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一生一世的狂欢
2016-11-30开宝
开宝
每年,通常在5月1日前后,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等地的苗族同胞,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吹着芦笙,载歌载舞,欢度他们的传统佳节——花山节。
就乐器而言,芦笙恐怕是苗族同胞的最爱。除了花山节,劳动之余或是婚嫁喜庆之时,苗族同胞都要吹奏芦笙。
造型古朴美观、声音清脆响亮的芦笙,带给了苗族同胞一生一世的狂欢。
一截笙兜,一片黄铜,几管竹筒,芦笙看上去并不复杂,可要让它发声,并且悦耳动听,却绝非易事。
大关县天星镇中心村白房子村民小组的王杰锋,就是制作芦笙的高手,他是王氏家族芦笙制作的第五代传承人。
笙兜通常选用白杉木制成,王杰锋看中的是白杉木的花纹,在色彩上和打磨过后的竹筒亦是绝配。看上去就像一个纺锤的笙兜,其实是两片白杉木合成的,中心已被掏空。合成白杉木时,王杰锋会选择本地的桦槁树皮做箍,桦槁树皮韧性极佳,纹路尤为美观,刚剥下的桦槁皮,会自动卷成一个个圆圈,看上去就是一个个树皮手镯。白杉经干透的树皮缠绕过后,既能加固,又有装饰作用。白杉木的取材通常是在白露节令至次年立春前,从山上砍回树干通直无节疤的白杉,锯断成截,剖开,并让它干透。白露以后才取材,是为了保证杉木不烂不腐。
发音管由苦竹打磨而成,同样要在白露节令至次年立春前砍回,竹子不能太嫩,需要生长三四年以上才行,选择苦竹的上半部分,干透才用。
传统的芦笙为6根发音管,其中最短的那根竹管上有两块发音簧片,其他5根竹管各有一块发音簧片。这些簧片以前由黄铜冶炼加工而成,王杰锋不断摸索,在高温冶炼黄铜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从而使制作的簧片更具弹性和韧性,芦笙的发音更加响亮,音质悦耳动听。让人惊奇的是,制作簧片的那种黄铜,以祖上传下来的一块为最好,从工厂买来的都不行。
白杉做成的笙兜上开孔12个,6根苦竹做成的发音管以不同角度插入并穿过笙兜,一把芦笙眼看就要成型,能不能发音就在此一举了。王杰锋特别强调,苦竹做成的发音管插入笙兜时,与笙兜之间不能有缝隙,否则就会漏气,不能发音。
由于每一把芦笙都是全手工制作,苦竹的大小,插入的角度,每一次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一把芦笙制作的成功与否,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尺寸和模式,它需要一定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制作者的灵气、悟性和热爱,甚至需要一点点运气。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在王杰锋家的院子里,他为制作一把芦笙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他用苦竹试试笙兜眼孔的大小,一会儿他又用嘴试试簧片能否发声,一把芦笙总在王杰锋的怀里跳跃。前后4天时间,他才能制成一把芦笙。
每一把芦笙,都是王杰锋的一个孩子。
根据客户的需要,王杰锋也会制作8管和10管的芦笙,也算开了芦笙制作的先例。
目前,他制作的芦笙已销往北京、上海以及云南的文山、思茅、武定、禄劝、寻甸,贵州的威宁、毕节、铜仁,四川的西昌、屏山、雷波等苗族聚居区,有的还销往海外。以他为代表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是目前昭通市唯一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欢乐不能缺席,技艺岂可失传。
王杰锋的儿子王爱华,跟着老爹学习芦笙制作技艺已有十二三年。
天星附近的木杆、高桥、翠华等乡镇的苗族村寨,与芦笙相伴的音乐和舞蹈就是村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在乌蒙腹地的村寨,在青瓦白墙的院子里,在蓬勃生长的庄稼地边,大关县有关部门组织了苗族芦笙制作和芦笙舞蹈培训班,王杰锋总是手把手教那些年轻学员。每当做成一把芦笙,并吹奏出第一口音符时,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傲。他们在阳光下演奏着芦笙,翩翩起舞,为劳动和丰收点赞,为爱情和欢乐祝福,鲜艳华丽的盛装,仿佛蓝天下一朵朵绽放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