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2016-11-30黄淑娟
黄淑娟
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思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拓展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将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被很多人认为就是“教训”课,以致一些学生犯错接受批评时被人戏称“上政治课”。根源于原先的教学模式脱离生活和社会实践,只是空洞的说教。正因为此,学生失去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热情。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贯彻学以致用的思想,将思想品德课深深植根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中。具体做法之一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节目,并用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点去理解说明亲闻中的现象。或者新闻事件体现了课本中哪些主要观点。方法之二是,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做调查报告,在讲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时,要求学生调查自己附近10—12户的家庭人口增长情况。在调查过程中无形中增强学生的人口危机感,实现教学目标。
二、思品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冷落,贬低发展和探究,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新课程标准》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本课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如时政热点、名人轶事等),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活动课《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国家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本课内容进行扩展,改为“关注西部的发展”。课前先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自学课本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心得,然后推选代表在课堂发言,从而引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就把这两大战略联系起来,既达到了学习本课的目的,又把握了时政热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更好地去体验社会现实。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历年来,各个学科尤其是数理化竞赛开展活动比较多,全国性的竞赛至少一年一次。而思想品德课程相对较少,这无形之中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课外活动的重视。因此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有效性提高,很有必要重视竞赛活动的开展。
教师通过这些竞赛内容设置竞赛活动,评选出“政治通”、“经济通”、“科技通”等荣誉称号,无疑会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这些情况深入了解,对于理解教材,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有效性。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思品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教师尊重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备课、去讲课、去呈现新的课堂教学时尚。
因此我认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就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孩子在快乐中学,在结合实际的过程中使学生成长,在成长中探索。真正打造一个高效、快乐、有趣的课堂教学,将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打造高效课堂。