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萌芽到盛放
——安阳供电区变电站发展变迁走笔

2016-12-02刘越武焦浩然

河南电力 2016年7期
关键词:滨河安阳市伏安

文_刘越武 焦浩然 图_尹 健

从萌芽到盛放
——安阳供电区变电站发展变迁走笔

文_刘越武 焦浩然 图_尹 健

220千伏茶棚变电站

在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安阳市坐落于此,作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安阳市电力需求巨大。从第一条输电线路由变电站送出,到如今变电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安阳电网由薄弱走向坚强,为安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宛如一簇美丽的花团盛放。

第一座两型一化变电站220千伏蒋村站

扎根

1949年5月6日,安阳市获得解放。三天后,解放军军代表进驻到当时安阳市唯一的电源点安阳市电灯厂进行接管,私营的电灯厂被改为平原省实业公司安阳市电灯厂。当时的安阳市仅有的一条2.2千伏配电线路即从电灯厂送出,沿主干道解放路进入到老城区北大街鼓楼广场一带。

1952年,安阳豫北纱厂从峰峰电厂(今属河北)引进电源,建成峰豫线和豫北变电站,使安阳市第一次有了35千伏输电线路和35千伏变电站。这座变电站,就如一株移栽而来含苞待放的花,而后在这里开始扎根生长。

随着电厂供电范围的扩大,用电中心与电厂的距离越来越远,变电技术应运而生。1959年年底,装有7.5兆伏安主变的35千伏滨河变电站建成投运,安阳市配电系统有了第二电源点。

从无到有,对于电网而言,一座变电站犹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河南最北边这块土地上扎下了根,在安阳电网发展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萌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需要更大容量、更远输电距离的输电网。由此,安阳电网进入萌发期。

1965年,由当时省电业局投资架设的110千伏安新线建成,安阳供电区有了第一条110千伏主网线路,实现了与河南电网的联网。从70年代开始,安阳供电区开始进入110千伏升级建设热潮。70年代末,新建3座110千伏变电站,改造、升压、扩建6座110千伏变电站。1977年,安阳地区第一条220千伏线路安大线与河南电网并网。

随着220千伏线路的并网,1983年年初,安阳电网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的前身220千伏汤阴开关站建成投运。一年后,该站投运120兆伏安主变,开关站升级为变电站,成为安阳电网供电枢纽。

由1984年1座220千伏变电站发展到1993年3座,再到2016年的18座,虽未亲历其发展,却也能看到它质的飞跃。

500千伏彰德变电站

500千伏洹安变电站220千伏设备区

盛放

2006年6月28日,500千伏洹安变电站建成投运。该站属于三峡输变电工程的配套建设项目,全国电网互联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华北与华中联网的唯一枢纽变电站。由此,安阳电网由河南电网的“北大门”发展成为全国联网的重要枢纽之一。500千伏洹安变电站的投运,使安阳电网电压等级跃升到500千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09年,500千伏彰德变电站建成投运,至此,安阳电网拥有2座500千伏变电站,变电总容量超千万千伏安。

作为安阳市区用电负荷中心,110千伏滨河变电站是安阳市区北部电网的重要支撑之一。为提升其供电可靠性,今年,安阳公司对110千伏滨河变电站进行了整体大修技改。4月29日晚7点58分,随着110千伏滨河变电站恢复正常运行方式,该站前后两轮次,共计10天的GIS(全金属六氟化硫密闭型组合电器)大修工程终于顺利完工,为安阳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迎战夏季用电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59年年底建成投运至今,滨河变电站历经了将近60年的沧桑。从最早35千伏到后来升压至110千伏,从室外改造为室内站,滨河变电站设施越来越完善,责任越来越重大,供电也越来越稳固。

如今,安阳已初步形成了冶金、电子、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地区多是高耗能、重工业产业,供电需求的日渐加大,安阳电网得以发展迅速。目前,安阳公司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8座,主变总容量564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56座,主变总容量3500兆伏安。回望1952年,从第一座小小的变电站到目前遍布豫北各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站所,不禁感叹岁月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当年的小花苞,原来早已花团锦簇。

(作者单位:省公司本部)

猜你喜欢

滨河安阳市伏安
用伏安法测电阻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安阳市
低碳滨河景观设计研究——以临沂市万兴都河段为例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安阳市
非线性伏安曲线问题解析
等待候鸟——第五山城步道滨河区灯光设计
通过伏安特性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