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城山天师洞建筑艺术探析

2016-12-01李星丽李欣遥

文艺争鸣 2016年8期
关键词:宫观天师道教

李星丽+李欣遥

青城山地处四川省都江堰市,距成都68公里,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山高三千六百丈,屹然三十六峰,罗列一百八景,日宝仙九室之天。”青城山,是经历了漫长地质年代的演化而形成的奇特山地,属龙门山褶皱断裂构造,群峰大起大落,青峰翠谷,青山四合,状如城郭,故得“青城”之名。其山体绵延悠长,涧壑奇峰交错,林木繁茂青翠,环境寂静幽美,享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在青城山上,道教宫观林立,目前保存完整的宫观主要有建福宫、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朝阳洞、祖师殿、圆明宫、上清宫和玉清宫等等宫观,其中以天师洞为青城诸道院之胜,被列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天师洞又名常道观。宫观始建造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原名延庆观。唐时改称为常道观。宋时改名昭庆观,或称黄帝祠,清代以后则称天师洞,后又沿用常道观至今。因东汉天师张道陵曾于此结茅传道,俗称天师洞。现存建筑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住持陈清觉主持重建。1920年至1939年,主持彭椿仙再次修缮改建而成。1980年以来,青城山道教协会又陆续对天师殿、三清大殿、黄帝祠及山门、道舍、斋堂等进行了全面维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刹焕然一新。如今的天师洞道观更是殿宇楼阁层叠交错,与周围自然环境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其空间的移步换景、道路的曲折回旋、建筑的雕梁画栋、枋柱的匾额楹联,加上珍贵的古木奇花、石刻碑文等,整个道观充满了诗情画意,将道教追求自然、和谐、幽雅、朴拙的情趣表达得淋漓尽致,为青城山宫观建筑群的代表,也是中国道教宫观建筑中的佳作。

一、“因借相宜、谐和自然”:宫观园林环境

道教向来重视修道环境,认为风景秀丽的地方山水多层环抱,山峦合抱中虚,能兼采阴阳二气之地,既有藏风遮阳作用,又有迎神聚气之象征作用,是最宜于建宫修道的“洞天福地”,在此修炼自然可以与山水之灵气相互感通而喜结仙缘,实现天人合一。天师洞宫观建筑依山势位于青城山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选址非常注重生态环境和风水,可说是奥中有旷。宫观整体东向略偏北,应“紫气东来”之意;建筑三面环山,一面临涧,正对气口,可瑕览碧峰幽谷。道观背枕耸立的混元顶,左傍青龙岗,右携黑虎塘,形成围屏环抱,而前方白云谷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远处有三狮六风,符合传统“四灵兽”的风水格局;而山有来脉,水有活源,更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模式。

天师洞的宫观园林环境更是因地制宜,采取“引景”“设景”“借景”等造园手法,既出奇以制胜,又将自然景观纳入其中,建筑或依山就势,阶梯跌落,或院落重重,曲折幽深,或疏密间置,对比强烈,并广泛运用敞厅、过街楼、廊子等,尽量减少对视线的遮蔽,充分发挥登高远望的优势,让广袤的密林、起伏的山岚、千里的平原如在目前,从而将宫观外的自然景观纳入到宫观庭院的空间当中,让宫观融入大自然当中,获得整体的开阔感,从而使清幽的自然山谷变成十分精彩的园林环境空间。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称古常道观(天师洞)为“寺观园林中的上乘作品”。整个宫观巧妙地借用周围的高大乔木,使宫观内外空间交融在一起,而建筑隐身于参天古树之浓荫中,以此形成幽邃、静谧的环境氛围。当人们穿楼而过,步入三清殿前的中心庭院时,左边西客堂前的一组园林景观采取了“造园三部曲”创造出多样变化的园林环境。先在入口处用青石雕刻栏杆分割出大院小园,两旁种植公孙桔、红山茶等,红绿相间,苔痕上阶,仿佛是引游人进此堂前铺设的地毯,此为“引景”,将客人从庙堂引入山林。客堂的前、后厅之间,有一条形的小天井,堆砌石山,假山上栽种有山海棠、青城兰、随手香等植物进行点缀,建筑上还配有丰富的楹联匾额,使人产生移步换景、思接天外的感受,此谓“设景”。后客厅名为“别一洞天”,为八卦形的吊脚楼,既寓含道意,又巧夺天工,厅房用环形透景花窗,窗外回廊环护,开轩临四野,纵目望天仓山,如环形山水画卷,气势磅礴,此即“借景”之妙用。

