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6-11-30张瑞庆张扬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宅基地措施问题

张瑞庆+张扬

摘 要:随着空心村整治的进行,宅基地复垦过程中存在着建筑废料多、土壤结构紧实、养分含量低、微生物数量少等问题,制约了宅基地的复垦。本文分析了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为宅基地复垦成景区、进行保护性耕作或进行土壤培肥等提供依据,保证宅基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宅基地;复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05

Abstract: With the consolidation of hollowed villag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numerous construction wastes, tight soil construction, low nutrient content and less soil microorganisms during the rural abandoned Homestead reclamation, which impose restrictions on the conversion of rural abandoned Homestead into farmlan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sis the problems currently existed in the residential land reclamation and propose the effective measure arid the suggestion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which could provide a basis for its reclamation into scenic region, conservation tillage or fertilizer measures. Also it could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rural abandoned Homestead reclamation.

Key words: rural homestead; reclamation; problem; measures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不拆除旧房的情况下,在村外交通便利处毫无规划地兴建新房,导致大量闲置旧房的出现,另外,由于这些农民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城市,进一步导致农村房子的空置[1-3]。这样一种村外扩张、村内闲置、新房空置率高的现象称为农村空心化现象。盲目扩张的新房宅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同时闲置旧房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为了再利用空心村的废弃宅基地,盘活土地存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大力开展宅基地复垦项目,把农村废弃的民居推倒复垦为耕地,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土壤是保障人类生存发展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是土地复垦的核心问题,是决定复垦成败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而在宅基地复垦成耕地的过程中,虽然耕地的数量得到了增加,但目前农村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的土壤通常存在瓦片石块多、物理结构破坏严重、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等问题,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且其使用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交通和人为活动等制约,因此通过分析前人对宅基地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有助于更合理地重新利用复垦宅基地土地,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景则景”[4]。

1 宅基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随着土地开发整理的进行,对空心村和闲置土地进行整治,并对废弃宅基地复垦土地和未利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林爱文等[5]利用递阶模糊评价模型,对武汉市黄陂区的部分乡镇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总结出了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的不同级别,为后续的土地整理提供了依据。高燕等[6]通过比较各种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方法,综合分析了泰安市岱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开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参考。李德胜等[7]为了通过土地复垦使江西省崇仁县废旧宅基地和废弃砖瓦窑恢复农业生产能力,对项目区内复垦土地进行评价,评价各类型待复垦土地资源对农林牧渔各行业生产的适宜性和障碍因素,得出一级宜农用地占项目区面积的82.91%,二级林业用地占项目区面积的11.22%,三级适合改造成养殖水面占项目区面积的5.97%,从而为合理利用项目区待复垦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曲衍波等[8]通过评价北京市平谷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质量的等级,发现适宜整理的面积为1 922.07 hm2,整理后一等耕地到五等耕地分别占12.75%,21.69%,40.54%,15.36%和9.66%,通过对耕地进行分级,确定出适合进行农业种植的区域和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的区域,合理地利用待复垦土地。乔亮等[9]通过分析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等16种指标因子,对重庆市涪陵区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地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该区不同样地耕地地力水平,为在复垦中如何操作及是否需要培肥等提供了理论依据。陆家赋等[10]根据交通条件、灌溉条件、土壤质地、有机质以及速效养分氮磷钾基本现状等因素,对钦州市钦南区荒废农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钦南区荒废农田属于宜耕类,适宜再被利用成耕地。张鸣等[11]运用GIS软件,对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将土地划分为宜耕地、较宜耕地、临界宜耕地,确定了宜耕地和较宜耕地适合发展成耕地,而临界宜耕地则用作经济林比较合适。刘长胜等[12]通过综合分析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指标,对广西柳城县未利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出了宜农类、宜林类和不宜利用类的土地面积分别有2 152.71,31 208.52 ,35 913.98 hm2,为土地整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12-14]。

2 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

2.1 土壤结构破坏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与组合形式。良好的土壤结构是指团粒结构丰富,孔隙度合理,既能保水保肥,又能为植物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植物根系的下扎及对水肥的利用,能为植物的健康成长提供很好的基础条件。

