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齿及舌运动对牙龈炎影响的临床试验
2016-12-02崔晓光
封 帅 崔晓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叩齿及舌运动对牙龈炎影响的临床试验
封 帅 崔晓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但以往人们错误地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周病的困扰,其实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牙周病就开始“腐蚀”我们的健康了。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牙周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除去局部刺激因素、清洁牙齿、刮除牙周的牙石、矫正不良修复体及矫治食物嵌塞。
现代研究表明,增加咀嚼与叩齿,可以产生生理上的良性刺激,促进牙床、牙龈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龈组织的营养,使牙齿变得坚固而有光泽,并能延缓老年人的牙齿松动和脱落,对牙周病患者是很好的辅助疗法。国外有研究显示,轻中度牙周炎患者,咀嚼锻炼后牙周组织发生功能性充血,毛细血管前动脉口径和小静脉血流恢复正常,微循环改善[1]。但是咀嚼时间不要超过5 min,以免引起牙周组织供血不良[2]。国内徐华兴等研究发现,咀嚼无糖口香糖有抑制成年人牙齿菌斑的功效[3]。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牙齿保健法,如进食时细嚼慢咽,清晨及饭后叩齿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现代食物加工细化、软化,人们的口腔运动减少,三餐饮食的咀嚼不够,需要通过适当的口腔运动保健来进行锻炼,促进口腔健康。本研究通过叩齿及舌头的运动,给予牙周组织生理性的良性刺激,促进牙槽骨、牙龈的血液循环,改善牙周组织的营养,促进牙周健康。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牙龈炎;②近1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③近1个月未使用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④未戴义齿、矫治器、牙周夹板及垫;⑤无夜磨牙、紧咬牙等不良口腔习惯;⑥无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和唾液腺等颌面部疾病史;⑦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⑧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或传染性疾病;②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③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④准备要孩子的育龄期夫妇。
病例分组: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牙龈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方法
1.检查入选患者的口腔状况,记录临床观察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
2.检查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全口超声龈上洁治,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结束后,治疗组患者每天早晚刷牙,晚上用牙线,同时进行叩齿及舌运动。对照组仅刷牙及用牙线。
3.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时,再次记录PLI、BI、PD临床指标,每次检查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
叩齿及舌运动方法如下:①早、中、晚,每日3次,每次上下颌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30下;②叩齿结束后,舌贴着牙龈,从腭(舌)侧向唇(颊)侧,从上颌往下颌,按摩牙龈,每次10下,每日3次。
结果
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结果表明,两组BI、PD、PLI各项指标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治疗组BI、PD的改善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LI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讨论
叩齿及舌运动后,牙龈出血指数(BI)和牙周袋深度(PD)有明显改善;菌斑指数(PLI)变化不明显。叩齿及舌运动可以减轻牙龈炎症,减少出血,缓解水肿。
口腔内每个牙齿都与特定经络相连,牙龈和舌头也布满穴道。此外,任督二脉和十二经络都汇于口腔。叩齿及舌运动所产生的生理刺激,可以促进牙龈炎症的消除,提高牙龈组织的健康水平,改善口腔状况,从而有益于患者的全身健康。
牙周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在常规牙周治疗中,辅以叩齿及舌运动,可以减少患者到医院就诊次数。不仅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口腔健康水平,也能降低治疗该疾病的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这种保健方法,简单易学,在门诊中可以及时向患者推广。
[1]王昆润.咀嚼口香糖对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26(6):363-364.
[2]王昆润.咀嚼橡皮糖引起的牙周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28(2):124-125.
[3] 徐华兴,钟滨,易敏,等.咀嚼无糖口香糖对成年人菌斑指数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0,30(1):27-28.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