天师洞的园林环境还充分利用建筑小品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建筑与环境相互因借而产生丰富的空间感受。如道观入口前区的景观设计,其空间导引安排是独出心裁,沿线巧妙地利用局部的地形地物,其间随意还点缀着许多亭、阁、廊、桥等建筑小品,整个建筑环境构成了一个渐进式的园林空间序列:经过奥宜亭,走过古朴的卷拱“迎仙桥”,到达天师洞的外山门“五洞天”的牌坊门洞,这可说是园林序列的起点,也是道观的最前沿。进门后沿山壁逶迤弯曲,途经“翼然亭”和跨涧的廊桥“集仙桥”,循蹬道顺墙边左拐上行,便至内山门下的吊脚楼阁“云水光中”,这是序列空间的前奏。于吊脚楼阁中小憩,既可仰望山门壮丽景象,也可透过密林回望,观山光云影。正对楼阁的一条笔直陡高的台阶,石阶之上,山门“灵官楼”巍峨雄壮、器宇轩昂,形成空间序列的高潮。从楼下穿过可直达主殿三清殿的前庭院,这是入口前区序列的结束部分。“在这段200余米的行程中,道路几经转折,利用若干小品建筑物结合地形之变化而创为起、承、转、合之韵律。游人行进在这个有前奏、过渡、高潮、收束的空间序列之中,随着景观不断变幻,情绪亦起伏波动。就其园林造景的意义而言,它是一段诱导人们渐入佳境的游动观赏线;就其宗教意境的联想而言,则又象征着由凡间进入仙界的过渡历程。”

天师洞宫观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其宫观内部依据园内条件改造加工,用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或点缀山石水局构成深深庭院,更善于将宫观内外景观相互借用,将周围的晴山叠翠、苍劲松木、沟壑溪流收入园中,为我所用,整个宫观的园林化环境做到了因地制宜而相互资借。在这里,宫观建筑与自然环境通过园林化的处理而完美地统一、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带有意向式色彩的设计营造,是一种与道家思想、道教美学紧密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灵活有序、主次分明”:建筑组群空间

天师洞的宫观建筑群占地面积共72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道观建筑随山势地形巧妙布置,高低错落有致,用大小、方向、高度、形状及空间明暗都不尽相同的十多个内院和天井,以及曲折环绕、穿插起伏的回廊把殿字楼阁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规模宏伟、布局巧妙、整体性强的建筑群。建筑群顺应台地西高东低的坡势而随意错落布局,并不严格遵循中轴线的绝对中心和整齐的左右对称,建筑组群空间大致可分为入口前区、中心区、天师殿区。

入口前区主要由亭、阁、桥、枋、楼等建筑类型,因地制宜地穿插形成完整的组群空间。其组群空间的核心建筑内山门为四檐楼角式结构,建在高高的堡坎上,长而陡的石级贯入建筑,直通中心庭院,使建筑在立面上呈现出四级三层的壮观景象。正中悬“古常道观”黑底金字匾,两侧檐柱挂有蜀州李世瑛所撰对联:“胜地冠两川,放眼岷峨千派绕;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此联道出了青城山的地位和影响。石梯两边分立三株高大挺拔的柳杉,左侧有青龙殿,右侧为白虎殿。直冲云霄的柳杉与陡高的石阶不仅增加了天师洞山门的气非凡气势,又贯穿建筑直接庭院产生别有洞天的空间效果,将人们引向幽静深远的宫观内部。

中心区为建筑组群空间的核心,聚集了道观的主体殿堂和食宿及后勤用房,殿堂间回廊相连,清静幽雅。建筑群大致呈中、南、北三路多进院落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次分明,相互照应。中路为宗教活动区,建筑物的体量较大,正山门(灵官楼)、三清殿、黄帝祠等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南路为西客堂和银杏阁,建筑体量和庭院都较小,银杏阁有传为汉天师张陵亲手所植上千年树龄高约50余米的古银杏一株。北路较幽闭,为东斋堂以及上茅庵住宿部,左侧有小道通往三岛石景观,巨石鼎足危立,一分为三,上合下分,相传为天师降魔时挥剑劈破,石旁有慰鹤亭、听寒亭、洗心池等胜景。中路上建筑的组群空间更是特色各异,但又相互补充,丰富着空间的审美效果。如由内山门(灵官楼)、三清殿及东斋堂、西客堂形成的第一重院落空间既庄严雄伟又十分灵活多变。位于三清殿前的院落平坦、宽阔、开敞,满足其祭祀活动场地的功能,又强调出三清殿的主体地位。殿左又单独围合成一个院落空间,和主体院落错落相交。仿园林布局,用青石栏杆与主体院落划分出明显的边界,院中种植花竹,堆砌石山小景,使人产生移步换景的空间感受。

