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职业指导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2016-12-01蒋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人间 2016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高职院校

蒋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浅析职业指导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蒋雯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随着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当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的情况,深度探讨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对策,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职院校;就业

一、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逐渐增大,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数量也迅速增加。虽然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与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相反,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稳定态势,一次性就业率持续上升。但是,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不深入,未形成有效的体系,对学生指导的作用未真正体现。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观念落后、认识偏差是导致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好的根源。“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地位不高,人员不足,经费较少,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单一,织交流能力较弱,弱化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此外,就业指导教师大都是从相关岗位临时抽调,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的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因此并不具备开展就业指导的科学知识与咨询能力,就业指导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注重短期效应。高校招生体制与毕业生分配体制的改变,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原本不是问题的就业问题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直接导致各院校把促进学生就业当成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就业率。其结果是,就业率提高了,学校及专业招生可以继续进行了,但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教育。许多人把职业教育的核心简单地理解为就业教育,认为只要就业率提高了,其他事情都好办。其实,这是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误解。

(三)缺乏系统性。指导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部门涉及部门较多,由于各部门无直接领导关系,组织架构、工作职责不清晰,造成很多工作无法完成、所有部门难以形成合力。职业指导与毕业生就业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由于职业指导没有融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指导脱离,毕业生只能通过抽象的概念来想象专业与就业的关系。这种差距表现为毕业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对未来就业前途的迷茫和无奈,在求职受挫后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加之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数学生对就业指导缺乏正确的认识。

(四)职业指导方式单一。对学生缺少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面的指导。现在进入高职就读的学生中,选择本校并不完全是凭着他们个人兴趣和需要来进行的,他们进入高职院校的原因,或本来学习成绩不错,只是发挥失常所致,或学习成绩本就不算太好,或不愿就读但屈从家长压力,这些都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所学专业不甚了解,对将来的职业发展与个人兴趣是否相关并不关心。

三、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的对策

(一)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建立一个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是陌生并且困难的。而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需要的掌握的知识体系非常广,他们不仅要掌握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拥有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律、教育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涉猎。基本很难能有高职院校带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都是半路出家来自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该教职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对于就业指导这项工作认识不足,也不懂行,其就业指导队伍业务水平不高,经验不够丰富,就形成了就业指导队伍不够专业化,这也是高职院校一个共性的问题。为了大幅度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就业指导的效率,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迫在眉睫的。

(二)加强就业观念的引导以及心理辅导。作为就业指导的灵魂,就业观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内容的就业教育中的灵魂因素。就业观是整个就业指导教育的先决条件,就业观念的确立更是就业指导教育的基础,尤其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想要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端正就业观念,明确就业目标是先决条件。在素质教育中高等职业院校就是要培养出高水平有技术的应用性人才。

第一,学校应该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建立就业的概念,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服务社会进而取得合法收入求得生存发展的即为就业。毕业生无论是在哪上班工作,不管工资高低都是就业。同时也要让学生建立努力奋斗向上的就业观。不压迫想着一步到位,要分就业和择业的关系,按先生存后发展的套路进行,逐步的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二,学生应当树立现实的就业观念,也就是首先要正确的分析和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再与自己的能力和现状进行对比和分析,掌握自己的优缺点,建立实用有效的就业目标,不好高鹜远,要用务实、客观的观点去择业就业。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加以引导和教育,才能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最终以将自己的就业心理调整好,积极应对就业难的问题。

(三)转变就业指导工作方式。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运用多种职业技术分析手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人格、兴趣、掌握知识的程度等多方面的特点,找到真正适合学生从事的职业,这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导入、自我评估与探索、职业调查与分析、职业生涯设计、职业准备、成功工作与信息反馈等方式,尤其是自我评估与探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评估,帮助学生正确评估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怎样干等问题,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学生才能做出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在职业指导上进行系统性的建设,包括组织机构、师资力量和指导方式,这样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就业、职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指导需要。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7).

[2]李春发.浅析地方高职院校的特点及发展思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 ( 6 ):103.

[3]田建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5-57

[4]杨海军.把握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fJl.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 (10 ):114-11_5.

[5]邢.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68-01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就业高职院校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