BDsinα=ADsinB①,CDsinα=ADsinC②.
由②式比①式得
sinBsinC=CDBD=12.
评注此处可以用多种方法化简,应仔细观察并思考可知两式相比更妙,平时要多训练习,同时要注意AD和α是找到sinB和sinC联系的桥梁,牵线搭桥的作用,好多同学无从下手是因为没找到联系.
解法二
如图3,设∠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这样设,结合图形同样可以在直观上简化问题使表示更简洁).
由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得bc=CDBD=12.
又由正弦定理可知
sinBsinC=bc=12.
评注此法解决的前提是知道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以及正弦定理,对能力要求较强.
(Ⅱ)解法一
sinB=sin(60°+C)(性质2),
又sinBsinC=12,化简可得cosC=0.
评注此处用到∠B和(∠A +∠C)互补这一隐含条件,还必须用到(性质2)的结论,这是解题的关键,否则无法往下进行.
又∠C是三角形的内角,所以∠C=90°,
故∠B=30°.
解法二
sinC=sin(60°+B) (性质2),
化简可得
sinC=32cosB+12sinB.
又sinBsinC=12,
所以 2sinB=32cosB+12sinB.
化简得tanB=33,所以∠B=30°.
评注此法思路同“法一”,区别是直接得出∠B,所以∠C=90°.
此处还可选择多种方法,但仔细思考观察可发现三边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从而使问题简化,故∠B=30°.
上述解法对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的积累要求较强,要灵活应用相关性质和结论使问题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