但我国农村建房的材料大多是砖石等材料,地基已经过人为活动反复地踏实。在宅基地复垦过程中,往往是比较粗放地用推土机将旧房或废弃宅基地进行推倒并整平土地。这样就导致大量的砖石等材料进入土壤,整地过程中的机械活动又对土壤进行再次的压实。郑红丽等[13]对重庆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壤进行调查发现,复垦土壤的表层一般来源于地基翻耕土或土墙捣碎土,而这两者都经过人类活动,已经被夯实,因此在捣碎成为复垦土壤时,其比耕作土要紧实。王谊[14]通过对样本区域宅基地复垦过程的调查发现,农村宅基地复垦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拆除物,这些拆除物主要为建筑废料,除废墙土被全部用作覆土工程以增加复垦后土层厚度外,大多数废料都被当作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丢弃或填埋。

宅基地复垦土壤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培肥措施才能达到耕作土的要求。任顺荣等[15]将有机肥、秸秆和脱硫石膏改良剂进行不同组合,设置了不同处理对宅基地复垦设施土壤进行培肥,发现增施有机肥、秸秆和改良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并且与基础土壤相比,土壤容重下降了16.35%~25.45%,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了14.62%~21.51%,其中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1.89%~15.66%和25.55%~38.32%,并且与对照相比土壤渗水系数提高了12.0~17.4倍,增加了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张宏等[16]通过分析6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得出各种种植模式均极显著地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砾石含量,明显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团聚体。张露等[17]通过测定山地丘陵区不同复垦年限空心村整治后土壤的物理指标,发现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黏粒含量、pH值、容重、电导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物理特性趋于良好。

2.2 土壤的肥力状况

土壤的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能量的能力。土壤为植物提供了除碳氢氧以外的所有其他养分元素,包括N、P、K、Ca、Mg、S、Fe、Mn、Zn、Cu、B、Mo、Cl、Ni等。由于生物小循环的作用,植物和动物残体进入土壤,形成有机质,而有机质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元素,相当于植物的养料库。另外,有机质还影响着土壤的物理性状,即团粒结构的形成;制约着土壤生物的活动,即有机质含量多的地方,土壤生物种类相应地比较丰富。

由于宅基地几乎不存在人类的耕作活动,并且在复垦过程中,通常会存在表土剥离的现象,因此宅基地复垦土壤相当于是生土,其肥力通常较常规耕作土要低。陈莉萍等[18]对江苏省仪征市丘陵地区复垦土地进行取样,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指标,发现4种复垦土壤类型(废砂石矿复垦、废土窑复垦、废庄台复垦、农地整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较常规农田低。黄耀华等[19]对重庆市涪陵区农村宅基地土壤进行研究发现,超过70%的复垦地土壤直接由宅基地墙体推倒、破碎、平整而成,土壤有机质缺乏,有效磷多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

对宅基地复垦土壤进行一定的培肥操作能提高宅基地复垦土壤的肥力。张绪美等[20]以太仓市复垦整理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整理区土壤碱解氮的现状,结果表明太仓市复垦整理区土壤氮素水平已经达到中等级别。任顺荣等[15]研究不同培肥方式对宅基地复垦设施土壤的影响,发现增施高量有机肥能够提高宅基地复垦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质和速效钾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5.22%,66.53%,而水解氮和速效磷则是对照的2.31倍和3.26倍。张宏等[16]通过轮种不同作物,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发现6种种植模式除对土壤pH值、全氮和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外,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并且轮种胡豆-玉米是最好的提升复垦宅基地土壤养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的种植模式。

2.3 土壤的生物性质

土壤生物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其中微生物和原生动物都以有机残体为食,发挥着分解者的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植物和动物残体,将这些残体中的有机养分变为矿质养分归还到土壤中;同时产生各种胞外酶、刺激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抗逆能力;部分微生物在次级代谢中还产生有机酸,可以保持植物根际弱酸性环境,水解被土壤固定的养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微生物的活性越高,越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就越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养分的形态。

