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2016-12-01唐丽娟
唐丽娟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有些学生上课很认真,笔记也记得很仔细,但是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也常听到一些学生说“怎么到了高中,化学这么难学,课堂上我明明都听懂了呀,可是考试怎么就不会呢?”经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我明白了学生之所以觉得化学难学的原因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脱节现象较为严重。许多高一新生適应不了高中的教学模式。由于课堂容量的加大,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模块不能及时理解吸收,才会出现学习化学的困境。要想使学生走出“化学难学”的困境,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做好初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
一、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只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简单计算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而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随着课堂容量的增大和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先从初中学生熟悉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入手,然后再引导学生去发现在的反应中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存在,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并没有得失氧,说明初中对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并没有体现其实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起从化合价分析上述两个反应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进一步去学习相关知识点。通过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概念的引入,让学生思考、分析、归纳,然后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观看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的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让学生顺利过渡。
二、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学生在初中阶段只学习了一年化学课程,不少学生对待化学学习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知识大多比较直观,容易理解,而高中很多概念知识都比较抽象。进入高中以后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如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运用,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学会由简单的机械记忆学习向深入领会理解的转变。例如,在萃取实验中,课本上萃取的定义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这个概念比较绕口,许多学生一遍一遍地背诵,结果还是记不住。这时候老师就要提醒学生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通过课堂上对萃取实验的仔细观察,老师引导学生得出选择萃取剂的要求:(1)与原溶剂互不相容;(2)与溶质不发生化学反应;(3)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再结合实验中用四氯化碳把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指出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与碘不反应,碘在四氯化碳之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进一步去理解萃取的定义。同时还可以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把四氯化碳换成酒精行不行”。理解了之后可以再通过解决问题巩固记忆,深入拓展。
三、做好思维方式的衔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是通过演示实验来让学生观察现象记住反应的,而在高中教学中需要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假设—分析问题或现象—解决或解释问题,有效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也就是让学生在什么的基础上知道为什么。例如,在学习钠的性质时,在钠与水的反应中,我们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对现象作出解释:(1)钠浮在水面上(浮)——钠的密度比水小。(2)立刻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熔)——钠的熔点较低,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3)在水面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最后完全消失(游、响)——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4)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红)——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再比如,讨论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从现象分析: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碱性物质中的阳离子由钠变价得到的,因此得出碱性物质是NaOH。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另一种产物是氢气,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2Na+2H2O=2NaOH+H2↑。
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注重教学方法的应变,帮助每一个入学新生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善于倾听、巧妙点拨,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 。随着学生思维的充分深入,他们会见仁见智,大胆地表述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这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要主动做好疏导和转化等工作 ,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现象 ,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侯国斌.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中国校外教育, 2012(5).
[2]吴惠中.新课程理念下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