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展示活动拓宽小学生知识面之略见
2016-11-30宋月玲
宋月玲
语文学习中,学生知识面的局限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如何让学生更快的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成为每个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交流展示活动,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手段。展示就是学生在“课前先学”的基础上,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后,在课堂上把所学知识通过言语表达呈现出来;交流就是师生、生生通过互动点评、争论、点拨和解释、共享,共同解决所有知识点,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展示交流”就是搭建一个能展示学生自我探究成果的平台,通过交流达到认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交流展示活动,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通过展示,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教师和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地外传,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表达能力。在讲话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 “交流展示”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为了准备展示,学生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进行认真地思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论述,这些都要进行认识、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
我在语文课上力求多展示学生,经常会选择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课上自始至终都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时间、给空间让学生交流展示。
(1)不学不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进行思维交锋的碰撞。郭思乐教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在进行《全神贯注》这一课的学习时,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和阅读,并让学生搜集能反映全神贯注精神的事例或名言,让学生有备而来,在课堂上进行大展示、大交流。正所谓学生课前有阅读,课中有理解、有展示。因为生本语文,不只教文本,更重要教给学生文本表达出来的情感、智慧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2)群言堂:展示自己是学生个性、生活、理想的独特体现。在课上老师尽量不现自我,重在展示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我让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有序的进行,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课上充分展示自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才是春。展示时,我用激励式的评价启发学生,学生各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同学们尽展学习的风采,他们旁征博引、由此及彼、上下互动、取长补短。作为教师,此时只是个专注的旁观者,充当及时点拨、组织、参与、配合的角色。
(3)课堂是愉悦的:交流展示的课堂,是创造的课堂。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这儿“以读引读”中前一个“读”指的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后一个“读”是指课外阅读。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了某篇课文之后,引发了他的阅读兴趣,去寻找相关的文章和书籍、资料来读,一篇带多篇。比如读着《全神贯注》,就让学生去了解一些全神贯注做事的例子,同时想起自己全神贯注干一件事的例子。因此,课前教师无需预设太多,只需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在真实反馈自身阅读感悟的同时,自然会理解、内化所学知识。
一、在语文课上进行交流展示活动的策略
首先,新课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真正能够发挥出“自主性”,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单靠几个问题的设计,几道练习的做答是很难完成的。刚开始训练时,很多学生心理紧张,站到讲台上两腿发抖,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所以然。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人人都镇定自若地畅叙所闻所感了。轮到的同学在讲台上读自己选好的文章的时候,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听,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有的同学还在积极准备要从什么角度去评,或者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另外,其他的同学也在听的过程中评价同学的发言,可以听到从不同角度作出的对同学文章以及同学阅读情况的分析的内容,能听到弦外之音,能听出其中的问题,能产生共鸣。
其次,交流展示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侧重点,可以根据教材的进度、内容进行设置,可以根据各年级、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情况,从内容要求、发展目标等各方面而有所侧重,可以形成很多的语文教育活动模式。到了高年级,可以把展示活动与口语交际、习作联系起来,可以是话题的演讲,可以是自己优秀习作的朗读……无论说什么内容,都必须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帮助。做到每节课前有人负责,每节课上有不同的内容,汇报的形式可以不同。内容除了本学期要求背诵积累的内容外,还可以结合当天的课程进行搜集信息,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总之,不能让交流流于形式。说话的内容可以是由老师决定,也可以师生共同商议。无论何种方式,一定要提早与学生沟通,没必要“搞突然袭击”。其次,语文展示活动,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个体不断展示、丰富、发展和超越,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在全班同学评价、打分,从而为小组加分的过程中,使参与者对下一次活动有了更强烈的期待,对“听众”而言,激发了他们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使语文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再次,教师教会学生评价他人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点评以鼓励、提出建议为主。既然学生千差万别,所讲内容丰富多彩,说话的风格各不相同,那么展示效果肯定不会一致。大多数孩子都是敏感、自尊心强的,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所以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学会点评,对其中成功者进行充分地肯定,让其尽享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欲望,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对于不太成功的展示,要善于从“不成功”中发现闪光点:如所选内容与众不同,感受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让学生体会到小小的鼓励,使其对下一次课前展示活动充满渴望。当然,对学生存在的较为明显的不足,师生应及时婉转指正,能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在感激中进步。我在班里一直有建立“为小组争光”的表格,该表格每月评选一次,奖励前三名。展示自己,既能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和帮助,又能为小组加分,所有的学生都会认真准备,并乐意参加。
二、语文课中常用的展示方式
①口头展示,从课本内容延伸到课外阅读。②书面展示,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便于其他同学阅读、理解题意和解题过程。③行为展示,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大家了解问题的实质。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学生将课文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在角色表演中,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将和相和好的过程。④实物展示,让学生借助实物识字,加深对生字的识记。
交流展示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一个说话的机会,更是一个建立自信心的平台。一节回味无穷的阳光课堂,需要丰富多彩的交流展示来奏响课堂教学主题曲。我们期待“交流展示”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