复垦土壤由于经过压实或人为的破坏较大,土壤中微生物和原生动物数量和种类很少,但通过不同方式的培肥,复垦土壤的生物活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谭向平等[21]通过增施有机肥、菌肥、化肥等不同培肥方式对复垦宅基地进行培肥,发现宅基地土壤经过一轮培肥后,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另外土壤转化酶、脲酶、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樊文华等[22]研究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年限及复垦模式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发现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逐渐增加,最高的已与原地貌相当,并且在0~20 cm的表土层中,细菌数量占95%以上,远大于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其含量的高低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3 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

对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的主要目的是将被占用或闲置的土地恢复为可利用地,发挥其作为土地资源的作用。但对宅基地的复垦需从经济水平、人文环境、水利资源、土壤条件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最适宜的用途。

3.1 开发为景区

根据空心村的规模和历史人文条件,在复垦废弃宅基地的基础上,将其建设成为旅游景区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复垦模式,既能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也能为村民创造工作机会、增加收入,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将宅基地复垦为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江西婺源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23]。另外,我国大量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度假村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开发利用乡村资源的模式,既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发挥了人文资源的作用,又从某种程度上为农民创富增收。

另外,将垦区开发为景区,在矿区复垦中也有不少典型的例子。如葛书红[24]认为将煤矿废弃地复垦为公园绿地,可以使位于城市边缘或中心城区内大量遗留的采煤受损土地复垦为具有采掘景观特色的休闲娱乐绿地,让复垦后的土地具有景观、生态、经济的作用。国内[25]有不少采矿场被复垦为旅游景点的事例,如绍兴市东湖景点、绍兴市柯桥景点、永城煤矿复垦的水上公园、开滦矿务局复垦的休憩场所等都由矿区复垦变为景区,为当地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入。

因此,因地制宜地选择废弃地的复垦方向,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复垦土地的作用,从质和量上体现复垦土地的价值。

3.2 进行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指在不剧烈扰动土壤的情况下从事农业生产。复垦土壤由于受到的人为扰动比较大,表土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改变耕作方式,进行保护性耕作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江晓东等[26]通过免耕、少耕和秸秆覆盖与常规耕作的比较,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影响,发现少耕能够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贮水量、减少硝态氮的淋失,进而能提高全年作物产量。蔡健[27]采用裸地、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玉米间作大豆等不同的耕作方式种植玉米、大豆,发现秸秆覆盖和玉米间作大豆,不仅可以提高地温,保水蓄肥,而且还能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赵洪利等[28]通过设置免耕、深松、翻耕三种不同耕作措施的冬小麦田间试验,测定冬小麦收获后的土壤物理特性,发现免耕增大了土壤容重、土壤硬度,干筛法和湿筛法大于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均比其他处理的含量高,并且增加了土壤蓄水量和水分入渗速率。周凌云[29]研究发现采用秸秆覆盖麦田可使耕层土壤(0~50 cm)温度提高0.5~2.5 ℃,土壤总孔隙度增加2%,土壤含水率提高4.2%,使土壤条件更适于植物生长。杨学明等[30]通过分析北美不同国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水分入渗速率和利用率、蚯蚓数量和作物产量,发现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建议在中国推广应用。李友军等[31]分别设置了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一次深翻和传统耕作等耕作模式,发现免耕覆盖与传统耕作相比,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0.62%,氮素、磷素、钾素的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10.27%,12.54%,12.19%,同时小麦产量也提高了15.38%。

保护性耕作由于对土壤的人为扰动比较少,保护了比较脆弱的土壤表层,减少了养分的流失;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地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3.3 进行快速的培肥处理

复垦土地由于其肥力水平低于常规耕作土地,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等措施改善土壤的结构,从而达到培肥土壤的目的。

