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纪录片中长镜头时长的因素
2016-12-01李彦利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李彦利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影响纪录片中长镜头时长的因素
李彦利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拍摄手法和艺术手段,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长镜头能够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感。本文着重从镜头的内容长度、情绪长度、节奏需要以及观众的接受心理4个方面探讨了影响纪录片中长镜头时长的因素。
关键词长镜头;纪录片;时长;信息价值
镜头时长的取舍,是画面组接技巧的主要内容。对摄像师来说,在判断镜头的时间长度时,最先要通晓不同景别的不同功用,给观众留下印象深刻、感染力最大的画面。镜头时间的长与短,对画面成效有一定的影响。
1 内容长度
不同的镜头,画面内容有繁有简,因而镜头长度的要求也是有差别的。“长镜头的特点之一,就是记录生活流程中相对完整的段落,事件进展的轨迹和时空发展的相对连续。”[1]7正由于这样,长镜头就得依靠场面调度维系时空的连续性来充实画面内容。如果一个长镜头缺乏恰当的场面调度和充分的内容,就会显得贫乏,遗失长镜头的魅力。
长镜头的时长设置要以内容为依据,镜头不能是空有时长而没有内容,没有给观众提供信息,这也不能称之为长镜头,只能是一种录影。如罗伯特·弗拉哈迪导演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有两场爱斯基摩人为了生存与自然搏斗的真实场景:第一场是纳努克在海边带领大家捕捉海象,两吨重的海象与身单力薄、但却竭尽全力拼命拖拽的爱斯基摩人形成的一场拉力决战;第二场是纳努克在冰洞中发现了一只海豹,他一个人拼命的拖拽,但一次次又被海豹给拖回去。为了最大程度的展现人类为了生存的坚韧精神,弗拉哈迪用冷眼旁观,景深丰富,动作完整的长镜头简单利索的记录下来整个过程,在长镜头中创造出时空真实感和强大的生命力。这2个长镜头镜头内容与镜头时长相跟随,让我们从镜头中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吸引着观众,让观众无法不集中精神观看它。
长镜头并不是各类纪录片创作手法的必然选择,长镜头的内容是要有意义的,不能是为了长而长。纪录片里有一些段落本不该使用长镜头,但却使用了长镜头,使观众焦急而烦躁,甚至有“打发时间”的嫌疑,这就是创作上的程式化现象。如采访时喋喋不休的纪录式长镜头等,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画面信息过于单调,让观众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因此,长镜头的时长主要是根据主题的需要,和该长镜头自身所呈现的内涵和其价值来决断的。
2 长镜头与情绪长度
“情绪长度起着营造气氛,表现某种主观情绪的描写性镜头,描写性镜头大都用近景、特写来表现内在情绪,最好的镜头长度是比现实生活的内容要长一些,在情绪、气氛对观众的感染力最强烈时切换。”[1]258纪录片中长镜头内的情绪长度主要从2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长镜头内主人公的情绪发展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镜头内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引发观众的情绪波动。
长镜头可以描述人物情绪变化的过程。在纪录片中,纪实与抒情可以是相互渗透的,纪实中有抒情,抒情也有纪实的部分。而情感的表达,往往离不开长镜头的塑造。在章焜华编导的《半个世纪的乡恋》中,有一个采访李天英的3分钟的长镜头,李天英回忆了当年自己在日军的逼迫之下充当慰安妇的痛苦经历,长镜头完整的纪录了李天英情绪变化的过程,加大了观众对主人公的同情,也不会让观众觉得枯燥,这是因为在镜头内有着吸引观众的东西——李天英的情感变化,反之如果采访没有涉及主人公的情绪投入,只是一味的诉说,3分钟的采访不会让受众静下心去听去感受,所以主人公情绪变化是长镜头时长的决定因素之一。
柴伐梯尼编剧,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结尾的场面是整部影片中最感化人的一场戏。主人公安东·里奇在自己的自行车被偷之后,迫于生活的无奈,便想着去偷别人的自行车,谁料不仅偷别人自行车的计划失败,反而当着儿子的面被责骂,他遗失了做人和为父的尊荣,他的默不作声中包含了人生巨大的哀痛。儿子理解的握住了父亲的手,他们父子俩手拉着手走向了暮色,消失在人群中。这个镜头,延长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久久的沉思中……在这一部分导演会考虑这个长镜头摄制多久既会最大程度的影响观众,又能展现出父亲的落寞。所以说,长镜头中这种情绪氛围的营造也是长镜头时长设置的一个依据。
