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新闻与受众收视心理

2016-12-01黄启鹏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广播电视台福建三明365300

科技传播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

黄启鹏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广播电视台,福建三明 365300



论电视新闻与受众收视心理

黄启鹏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广播电视台,福建三明365300

摘要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时效性强,长于再现,家庭式接受的独特优势,从而使他备受观众欢迎,但他对受众不是约束和指令的,而是靠新闻的事实本身影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去诱导观众,说服观众,最终打动观众,所以说电视新闻在运用中要树立受众意识,从受众的收视心理出发,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才能为观众所接受,最终打动受众。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收视心理

1 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心理需求

电视新闻的好坏是由受众评选出来的,受众的认可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把握受众心理需求,引起受众的强烈兴趣,这是电视新闻的目的,寻找出电视新闻满足受众心理的机制,这样又更能去诱导受众说服受众,最终打动受众。

1.1求“新”心理

电视新闻的特征是“新”,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共同心理也是喜新厌旧。这从心理效应发生过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新闻工作者报道受众欲知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人物,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只有以“新鲜”的方式刺激受众的眼球,用这种方式才有可能使观众保持稳点的注意力,新闻缺少了“新”与“旧文”无异,报道的内容是老的,旧的,观众已经或早就耳濡目染,都不会有好的传播效果,甚至对新闻感到厌倦和逆反心理的出现。电视新闻从采访到拍摄再到编辑和播出都是一个目的,就是给观众看的,让观众接受并迎合观众的收视。我们不能强制观众看我们的新闻,更不可能强制他们接受报道中的内容,观众在心理活动上是绝对自由的。

1.2求“真”心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否则他就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意义。”新闻真实首先是事实的真实,真实的事件是观众所需求的,不顾事实真相,为追求轰动效应胡乱编造受害人,编造假事件,是对受众的最大欺骗,这样受众就不在相信电视是真实的,就不再看电视了,欺骗的出现往往使得媒介声望大跌,甚至有解体的危险。在中国新闻历史中就有很多例子,在大跃进的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肥猪赛大象,全社杀一头足够吃半年”这些夸张失实的报道,散步到全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甚至干扰了中央政府的决策,造成了民不聊生,那“亩产万斤”的新闻更是新闻界的笑话,假新闻假的离谱,报道失实严重,这样的报道既抓不住社会的主流,也抓不住社会的最新动向,更抓不住观众的心。观众要的是真实的报道,可以让他们相信的报道。

1.3求“近”心理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一般关心周围发生的事胜过关心遥远地方发生的事,这是地理的接近心理。通常受众对于发生在空间距离较近的新闻事件反映敏感,有明显的兴趣。因为周围地区发生的事态对他们的影响波及到他们要胜于远处的事。例如,北京年火炬经过龙岩,这样的一场盛大的活动,对岩城观众来说就有所不同。简单的说对于我们在龙岩传递与北京传递相比,我们更关注哪个?可见,我们更关注龙岩的传递过程,即使另一方是在首都北京,我们同样更关注我们身边的火炬传递,因为它离我们近的同时就有我们身边认识的人出现。当这些新闻报道的形式播出时,我们更加关注离我们近的新闻事件。

1.4求“快”心理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实际中,受众对新闻的追求呈现出了未知、预知、应知的心理特点。在新闻信息的追求与获取中,比其他受众更早获取知识,更早“说”出知识,才能够获得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主动权,更及时的对心理行为进行调整,从而体现对社会发展变化形势的良好适应性。受众在新闻信息获取方面的这种特殊心理需求体现在电视新闻上,即追求信息的时效性。新闻信息传播为了谋取生存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新闻传播的速度。新闻传播工作者应当最早传播信息,并最早深入对新闻事件以及相关现象的解释中,从而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缩短新闻事件发生、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差距,以更好的契合新闻媒介受众对新闻信息“先睹为快”的心理诉求,进而达到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的目的。

2 电视新闻如何走进受众,寻找通向观众心灵的道路

我们知道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接受具有求“新”心理、求“真”心理、求“近”心理和求“快”心理,但是在新闻媒体视野快速发展与升级的当今社会,围绕在不同媒体平台间的竞争关系更加激烈,如何突出自身的个性化,将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已成为新闻媒体从业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于是,电视新闻就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走进受众。电视新闻中的直播手段是指在被报道对象与播出平台间通过信号传输方式实现同步进行的一种特殊报道手段,电视新闻直播的最突出特点在

于可以将新闻事件发生第一现场的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进行播报,与电视新闻传播的特性是高度融合的,对电视传播特性的实现与发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2.1直播报道要力争从内容上接近受众心理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实现了对新闻传播以及电视传播特点的双重性回归,现场直播这种特殊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与其他录制播出的报道方式相比,无论是在报道的内容、报道的形式还是其他方面均具有现场性、同步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特殊性恰好是对受众的巨大吸引力,将受众的视线牢牢的把握起来。但如何才能够在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呢?有相关调查中显示:北京市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夜的直播收视率达到了70%以上,而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各大广播公司对该事件的持续性跟踪报道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86%的收看率。电视新闻报道直播的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够与受众共同感受未知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因此,一些富有悬念、充满变数的题材特别适宜直播,并且现场直播的效果会很好,这样新闻报道的魅力就是在内容上接近受众心理。譬如,汶川抗争救灾的新闻,奥运会开幕式,奥运会闭幕式,神舟七号飞天,这样的题材同样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应用全程直播,这样的全程直播一般说来收视率不会低。再者,一些重大事件由于本身的显著性而倍受瞩目,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总理新闻发布会等,这样的报道也从本身的内容上接近受众收视心理。

2.2直播报道要力争从情感上接近受众心理

电视直播在报道中要有丰富的情感,情感的丰富是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基础。媒体所期望的那种变化要从情感上使受众的态度、行为、情感等方面产生变化。大家知道,人的心理是好动的,对变化不断、生动活泼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它要求新闻传播的内容真实准确,生动有趣,有感染力,传播形式富有变化,使受众“听之有声,视之有形,尝之有味,触之有感,闻之有香”。所以报道就要力争从情感上接近受众心理。直播报道由于是直播的关系,观众可以清楚的看见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对于主持人的表情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报道的这则新闻是大概情感内容。要报道喜事必定是喜笑颜开的,要是报道不幸的,那肯定是严肃的,新闻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表达受众的心理方式。

3 结论

电视新闻的好坏是由受众评选出来的,受众的认可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说电视新闻要做的好就必须去适应观众。电视新闻事实本身具有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可以去说服观众、诱导观众、打动观众。这就要运用一些技巧和心理手法,把握受众心理需求,引起受众的强烈兴趣,满足受众求新、求真、求近、求快的心理。电视新闻还运用了独特的播报方式将现场的声画同步播出,时效性、现场感、真实感强烈的刺激了观众的眼球,用强烈的震感力让观众所接受,最终打动受众,赢得观众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杨婧怡.新闻娱乐化的受众心理分析[J/OL].[2006-8-31].网络.

[2]熊红燕.电视现场直播的“忽悠”现象探析[J].广播电视事业之声屏世界,2006(9):16-17.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5-0026-01

作者简介:黄启鹏,研究方向为电视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受众心理特点。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