华颖[32]通过增施有机肥、灰渣、生物有机肥等方式对重庆市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进行快速培肥,结果显示有机肥培肥方式能更有效地降低土壤砾石含量,增加>0.25 mm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有效磷较对照增加了19%~28%。另外有机肥培肥方式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说明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同时土壤微生物的总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崔荣美等[33]在渭北旱塬通过增施不同量的有机肥和还田的玉米秸秆,发现增施有机肥和秸秆可以显著提高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闫一凡等[34]以河南省安阳县潮土为供试土壤,研究连续5年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发现玉米秸秆还田并适量配施化肥,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比未还田的对照组有显著增加。

另外,也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植物来培肥土壤。绿肥植物一般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易生长,同时还能自身固氮,种植绿肥植物,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同时对绿肥植物进行压青腐熟,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从而达到快速培肥土壤的目的。张硕等[35]在种植水稻前,将紫云英翻耕入土,发现此种处理方式极显著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等养分含量,同时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等均能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进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复垦土地的适耕性。

4 结 论

随着空心村的大量出现,废弃宅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宅基地土地进行整理。通过对复垦宅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规划复垦地合理的利用方式,可保证宅基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永芳,刘玉振,艾少伟.“空心村”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33-8336.

[2] 李长印.“空心村”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分析——以河南省农村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5-99.

[3] 宋香.“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97-398.

[4] 尧德明.海南省荒草地宜耕指标体系及其在荒草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5] 林爱文,庞艳.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的递阶模糊评价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7):625-627.

[6] 高燕,叶艳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J].土壤,2004,36(4):365-370.

[7] 李德胜,邹自力,肖丹,等.江西省崇仁县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78-2379,2430.

[8] 曲衍波,张凤荣,郭力娜,等.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质量评价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6-233.

[9] 乔亮,王丹,高明,等.三峡库区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地力评价——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3)∶365-372.

[10] 陆家赋,李素霞,覃庆廷,等.钦州市荒废农田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7):211-212,215.

[11] 张鸣,王震洪.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S1):19-21.

[12] 刘长胜,芦伟,金晓斌,等.GIS支持下土地整理中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广西柳城县为例[J].长江流域环境与资源,2004,13(4):333-337.

[13] 郑红丽.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及耕作适宜性评价——以九龙坡与大足区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14] 王谊.重庆市农村宅基地复垦拆除物现状分析与处置利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5] 任顺荣,邵玉翠,杨军.宅基地复垦土壤培肥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3):78-86.

[16] 张宏,高明,乔亮,等.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4):91-170.

[17] 张露,韩霁昌,马增辉,等.山地丘陵区不同复垦年限空心村整治后土壤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5):170-180.

[18] 陈莉萍,赵成福,翟付凤,等.丘陵地区不同复垦类型的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利用与培肥途径[J].上海农业科技,2007(5):25-26.

[19] 黄耀华,王侃,苏婷婷,等.重庆农村土墙型复垦宅基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造利用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33-39.

[20] 张绪美,郭宗祥,左其东,等.太仓市复垦整理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培肥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5):72,114.

[21] 谭向平,胡一,罗磊,等.培肥复垦宅基地土壤酶和微生物特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07-114.

[22] 樊文华,白中科,李慧峰,等.不同复垦模式及复垦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2):330-336.

[23] 文翠玉.乡村旅游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复垦设计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24] 葛书红.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25] 李根福.国内外矿区复垦为旅游景点的实例介绍[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6(5):60-63.

[26] 江晓东,李增嘉,侯连涛,等.少免耕对灌溉农田冬小麦/夏玉米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20-24.

[27] 蔡健,兰伟.农村闲置废弃宅基地复垦耕种方式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7,23(1):160-163.

[28] 赵洪利,李军,贾志宽,等.不同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3):17-21.

[29] 周凌云.秸秆覆盖对农田土壤物理条件影响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8(5):311-313.

[30]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等.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2):335-340.

[31] 李友军,黄明,吴金之,等.不同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区坡耕地水肥利用与流水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42-45.

[32] 华颖.重庆市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快速培肥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33] 崔美荣,李儒,韩清芳,等.不同有机肥培肥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1):124-132.

[34] 闫一凡,王洪亮,吴大付.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0(2):14-17.

[35] 张硕,缪绥石,庞欣欣.绿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318-1320.

猜你喜欢

宅基地措施问题
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