天师殿区位于第三混元顶岩腹洞前,主要由“曲径通幽”后山门、三皇殿、天师殿组成群落空间。由于此处的地形高耸而又狭窄,建筑采用前低后高、旁低中高的形式,纵横组连,使其浑然一体。天师殿前有牌楼,牌楼前的唐代古岐棕,树干道劲,枝叶扶疏,其后根据岩腹的天然洞穴,建虚靖天师殿,祀虚靖先生塑像,沿壁有廊可通到洞窟最上层,供奉张陵天师石像。三皇殿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整个建筑位于悬崖上一块突出的平地上,眺望平台以出挑的方式悬于山的边缘,这样的巧妙造型使得自然、建筑与人悠然共存,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整个天师洞宫观内大大小小的二十多幢单体建筑,分布在不同的山地高度上,在组合取势上可为“前低后高、旁低中高”,即“沿中心组建筑,在纵深方向上,建筑物的地面和屋顶一进比一进高;横向则两旁建筑的地面和屋顶不得高于中心(或平或低)。”形制高的建筑主要集中于建筑群的中轴线上,从高到低依次为三清殿、古皇帝祠和灵官楼,而在同一个围合院落中,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形制又均比中轴线上的建筑形制低。

三、“依山就势、返璞归真”:宫观主体殿字

三清大殿是天师洞建筑群的主殿,建筑重檐回廊,气宇恢宏,巍峨壮丽,堪称道教建筑的经典之作,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清尊神:玉清境元始天尊,手衔灵珠,象征洪元世纪;上清境灵宝天尊,怀抱太极,象征混元世纪;太清境道德天尊,手持羽扇,象征太初世纪。三尊神像放置于精美的神龛内,须髯,明冠,衷袍,各像比例适度,超然飘逸,雍容和善,端庄持重,令人肃然起敬。

该殿为1923年重建,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殿宇坐西向东,面阔五间,木穿斗构架,重檐歇山式屋顶,屋脊无雕饰,屋脊正中利用小青瓦堆叠成三角形脊刹,与身后的崇山峻岭、青松翠竹十分和谐,尽显道教对朴素自然之美的追求。这样古拙简朴的屋顶也使得建筑尽显稳重大气,与屋身的雕梁画栋形成对比。建筑内外共用4.4米高的石柱二十八根,均为整石精雕细磨而成,象征着二十八星宿。前廊檐下排列六根朱红色的大石圆柱,柱身均挂黑底金字楹联,石柱分别立于精雕的高石础上,显得庄严而又十分气派。柱下石础高1.2米,须弥座上整石圆雕狮子、麒麟、辟邪等瑞兽,背托莲花座,座上安放圆柱,其造型精美,别具一格,将建筑映衬得更加雄浑壮丽。这样造型复杂的石础在天师洞其他殿宇亦没有,由此可见三清殿建筑的地位和等级。屋檐下的撑弓、弯门、吊瓜全系镂空雕刻,其上施以彩绘,飞禽走兽、花草瓜果、神仙人物等形象相互呼应,跃然在柱上檐下,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构成了生动而层次丰富的艺术画面,使得这些普通的建筑构件拥有了深刻的道教文化内涵。彩绘以石青、石蓝两色为主,着色素雅,与整个建筑协调和谐;间以红、白、黄色,丰富色彩,使之明快清新。而木质门窗以朱红为主,格心部分的点缀图案饰以金色,显得古朴典雅而又不失华丽。内檐下正中悬挂“三清大殿”四个贴金大字,金光闪耀,十分醒目。殿内正中上空开八角形藻井,使室内空间增高,既采光通风,又使人无压抑之感。井下三清龛上悬挂清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宇上层为无极殿,内有八扇明代木雕屏花,镂空雕刻着芙蓉、荷花、孔雀等图案,色彩鲜丽,形象生动。檐下悬挂“护国佑民”“上善若水”“神光普照”“神仙都会”“不言之教”等匾额。这些匾联是对道教教义和伦理思想的阐释,起到宗教的教化作用。整座殿宇矗立在十二级石阶的高台之上,给人以庄严、雄伟、宽敞之感。台基两侧亦有垂带踏道,石栏杆围护,栏板无雕饰,装饰重点于望柱头上,其雕刻形象非常耐人寻味,为石刻“天籁灵婴”系列群雕。这组表现赤子嬉戏意态的立体雕塑,造像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灵婴欢快地翻腾扑跃,形态与表情各异。这些灵婴实为“道”的形象化表现,《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也就是教人要保持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回返到婴孩天真纯朴的境界,才能与大道相合。每个雕塑中还精心设计了不同的乐器,山风吹过,乐器会发出悠扬的声音,形成“天籁”之音、“自然”之音。婴戏与乐器的巧妙组合,将道教强调纯真自然、返璞归真的哲理与情趣形象地阐释出来,让人叹服,引人遐思。

