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麦粒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6-12-02邹伟聪冯文锋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0期
关键词:鸣音麦粒电针

邹伟聪 冯文锋 钱 虹

1.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10800 2.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电针联合麦粒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邹伟聪1冯文锋2钱 虹2

1.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10800 2.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由于手术创伤以及麻醉药物等影响,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动力常常受到抑制,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还可能导致肠梗阻、肠粘连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尽快恢复患者胃肠动力是促进术后康复并且预防并发症的关键[1]。笔者采用电针联合麦粒灸的方法改善腹部术后胃肠动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进行腹部手术的病人,共纳入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7岁,平均(45.54±9.65)岁;手术时间最长4.3 h,最短1.2 h,平均(2.47±0.89) h。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0岁,平均(47.36±10.28)岁;手术时间最长3.9 h,最短1.1 h,平均(2.32±2.95)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类型 (例)

纳入标准:①腹部术后患者,能配合完成研究。②年龄18~80岁,男女不限。③签订知情同意书,无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①非腹部手术所致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肺、脑、肝、肾功能障碍及结核、血液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未控制的患者。③妊娠、哺乳期患者。④未完成治疗的患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西医常规处理: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液支持。②电针:患者取仰卧或半卧位,选双侧足三里穴,用华佗牌1.5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单手快速进针,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助得气,选择疏密波,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刺激量为度,留针30 min。自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电针治疗1次。③麦粒灸:每次从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中选取1个穴位(双侧选穴),抹少量万花油,安放麦粒大小艾炷,以线香点燃,当病人感到灼痛时去掉艾炷,再施第2壮,共灸5壮,完毕后在穴位表面涂以万花油,每天施灸1次。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处理,方法同治疗组西医常规处理。

治疗结果

观察指标:①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6 h开始,每2 h听诊1次,听诊部位包括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4个区域,每个区域每次听诊1 min。在两个区听诊肠鸣音≥3次/min,提示肠鸣音恢复,记录肠鸣音恢复的时间。②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手术结束至肛门第1次排气的时间。

结果: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见表2。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s,h)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中医学认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一则因为离经之血阻滞腹中,导致气机运行不利,二是因为术中耗伤气血,气血亏虚,胃肠运化失司,进一步导致腑气不通。恢复胃肠动力关键是要使六腑气机通畅[2]。中医学的毫针刺激本身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机的作用,而胃经下合穴——足三里又具有健运脾胃、理气止痛的功效,所以电针刺激该穴位,能调理腹部术后患者脾胃气机,并能培补正气,促进机体康复[3]。彭随风等[4]临床研究发现,电针刺激可以改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动力。麦粒灸属于直接灸中的非化脓灸,麦粒灸因其温经散寒、益气升阳、活血化瘀的功效,广泛用于寒证、虚证、瘀证。腹部术后病人多瘀、多虚,故而采用麦粒灸。有研究表明,麦粒灸可有效治疗便秘[5]。胃主受纳腐熟,小肠主受盛化物、分清泌浊,大肠主传化糟粕,胃和大、小肠在生理功能上是共通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分别是胃经、大肠经和小肠经的下合穴,“合治内腑”,故在下合穴做麦粒灸可以肠胃并治,从而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本研究表明,在西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施加电针联合麦粒灸的传统疗法,能缩短腹部术后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有效改善胃肠动力,其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1]黄鹤光,方勇木.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2):130-131.

[2]司成桥,厚晔.中西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9):22-23.

[3]陈艳,刘诗.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7):705-709.

[4]彭随风,杨家耀,时昭红.电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自主神经功能及心理状态[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36):4105-4109.

[5]王丽娟,王玲玲.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随机对照研究(英文)[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21(4):8-14.

2016-01-14)

猜你喜欢

鸣音麦粒电针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从麦粒到面包
电针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