3 长镜头与节奏需要
在影视作品中节奏发挥着诱导性的作用。节奏掌控到位的作品能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观众的眼球。长镜头记录事件的进程,是一个不作任何解释和修饰的旁观者,它的节奏控制是很重要的。说起长镜头中的节奏,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该纪录片的整体节奏。长镜头作为纪录片中常见的画面语言,它所要表达的节奏一方面需要音乐音响的衬托,更主要的一方面是仰仗画面主体的形体语言。根据剧情内容,长镜头要知道如何场面调度,如何把握节奏,全面的表达信息,并且使观者感到非常自然。
例如,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中,创作者连续用了8个长镜头来表现一对新婚企鹅的“新婚舞蹈”。在这组长镜头中,除了企鹅相亲相爱的舞蹈外,只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存在,在这段情意绵绵的音乐伴随下,镜头整体的节奏都比较缓慢,长镜头的时长都控制均匀,镜头的运动也得到很好的控制,都紧紧跟随音乐和舞蹈的节奏,把企鹅的柔美的肢体动作都展现出来了,很好的传达了爱情的信息,企鹅之间缠绵的爱情感染了观众。
4 长镜头与受众的接受心理
艺术都离不开受众,所有的艺术种类都必须有欣赏者的存在,没有受众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没有受众就没有表演。观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一定都或多或少的带着某种功利性,受众的汲取欲望并不只是要看到生活的一些表象,而是想要从一部作品中感受和发现某种东西,这就要求纪录片不能仅仅让观众感受到一维的享受,而应是多重维度的刺激。
观众对于影片或多或少地都会有着自己对于此作品的“读解”——各种各样的“读解”。克拉考尔曾认为:“现实生活的存在是种含义模糊的存在,在影片中也应具有一些含义模糊的镜头,以便‘触发’各种不同的心情、情绪和内在的思想活动”[2]。这里所提到的触发就是给观众创造了多种“读解”的空间,诱发观众的心理认同,以便创造感染观众的艺术效果。我们务必鉴戒纪录片无休止的使用长镜头酿造了一种毫无目的的没有重心的流水帐,如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导演把一男一女连续24小时内的生活过程展现出来,但最终没有得到可观的票房回报。美国纪录片导演安第·瓦荷尔拍过的一部纪录片《睡》,这部片子长达8小时,纪录了被摄主人公睡觉的实况,其放映效果没有办法知道。这种单纯的记录生活流程,它绝对不是一种创作,更不是一种风格,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纪实,不能与观众之间达成一种情感交流。纪录片绝不是只把现实生活复制在影像上,它必须能够深植于生活的土壤中间,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观众,才能逐渐被观众认同,而这一过程,是艺术王国的魅力在不断地打开观众的视野和心灵,不断地塑造接受艺术传递的信息观众,让他们成为艺术心悦诚服的子民。
从观众接受心理以及影片的内在叙事节奏角度来考虑,长镜头的拍摄时间大约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这个极限[3]。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了一部影片《俄罗斯方舟》,全片时长90分28秒,叙述了一个当代电影人穿越时空的界限,现身1 700年以前并见证俄罗斯千年历史的故事。这是电影史最伟大的一次实验,他大胆的让全片从头至尾仅使用一个镜头就完整的记录下来。这是电影史上最长的镜头,观众之所以能接受,是因为它不是一种无意义的记录,画面内容丰富,场面调度与影片的叙事节奏完美的配合。
参考文献
[1]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7,258.
[2]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0):89.
[3]张燕,谭政.影视概论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1.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5-0027-02
作者简介:李彦利,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