黄帝祠为天师洞最早的殿宇,初建于隋代,供奉轩猿黄帝金身像。重檐回廊式建筑,横额上有于右任先生所题“古黄帝祠”四个金字匾,字体笔道流畅,刚劲兼柔。木质隔扇窗以桐油罩面,其格心分为两部分,上为冰裂纹,穿插雕绘宝瓶图案,下为方格形,其上装饰花卉纹样,并在团形花纹中刻绘“顺则成人、逆则成仙”的道教箴言。古色古香的隔扇窗点缀着小面积的青、绿、金色,色调明快而素雅。殿内神龛内端坐轩猿黄帝金身像,室内顶中央绘制太极八卦图,四角有蝙蝠环抱,寓意万物皆有福的吉祥含义。神像与顶饰上下呼应,加强了建筑室内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檐前走廊立有“轩猿黄帝之碑”,上刻冯玉祥将军敬撰并书的颂词:“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檐廊下的方形立柱简洁朴拙,无过多雕饰,利用石材本色,刻菱形图案,其下的矮柱础同样采用方形无雕饰。台基处的栏杆则重在栏板造型的装饰刻画上,采用深浅浮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各种寓意深刻的道教神仙故事题材展现其上,不仅打破了栏板的呆板和沉闷,同时使栏板成为道教文化的载体,营造出浓厚的神仙意境。

天师殿地处第三混元顶岩腹洞,清光绪十年(1884)重建。殿字随山势层层递进,依靠崖壁,就洞筑殿,一半是梁柱,一半为峭壁洞穴,建筑与山峦地势浑然一体,这种返璞归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构筑,形成了造型迥异、构思奇特的建筑景观。殿前立有牌坊,为清代木结构牌坊,高大俊美,气宇非凡,枋额悬清人黄云鹄所书“龙踽仙踪”匾额,整体的暗红色调渲染出浓厚的宗教气息,屋顶重檐飞脊,爪角凌空欲飞。屋面用“跌”“梭”手法与“台”法相配合,呈阶梯式递进,屋檐下木板空花封口,其照面、立人、梁枋、雀替上均雕刻彩绘精致的纹饰,色彩对比鲜明,雕饰立体对称。其后依据陡坡地建“司神院”牌坊三间,中间形成入口梯廊,两侧的建筑纵向垂直布置,随地势台地逐级升高,飞檐翘角层叠连续,造型韵律丰富,从下往上仰望,晴峦耸翠的秀丽景色透过建筑映入眼帘,真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其祭祀殿宇则利用原有洞穴采用单坡屋顶,顺山洞凹的地势比肩起殿,与峭壁相互连接成一整体,洞内有洞,参差错落,迂回曲折,布局有序又别致。首先依陡壁挑廊架屋,建虚靖天师殿,供奉宋代有名的高道:张道陵天师第三十代后裔虚靖天师塑像,顺着岩壁右转上坡到达洞窟的最顶层,即张天师辟茅阐道之天师古洞,殿中央虚空,将自然景观纳入其中,营造出一种玄妙无极的意蕴,充分体现出道教的神仙信仰及独特的宗教审美趣味。神龛内供奉着隋代石刻张道陵像,怒目圆睁,威严肃穆,左手掌心夸张地直伸向外,掌握“阳平治都功印”。站在栏杆处可俯视天师洞全景,建筑屋顶流畅的曲线和飞檐,层叠交错,甚为壮观。

青城山天师洞的宫观建筑艺术无处不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见素抱朴”等道教思想。其完整的园林空间序列,巧于因借纳自然于宫观内,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巧妙的院落组群,中心区按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传统手法,其他建筑则依据地形地貌灵活构建;朴素的艺术风格,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含蓄表达手法,多种装饰艺术的综合,等等,都充分反映道教神仙信仰特征,体现出道教建筑应具有的精神功能和艺术哲学。

猜你喜欢

宫观天师道教
宏观视角下濒海山岳宫观园林选址与“仙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以胶东半岛为例
王天师消暑之法
江阴市道教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除妖计
西夏道教补议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天师”教职略考
乾隆朝的道教事务管理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