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之我见
2016-12-01宋蕾
宋蕾
摘 要: 文章面对当前中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中学生、企业和学校三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中职旅游专业 顶岗实习 问题 措施
顶岗实习是旅游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提高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成效的顶岗实习,能极大地缓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矛盾,积极地推进毕业生就业,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一、中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生看“顶岗实习”
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就业的压力,常认为经历的实习期短,企业的经营效益与自身收益无关,因而在实习期间没有全心投入工作,这直接影响了实习目标的实现。在实习期间,工资待遇不高,总是被老员工呼来唤去,加上许多学校为吸引生源片面鼓吹专业前景,学生自我定位过高,期望太大,只想做管理,不愿做服务,缺乏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顶岗实习以后,没想到与实际情况相差甚大,于是厌倦酒店基层服务工作,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日渐衰退。且学生在从“学生”到“员工”的思想转变过程中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二)从企业看“顶岗实习”
一些企业仅仅把学生当成“免费工人”[1],对学生的日常工作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学生进入企业,只有很少的时间用来岗前培训,匆忙走上工作岗位,旅游旺季,企业的接待任务繁重,甚至延长工作时间,扩大工作范围。企业内部人员对学生常具有排斥感,认为实习生和自己不是一个级别,不愿与其交流,也就是老员工对实习生所做的“传、帮、带”不能够很好地进行。企业出于自身业务和经营的需要,一般会把实习生安排到技术含量低的部门,并且一般不会轮动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减少了学生接受各岗位的锻炼机会。
(三)从学校看“顶岗实习”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技术能力很难满足企业需求,对学生的培养水平达不到旅游企业的要求[2]。部分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理念无法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现在一些教师旅游理论知识方面非常丰富,但缺少在旅游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自然很难实现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
以上这些因素使中职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二、中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开展的措施
(一)学生要树立企业意识
人是环境的产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不到企业的气息,找不到企业的感觉,很难树立“企业意识”,顶岗实习后就难以迅速完成由一个学生到一个合格企业员工的转变。为此,必须在校园中最大限度地模拟企业环境,努力创造一种“企业文化”。把企业的工作事项都搬到课堂当中,让学生早早有“企业人”的感觉。当然,顶岗实习前,要为学生做动员大会,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参与实习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积极更新实习理念,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生活,融入实习企业氛围中,树立对企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企业要优化实习机制和人性化管理
首先,企业领导应深刻认识到实习生学习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学生资源的作用。在日常管理中应倡导职员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多开座谈会,鼓励员工与实习生多交流、多沟通,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重视。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工资需适当提高,企业最好直接与学校联系,定期提升实习生的实习费标准。一旦工资待遇提高后,学生们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就会不断提升。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为学生制订良好的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参与到企业日常工作中。
其次,对实习生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管理[2],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运用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树立“员工”第一思想。要求老员工必须把实习生看成是普通的新员工,做好“传、帮、带”工作。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客人。
(三)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
现在的“双师型”教师缺乏真正的意义,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利用寒暑假期间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到优秀,旅行社、星级酒店、饭店、餐饮企业参加培训,进入一线工作。不断扩大专业知识面,加深对企业实际工作的理解,锻炼自身的业务能力,提升水平。
总之,采用顶岗实习把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摆脱学校教育的单一管理体制,建立面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学校管理体制,克服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顶岗实习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从而实现企业、学校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张建宏.怎样用好实习生[J].饭店现代化,2005(8):48-52.
[2]王兴琼.酒店实习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8(7):49-55.
[3]祝烨.对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的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