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淡泊明志,无愧于海南“菜头”
——访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肖日新
2016-12-01长江蔬菜杂志社山娜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一生淡泊明志,无愧于海南“菜头”
——访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肖日新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肖日新,1956年11月出生,湖南桃江人,1981年12月毕业于湖南农大蔬菜专业。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海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绿色食品中心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先后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2项(次),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或成果转化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及其它奖项11项。长期以来,专心致力于蔬菜研究与科技服务三农等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他在海南大大小小的瓜菜田垟中走过不惑之年、天命之年、耳顺之年。肖日新,这位海南蔬菜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曾用生命中二十余载时光,一手推进全省的蔬菜种植结构调整与现代技术普及。年至六旬,43年农村蹲点,22年海南躬耕,每年下基地工作日100天以上,这组数据串联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肖日新的一生。在寒风酷暑中,在冷雨烈日下,与农民结下的深厚情谊,让他获得“肖瓜菜”、海南“菜头”的美誉,农民的一个求助电话,便是风雨无阻的理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入蔬菜这一行,无论是普通农民亦或是顶尖专家,都免不了与土地打交道,农人不能不热爱土地。肖日新钟情农业、偏爱蔬菜,这种感情缘于何时,他自己也无法完全理清。许是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种与生俱来说不清道不明对乡村田野的深沉羁绊。人生就是这样,情感总会刻上生活的烙印。决定一个人人生走向的,往往不是大学,而是童年经历,那埋藏于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1956年,肖日新出生于湖南省桃江县一个普通农民之家。小村庄的青山绿水,田野的清新空气,伴随着鸟语蝉鸣一起融进了他的心田。但当年岁渐增,成长的烦恼也紧随而来:乡亲们生活的清贫,饭桌上菜品的单调,公共设施的落后,让他从小立志“为促乡村产业发展而奋斗”。
文革期间,高中毕业的肖日新回到家乡,先后任生产队会计、生产队队长、大队中心辅导员、乡镇供销社培植员等职务,一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那时候,考试之前就要填报志愿,没有一丝犹疑,他选择了湖南农业大学蔬菜专业。入校后才知道,当时全班37人,主动填报这一专业的竟只有2人。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秀,他被分配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事蔬菜研究工作,从此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热土,且再没改过行。
南下海南,无悔的选择
1988年12月,刚建省不久的海南,其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进行规划与论证,肖日新被抽调前往参与为期半个月的考察、调研与规划论证工作,并作为主笔人撰写了《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海南独有的美丽与风情,以及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都给肖日新留下了深刻印象。5年后,他放弃了研究条件优越且成果颇丰的湖南省农科院,毅然决然南下海南,投身海南北运瓜菜这项在他看来朝气蓬勃,但实际发展困难重重的领域。
异常落后的蔬菜种植水平,品种结构不合理,烂菜现象严重,全省主推的冬季瓜菜品种仅10多个;寥寥无几的技术人员,3335m2试验地,几个干燥器,不到50份研究材料,没有专项经费……初到海南,摆在肖日新面前的就是如此艰难的困境。但他没有浪费时间去懊恼,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当务之急就是品种更新问题。
于是,他带领当时园艺所蔬菜研究室的一班人,利用仅有的3 335 m2地搞科研,自己动手整地、播种、锄草、打药,最终筛选出南海黑皮冬瓜,屏东紫长茄,湘研3号、湘研5号辣椒等一批可供海南推广的优良瓜菜新品种,并与三亚、陵水、乐东、琼海等基层农技部门合作示范,进一步摸索种植经验与栽培技术措施,促进了海南冬季北运瓜菜的第一次品种结构调整。
尽管条件艰苦,科研水平也相对落后,但肖日新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执着到底。”事在人为,天道酬勤,未来终究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肖日新指导学生实验
肖日新接受海南台记者采访
孜孜不辍,旧貌换新颜
