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一体”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2016-12-02李建国

河南电力 2016年7期
关键词:济源四位一体责任

文/图_李建国

“四位一体”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文/图_李建国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意愿、行为和绩效。在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新形势下,加强价值理念引领和品牌形象引领,积极塑造责任央企表率形象,对于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优化电网发展环境意义重大。济源供电公司统筹责任认知、责任传播、责任沟通、责任行动“四位一体”布局,坚持理念落地、观点融合、价值践行并重,主动履职担当,传播责任理念,增进沟通互信,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有效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的美誉度。

一、坚持双向发力,凝聚广泛责任认同

对内强化责任认知,让责任理念落地生根,对外拓展传播通道,让公司工作得到相关利益方的广泛认可。济源公司内外并重、双向发力,促进员工社会责任理念入脑、入心、入行,增进社会各界利益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内化于心,推动责任理念落地。只有让广大员工正确认知、深刻领会社会责任理念,方能转化为履责、践责、尽责的实际行动。济源公司本着知行合一的原则,把社会责任知识纳入年度培训计划,作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专业人员和新入职员工的“必修课”,坚持“学、讲、思、研”相结合,分层次组织学习和测试,从基础理论、管理体系、推进方略等方面,切实掌握社会责任知识,领会丰富内涵和相关要求;举办《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宣讲,充分了解国家电网公司意愿、行动和绩效,准确把握责任理念和观点,形成广泛共识;围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要求,组织干部员工对照岗位实际查不足、找差距,思得失、明方向;通过举办交流研讨活动、组织“社会责任大家谈”、征集责任感言等,让责任理念落地生根,履责、践责成为价值追求。

畅通路径,推动公众责任认知。一个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需要通过有效的路径加以传播。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观点、履责实践和绩效,离不开通达顺畅的传播途径。济源公司以社会公众和相关利益方为主体,畅通路径,拓展渠道,扎实做好责任传播。利用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相关部门赠阅《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的契机,传播国家电网公司担负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传播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责任使命和重大意义。结合自身社会责任工作实践,展示在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城乡协调发展、深化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和卓越贡献,不断推动责任理念、责任观点、履责绩效得到社会各界全面、准确、理性的认知。

价值传播,促进社会广泛认同。电网企业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体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济源是中原城市群九市之一,也是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今年以来,围绕活力济源、实力济源、美丽济源、好客济源、幸福济源“五个济源”建设目标,该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电力保障服务作用日益突出。济源公司以价值为导向,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利益方宣传公司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惠及民生方面,担负的重要责任、付出的艰辛努力、取得的积极成效,并利用地方媒体做好公司和电网工作价值传播,有效增进了与社会各界的利益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使社会责任形象逐渐植入公众内心。

二、优化沟通方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履行社会责任,根本在于做好本职工作,关键在于全面有效沟通。济源公司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品牌导向,变“工作表达”为“价值表达”,变“业绩表达”为“理念表达”,以运营透明度和履责感染力,促进发展环境优化。

坚持发展导向,营造透明开放的履责格局。提高运营透明度,保证利益相关方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济源公司以发展为导向,利用春检春查、备战迎峰度夏等契机开展“社会看电力”体验活动,向公众宣传国家电网履责使命、社会责任战略目标,普及电力知识,解读电量、电费、电价政策和办电流程及履责承诺,展示电网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通过走进电网、感知电网,将工作沟通转化为价值沟通,以透明、开放的履责格局增进了解,接受公众履责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营造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6月10日晚,济源地区突发雷暴天气,因线下树木导致12条10千伏配电线路跳闸。济源公司组织员工冒雨连夜奋战,及时恢复电力供应,并以此为契机,主动与社会各界沟通,站在相关利益方的角度,阐释线下违植的危害及对安全用电的影响,获取广泛支持,有效推动了树线矛盾的解决。企业社会责任不是无私奉献,而在于加强社会沟通实现与相关利益方的合作共赢。济源公司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会关注,设置“城区不缺电,就缺变电站”“电力线下违植违建、受伤的是谁”“高压线、变电站真的有辐射吗”等热点议题,通过地方媒体、微信微博、向政府专题汇报和走访客户等渠道广泛传播,认真做好沟通,主动输出观点,消除误解偏见,积极破解变电项目落地、电力通道治理、电力设施保护等难题,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品牌导向,彰显为民便民的价值理念。良好的企业品牌在于通过价值表达和理性表达,让社会责任理念得到相关利益方公认和公信。济源公司以创新方式方法、优化网格化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等手段,提高用电咨询、业扩报装、故障抢修等效能,把责任理念融入高效化、便捷式服务全过程。借助共产党员服务队、“青春光明行”等履责载体,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重要用户,常态开展便民服务活动,面对面解决客户涉电难题,高效做好电力保障工作,用务实行动、理性表达,传导履责观和品牌价值,切实让“国家电网”品牌走进千家万户,为民便民的价值理念得到公众认可。

子夜抢修配电线路,体现责任价值和履责担当。

三、深化履责实践,树立良好责任形象

企业社会责任,重在价值输出,贵在付诸实践。济源公司围绕履责使命和实施原则,深化履责实践,在全面开展责任行动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着力提高质效,树立良好责任形象。

在落实惠民举措中履责践责。主动顺应济源市城乡一体化蓬勃发展趋势,抢抓国家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契机,以解决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为重点,明确年度350项重点项目,大力实施新型小城镇、中心村等基础电网建设,让优质电能扮靓济水之源,光耀愚公故里,惠及社会民生。围绕济源全域旅游战略,跟踪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电力服务,实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可靠的电力支撑,为释放“三农”发展活力提供优质电能。科学规划特色农业和机井通电项目,全程满足用电需求,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持续以电力惠民新举措,彰显履行社会责任新作为。

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履责践责。坚持常态化、规范化、项目化方向,整合内部资源,围绕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等做好项目储备,建立“公益超市”,以部门为单位开展公益项目认领,制定考核、监督、评价机制,保证实施质量。成立5个“电力雷锋”服务站、16个服务点,实行志愿服务“储蓄”制度,设置站点服务台账和个人登记簿,并建立QQ群,扩大公益项目和志愿服务参与面和影响力。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和山区贫困学童,经常性献爱心、送温暖。如今,济源公司“公益超市”“电力雷锋”“在线义工协会”“爱心帮帮团”等项目,已成为济源市公益项目的知名品牌。今年以来,已开展公益活动300多项次,受益人群超过2万人。

在实施精准扶贫中履责践责。精准扶贫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重大的社会责任。济源公司积极对接济源市农村脱贫致富项目,通过改进技术工艺、增加施工力量、完善保障措施等途径,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区电力设施建设。坚决贯彻全市定点扶贫部署,做好下冶镇陶山村定点扶贫,坚持电力帮扶、精神文明帮扶、入户结对帮扶相结合,通过优化供电设施布局,改善用电质量;通过改造文化设施、美化村容村貌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因人制宜、因户制宜,对49户贫困户“一对一”结对扶持,逐户落实脱贫措施,打造精准扶贫新亮点,彰显责任央企表率形象,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加强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今后,济源公司将丰富载体、创新实践,主动担责、履职尽责,全面展示履责意愿、行动和绩效,不断彰显“国家电网”品牌的责任形象。

(作者单位:济源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济源四位一体责任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