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路分析》教学改革初探

2016-12-01赵国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路分析高职教育改革

赵国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高职《电路分析》教学改革初探

赵国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从高职学生现状出发,就如何提高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对该门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探索,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路分析;改革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制造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靠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职业定向性的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当前高职教育实则面临诸多困难,许多高职院校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生和对口中职生构成。生源的多元化及质量,教学难度也随之加大,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而《电路分析》课程是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学习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谈一些体会。

1 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根据着重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观念,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可以将电路分析和相关学科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忽略电路分析理论主导教学的理念,而是将以工程应用项目为载体,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例如我系电子拆装实训中,要求学生安装收音机,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还可以融入到电路分析中“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有效地支撑了《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强化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以《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改革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够用、必需为度,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作为老师在授课前首先了解每一章节的内容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对一些在后续课程中应用少、较复杂的内容可以大胆的删除。以我院为例,分析了电路分析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删除了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和复频域分析方法等深、难内容。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突出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学习的必要性,必要时可以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全面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部联系,找出重难点、技能点,并将知识点逐步拓展、延伸,以覆盖整个教学内容,为后续课程铺垫,从而保证较高的教学整体效益;三是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

2.2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

《电路分析》这门课程在讲授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理论性强,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电路图多而抽象,教师工作量大,学生理解困难。为了缓解该课程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安排相对少等问题,可以充分将传统教学和先进的教学条件充分结合,运用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将《电路分析》中的概念、电路图等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这样可以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的单调性,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3 强化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3.1改进实践教学内容

《电路分析》是一门与实践环节紧密相连的专业基础课,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除对理论教学进行改革之外,还须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等进行改革,通过实验和实训,使学生真正掌握电路基本知识、实验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常识,学会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参数和元器件的测量,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电气工程技术的能力、识读电路图的能力和排查电路故障的能力等。

《电路分析》既是电路知识的入门,也是专业技能的入门。而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因此可以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改进为三类:一是电工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如元器件的识别,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参数的测量,测量数据的处理等;二是保留部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三是适量增加工程应用性及设计型实验,如电路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等。

3.2理论与实验、虚拟仿真相结合

《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的相关验证性实验教学一般先从学生实验入手,通过实验得出数据,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由学生总结得出定理、定律或结论,再应用于实际,如果实验从基于虚拟仿真环境和实际操作环境两个方面展开,融实验、理论、电子仿真于一体,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引导学生运用先进的辅助教学软件Multisim进行仿真实验,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弥补实验室元器件不足、实践空间有限等问题,有利于拓展设计性、探索性实验。这样不仅克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实验验证,增强了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创新思维和独创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立林.高职《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西部:下半月,2008(10):30-31.

[2]徐国锋等.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1(25):21-22.

[3]崔红玲等.《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J]//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1(06):291-293.

[4]冉莉莉.高职“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9(03): 83-86.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221

作者简介:赵国华(1982-),女,工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猜你喜欢

电路分析高职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改革创新(二)
浅谈汽车电路分析的教学方法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