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秀泛娱:视频创业老咖的新造星平台
2016-11-30夏毅鸣
夏毅鸣
这是艺人经济在当下最主流的变革方式。
火秀泛娱(原火秀TV,以下简称“火秀”)的CEO兼创始人王潇是从1997年就开始创业的互联网老兵。
最早在有线网络时代,他曾经作为内容CP方为采取付费模式的大型平台提供内容。
在他看来,有线电视的付费模式被以优酷土豆为代表的互联网视频干掉实属正常,因为从产业角度看,后者的免费能够快速实现规模化,获取海量用户。那么,等坐拥流量之后再去考虑正版化,这条路在当时尚不宽松的版权环境下,是正确的。
后来,王潇也趁着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做过一些“风口”上的事。
比如他做了“快手看片”。在移动互联网早期,这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视频播放软件之一,版权归属比较模糊,但是片源齐全,用户体验较好。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比较熟悉,视频公司都开始抢夺正版,小型的如同类PPS等软件也逐步被收购。王潇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即便完成洗白,实现高用户保有量,而且有收入,快手看片也注定不是一个能够继续做大的生意。
直到2014年,王潇开始正式考虑重新创业。多年的视频行业工作经历让他对跨行业充满敬畏,特别是时兴的VR、AR、在线教育等具有高技术壁垒的行业。而同期吹起的泛娱乐风口,让他有些心动。
王潇观察了好久,发现自己在艺人培训、节目制作、播出渠道方面都有资源,而结合之后的艺人经纪恰好还处于资本的价值洼地。
所以,他成立火秀,要做一个互联网造星平台。
用互联网和资本工具改造艺人行业
王潇认为,韩国训练生模式是传统艺人行业在专业度上的典范,堪称极致,但要保证一个艺人达到专业的水准,需要对其实行一定的封闭和半封锁,甚至可以说是人身控制。
这种模式在小的市场环境中没问题,因为行业资源被垄断,自然能够聚集最优质的人才。可一旦市场的外延扩大之后,就一定需要有组织的系统化的包装、营销体系存在,单个巨无霸很难覆盖超级大的市场。
中国未来几年的艺人市场具备很大的增量想象空间,这也就预示着产业链会向分工协作的方向发展。那么火秀决定做的就是“从素人到明星的过程”。
王潇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说,从战略上讲,他们是运用两个工具来升级这个行业原有的操作方式。
第一个是互联网工具,包括造星平台、广播电视媒体、直播平台还有大数据统计工具。
具体来说,先通过JustU艺人加速计划完成艺人的前期招募、定位进而出道,再通过火秀的两档自制综艺节目——《素人演唱会》和新出的《亚洲偶像榜》打磨(前者开播一年,根据火秀提供的数据,累计播放量已破亿)。同时还有火秀自己的YAMA直播平台,通过直播培训过程来拉近偶像和粉丝的距离。
火秀给出的数据称,《亚洲偶像榜》推出的第一期,八组艺人分别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地,通过火秀的各分发渠道,28家台网平台同步直播,全网播放量突破1000万,在线观看人数超过500万。
截至发稿,火秀签约的艺人达到120名,并且有一个名为“O21”的女团通过这一模式成功出道。
第二个是资本工具,说白了就是在培训之外持有艺人股份。
这一工具很多大型的经济公司都在使用,也被行业证明几乎是唯一靠谱的运作方式。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可以保证团队在未来脱离火秀自由生长的时候,还能够享受到团队成长的好处。
如果拿投资公司来比喻,火秀培养团队的思路就类似于风投进行早期投资,那么在筛选团队时,应当不仅仅把他们看作艺人,更应该去观察他们身上的“创业者特质”。
王潇说,其实很多成功的艺人都很类似于创业者,甚至比拿着高薪的程序员更像。因为娱乐业竞争太残酷,更需要孤注一掷,All in,才能获得极小概率的成功。
日团泛滥,专业度成稀缺品
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认为,火秀想做的事情,类似于把韩国传统的专业造星模式和以日本AKB48为代表的互联网造星模式相结合,再辅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加强公司自身的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的造星过程就是一个偶像养成的过程,这将是一代人持续多年的参与。偶像的养成与粉丝紧密关联,是让一个高高在上的偶像变成可触及的人,而且这个偶像与“我”相关,甚至是多年的持续相关。
目前市面上90%的互联网造星团队都是利用这种方式去养成日系女团,而火秀则是希望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互联网“韩团”,以及更细分垂直的团体,比如正在策划的“嘻哈团”。
这种差异化就明后年可预见的“千团大战”来看是有价值的。当偶像的概念泛化之后,专业性还是会成为团队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同样是唱歌跳舞,阳光美少女可以在小圈子内通过深度运营获得忠实粉丝,那么更加专业的“大长腿”们则可以在演艺、歌唱等更高级别的事业中拥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