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域报供给侧新闻改革的路径选择
——以《兰江导报》为例
2016-12-01徐国祁兰江导报浙江金华321100
徐国祁兰江导报,浙江金华 321100
县市区域报供给侧新闻改革的路径选择
——以《兰江导报》为例
徐国祁
兰江导报,浙江金华321100
摘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舆论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政策的实施,也可以通过议程设置来影响受众甚至公民的关注度,从而对国家的稳定、社会安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新闻产业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反映一个国家或者显示区域的现状与未来、传播社会信息、传递社会正能量。而新闻产业又是一个大的系统性产业,从中央媒体到县市区域报,所传递和服务的信息各有所长。但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冲击以及传媒业呈现出的一种“马太效应”的影响,县市区域报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基于县市区域报对于各地方受众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接近性,结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方针,我们有必要对县市区域报供给侧新闻改革做出研究。本文将结合县市区域报《兰江导报》,立足新闻学和经济学的二元交叉视角,结合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念,探究县市区域报新闻改革的新路径。
关键词县市区域报;新闻改革;供给侧改革
1 县市区域报供给侧新闻改革的意义
1.1供给侧改革概述
根据国家发展现状与对未来国家发展预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方针,这是针对中国经济治理与发展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概念。所谓的“供给侧改革”是指我们应该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来调整经济的结构,使得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从而提供经济的发展效应。
1.2县市区域报供给侧新闻改革是必然选择
新闻传媒行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本身也是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纵观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下,日益呈现出一种“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越加大型的报业集团收入越高,而越小型的,例如,各县市区域报的经济收入则往往捉襟见肘。对于新闻传媒行业来说,报纸的订阅量、广播的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等都是衡量新闻信息接受程度的重要评判标准。但是县市区域报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因为受众接受信息需求的下降,而是因为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方面与需求的不对称。新闻界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单在于受众的身上,而更多的在于新闻信息本身。
2 县市区域报供给侧新闻改革的路径选择
2.1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媒体融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更新和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我国提出了“互联网+”的政策方针以及媒体融合的发展理念和概念。不可否认,现在的传媒业必定要与互联网和新媒体融合,否则将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这种改变是基于受众接受习惯的改变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人们更多的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媒体网站APP客户端等方式来获取信息,而不再局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传播范围是广大的,受众的接受能力也是超强的。所以,作为媒体人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一时代的变化,并且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同时,随着互联网、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兰溪就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智慧城管”。兰溪在智慧城管的建设方面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紧跟互联网思维的发展方式,并且加快了媒体融合的建设和发展。它在信息传播上、信息采集和发布上具有即时性的特点,通过数十个信息采集员将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发布,有关部门、单位第一时间破解办结,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市民可以与之互动;在内容方面,兰溪摆脱单调的文字叙述方式,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受众乐意去接受;在与媒体融合方面,公安、民政、学校、医院等新闻密集的部门、单位,甚至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它们成功的经验。县市区域报在媒体融合方面应内外兼顾、双管齐下,既要加快内部媒体融合的步伐,也要加大与其他自媒体兼并、合作的力度,借鸡下蛋、借船出海,实现互利共赢。
2.2理顺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引进
新闻改革的一大难题就在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就要服从党的领导。当前,县市区域报在体制机制上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新闻改革的进程,也造成人才的流失。因此,县市区域报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加快人才引进,为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兰江导报》接受金华日报和兰溪市委双重领导,但在体制机制上仍然存在问题。目前,兰溪市新闻传媒中心有大量编制空缺。虽然近几年面向社会也招聘了部
分记者,但面临着进不了编制、应聘者大多数都是女性、新闻专业毕业生不多、高素质人才少之又少等问题。因此,必须理顺体制机制,想方设法打开编制大门,吸引高素质人才。
2.3加快新闻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引进
加快新闻创新也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新媒体带动、激励传统媒体。同时,大胆引进高素质人才,合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4G通信等技术,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融合,利用好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独特优势,创新信息的传播方式,从新闻信息供给侧入手,优化信息质量,提高信息的受众范围,并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让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传播。
作为县市区域报,《兰江导报》面临着新闻创优层次不高、新闻厚度深度不足、缺少议题设置、抓地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人才缺乏是关键。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兰江导报》除了加强议题设置,从信息采集、传播方式、内容创新等方面进行创优创新外,还应加快人才的引进、培养,着力解除部分记者无职称的尴尬。
3 结论
不可否认,新闻改革的出路就在于是否能够坚持以受众为导向,从而优化新闻信息产业的供给结构。因此,我们可以从强化互联网思维、理顺体制机制、加快新闻创新等方面入手,对县市区域报供给侧新闻改革的路径选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马玉宁.浅谈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观念[J].新闻世界,2013 (12):127-128.
[2]罗文霞.浅论中国传媒业资本运营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200-201.
[3]张志安.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5)[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5-0064-01
作者简介:徐国祁,兰江导报新闻部主任,研究方向为新闻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