古人云:“不明察,不能烛私。”1996年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成立后,身为所长的肖日新更感责任重大,他带领蔬菜科技创新团队,对全省瓜菜生产进行深入调研,坚持从生产中找课题,既重视选种和育种试验与推广,也未忽略种植技术的探索和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由3 335m2地块发展而来的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建所20年,先后试验了1 480余个蔬菜新品种,筛选出480多个优良品种供生产中示范推广,其中有130多个成为了海南各地的主栽品种,自主选育的北运蔬菜新品种达30多个;还先后推出了“瓜菜穴盘育苗技术”、“简易网棚覆盖栽培技术”、“覆膜节水滴灌栽培技术”、“非耕地自然沙培技术”、“坡地瓜菜栽培技术”及20多项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或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等,不断促进海南北运瓜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7年,凭借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敏锐判断,肖日新带领团队及时开展了泡椒新品种、圆椒新品种及小番茄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形成琼海、万宁泡椒优势产业带,文昌、临高圆椒优势产业中心及定安、东方小番茄优势产业中心;2003年,为解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肖日新提交了“加快推广覆膜节水滴(喷)栽培技术”的专家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及省科技厅的高度重视,当年被列入全省十大推广项目之一,目前全省推广面积已超过5.33万hm2;2005年,肖日新意识到研究集成坡地瓜菜栽培技术前景广阔,于是与文昌昌洒等地的科技示范户联合开展坡地瓜菜试验与示范,通过采取“水土保持、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土壤修复”等措施,基本形成了坡地瓜菜配套栽培技术,现年推广面积达4万hm2以上;2007年,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非耕地开发利用研究的重视,肖日新又提出了“开展非耕地——自然沙培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并配合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等联合申报国家支撑项目获得支持,让海南成为我国无土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年推广面积超过0.67万hm2。近年来,与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开展智慧型现代设施农业研究,在热区降温棚的设计、高架立体无土栽培、环境智能化控制及速生叶菜均衡生产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正瞄准南海岛礁蔬菜基地建设,通过以上技术的集成,将为南海岛礁蔬菜生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肖日新(中)指导田间小青菜生产
肖日新了解豇豆生产情况
白首之心,绘“农”墨重彩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如果你的梦想足够大,那么为了梦想披荆斩棘不辞奔波的道路就一定足够残酷。农业劳作是不分节假日的,肖日新深知农事生产的季节性极强,在农事管理紧张的季节,他经常利用周末业余时间下基地或下乡进行技术指导。为了普及农技知识,他讲遍了所有的主产瓜菜乡镇,也走遍了海南大大小小的瓜菜田垟。全省18个市县,哪块是菜地,哪块菜地种什么,他了如指掌,早已在脑中绘出一张完整的海南蔬菜种植图。
除了经常性的科技下乡活动,每逢生产关键时期或灾害性天气,肖日新都要带领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活动。在农村各地培训讲课时,他会给农民留下手机号码与家里的电话号码。久而久之,这两个号码俨然就成了农民咨询的“科技热线”。“有时中午想睡一会儿,但刚睡着,就有电话打过来,虽然影响到休息,但想想农民中午还在地里忙活,自己不午睡又能怎样呢。”对待农民,他总是如此推心置腹,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认识肖日新的人都会被他身上散发的亲切气质所感染:没有一点专家架子,特别谦逊温和。农民有需求,一个电话打过来他都会亲自或派人前往帮助解决,海南“菜头”的昵称由此而来。而这一切赞誉的背后,却留下了他一生的遗憾。1995年11月的一个周六,肖日新跟往常一样下乡到琼山三江镇一个果园指导果树套种辣椒的技术管理。当时手机还未普及,忙碌一整天后到家已是20:00,刚一进门,就听见铃声急促的电话响,赶忙接起,那头传来弟弟沙哑的声音:“哥哥,你今天去哪了,从9:00开始到现在给你拨了 40多次电话,父亲不行了,快回来吧!”听完电话,悲痛万分的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但还是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身为长子而没有为父送终,成为他终身遗憾之事,至今想起仍备感心酸难过。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些年,像有人拿小鞭子抽我,让我一个劲地往前跑,一个心眼和菜玩命。”而今年至六旬的肖日新,并没有因为年纪大而退居后方,他的身影始终穿梭在田间地头,每年下基地工作日仍达100天以上。“蔬菜品质不仅是我们的研究主题,更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的重要体现,责任压得我一刻也不敢倦怠。”身为研究员,他几乎没怎么坐过办公室,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常常以“灰头土脸”的形象示人。
这一生,风过不折,雨过不浊,无愧于海南“菜头”。
10.3865/j.issn.1001-3547.2016.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